北京將探索利用軌道交通開展物流配送 深圳已開展類似服務?
4月19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了解到,2023年北京將持續開展軌道交通提升工程,將研究推進5、10號線信號系統改造,進一步提升地鐵設施設備運行的可靠度。
此外,北京還將探索利用軌道交通非高峰時段開展物流配送,讓物流快件搭上地鐵列車。記者注意到,這樣的物流模式目前在國內應用還很少。
北京今年將開通2條(段)地鐵新線
近年來,北京軌道交通規模不斷擴大,軌道交通運營的質量和效率也持續提升,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運量近60%,在城市出行中的作用愈發重要。今年,北京仍將堅持新線建設和既有線網優化提升雙向發力,持續提升軌道交通安全運營水平和服務品質,推動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北京將從構建快速軌道網、構建軌道上的都市生活、強化網絡整體運輸效能、突破技術標準障礙、完善軌道網網絡功能五方面,持續優化提升既有線網。
在四網融合方面,將推動市郊鐵路公交化運營和接入城市軌道網,推進市郊鐵路東北環線、城市副中心線西段整體提升工程。推動國鐵與城鐵票務系統兼容,逐步實現國鐵與城鐵在北京朝陽站、城市副中心站的安檢互信。
在提升地鐵快捷性和便利性方面也有多項具體任務。市民關注度較高的有加快推進國貿站換乘通道改造,結合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優化西直門站換乘。今年,北京交通部門還將進一步提升地鐵設施設備運行的可靠度,研究推進5、10號線信號系統改造,持續開展老舊設備設施更新改造,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安全運行水平。
工程建設也將加速推進,將加快推進M101線一期、12號線等軌道新線建設,開通16號線(榆樹莊-宛平城)、17號線北段2條(段)線路,進一步完善和織補線網。
“地鐵貨運”可追溯至近百年前的倫敦地下郵政鐵路系統
在站城融合方面,將持續推進軌道微中心建設,拓展便利店、生活服務等便民設施,提升高品質、個性化服務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京提出將探索利用軌道交通非高峰時段開展物流配送,讓快遞搭上地鐵,無疑將給提質增效帶來更多可能。
記者了解到,此次北京提出的“探索利用軌道交通非高峰時段開展物流配送”其實就是地鐵貨運系統(Metro-based underground logistics system,簡稱“M-ULS”),這一概念在國內外已有相關應用。相較于重新建設地下物流網絡,建設地鐵貨運系統的投資和難度更小,只需要利用現有地鐵資源進行一定改造,就能使城市軌道交通從單純客運發展到客貨兼顧。
M-ULS的早期應用可追溯至1927年建成的倫敦地下郵政鐵路系統,在高峰期,該郵政鐵路每天運行22小時,運送400萬封郵件,目前它已成為一條觀光線路,游客可以乘車體驗(參考資料:《DK鐵路史》)。
而到了20世紀初,蘇黎世、巴黎等歐洲城市也探索了利用電車、輕軌設立貨運試點線路,在滿足通勤功能之余,兼顧貨運需求。隨后,各國提出了以地鐵為載體的M-ULS運行模式。
我國已提出“發展城市地下物流配送”
近年來,我國的地鐵貨運系統也逐步完成了從無到有的轉變,一些規劃提出了相關要求。記者注意到,《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發展城市地下物流配送,《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也明確指出利用設施服務環建立地下物流配送干線系統。
北京軌道交通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利用城市軌道交通非高峰時段開展物流配送的模式目前在國內應用很少,如果利用得好,能有效盤活軌道交通空閑時段的運力資源,并從一定程度上緩解路面擁堵。“其實在很多年前國<愛尬聊_百科知識>內就有團隊開展了理論工作,但未來真正要實現這樣的物流模式,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一方面涉及軌道交通運營組織的調整,要避免與客流形成沖突,另一方面也要解決快遞運輸中的軌道交通安全問題,這是最關鍵的。”
記者了解到,2021年10月,深圳地鐵推出了類似地鐵貨運的服務。深圳地鐵集團利用軌道交通路網系統,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共同推出“地鐵行李驛站”服務。乘客全程不用隨身攜帶托運行李,通過小程序下單,工作人員將上門收件,就能實現同機運輸、送件到家的行李“門到門”服務。該服務是全國首個航空-地鐵創新聯運項目,也是深圳地鐵首次試水平峰時段貨運物流服務。
它的模式并不復雜,在深圳乘機出行的旅客需要在飛機起飛前5-7小時通過手機下單,工作人員將上門收取的行李放置在深圳地鐵聯程聯運站點的“行李驛站”內,再通過地鐵路網的運量余力為航空乘客提供行李配送業務,首批開放了十個站點,每天10:00-17:00、20:00-23:00兩個時段可提供服務。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