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女子疑似插隊事件 該關注的是什么??
疑似插隊現場,圖為視頻截圖
潮新聞消息,五一小長假期間,一場鬧得熙熙攘攘的“插隊風波”吸引了眾多網友關注。
4月30日,浙江東陽某景區檢票口,兩名女子疑插隊時遭到一名男子勸阻,從而情緒失控,暴怒懟人,視頻上傳至網絡后,女子的容貌、語言遭到非議,甚至有人創作了諷刺漫畫、表情包。5月2日,疑似該事件當事人在網絡發聲,否認插隊,稱自己是排錯隊后平移換隊。對于該說法,事發景點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游客排錯隊伍后應該重新排隊。
按理說,這只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誤會,為什么卻“你方唱罷我登場”,每一回合都牢牢占據網友的視線“C位”?也許,該事件中更值得討論的是這樣幾個點——
爭論兩女子是四川人還是金華人有無必要?此番“插隊風波”鬧得沸沸揚揚,離不開后續話題的拱火,尤其還牽扯到了地域攻擊。比如有媒體把兩女子所屬地寫為金華,事后被扒出她們其實是四川人。一時間,#插隊母女欠四川人一個道歉#等話題輪番登上熱搜。事實上,無論是誰都無法代表一座城市或一個省份,地域之美,恰是美在和而不同。那些先入為主、大開“地圖炮”的行為實則背離了文明、阻隔了交流。不能因為維護自己家鄉之心切,就去歧視、抹黑別人的家鄉。這場風波歸根到底就是兩方之間的小沖突,上升到某地、某省的高度,實在是有些上綱上線、模糊重點。
未經允許,把生活中的磕磕碰碰上傳至網絡是否合適?很多人習慣“嚴以待人,寬于律己”,于是生活中偶有小瑕疵。但普通人犯下的錯,很多時候也就是自私一點、態度差一點、脾氣急一點……若是這些爭執都被拍下來發到網上,引發網友站隊、痛罵、人肉甚至網暴,難免會過猶不及,傷及無辜,且會占用公共資源。互聯網是一扇窗戶而非一面鏡子,經過篩選、制造的事實有時和真相大相徑庭,它不該成為普通人隨意拿來解決個人問題的工具。此外,很多事情一旦進入公共領域,后續發展往往難以掌控,有可能對方只是犯了個小錯,卻要承受十分沉重的代價。未經允許,把“不文明事件”上升到“罪大惡極”的層面,屬實不太合適。
為何每到假期,游客間的沖突就這么多?事實上,這個五一,人們出游的熱情空前高漲。據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五一”期間預計全國出游人數將超過2.4億<愛尬聊_健康養生>人次,成為自2020年以來最火的“五一”假日市場。這么多人同時段扎堆出行,在偏愛熱門景點、熱衷于拍照打卡的粗放型假日模式下,景區人擠人,吃飯上廁所排長隊,烈日之下摩肩接踵……出游體驗不佳,景區資源承載不力,難免導致不少人的情緒“一點就著”,一些沖突也就難以避免。比如,新鄉一景區游客在高空纜車內打架、多名游客在石家莊市動物園發生沖突……
假期出游,本是為了清空積壓已久的憋悶、倦怠,寄情山水、放松身心。此時,尤需公眾對彼此多一分包容、少幾分計較、多一點耐心,少一些惡意,這也是個體文明素養的生動體現。試想,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還會有之后的系列風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