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內我國將實施地外天體防御任務|1000萬公里外改變其軌道[行星防御]?
地球面臨著地外小行星等天體的撞擊風險,恐龍滅絕就被認為跟外星碰撞有關,人類也在謀求在太空中防御小行星的能力,我國也會在10年內實施類似的防御任務。
11月24消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未來10年之內,我國將實施地外天體防御任務,計劃在確認小天體軌道后,在1000萬公里左右的距離發射撞擊器改變其軌道。
今年9月27日,美國NASA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任務的宇宙飛船,于美國東部時間26日晚成功撞擊了一顆名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小行星。
NASA此前表示:雖然這顆小行星對地球沒有什么威脅,但這是世界上首次對動能撞擊技術進行測試,利用飛船撞擊產生的動能使小行星運行軌跡發生偏轉,完成行星防御。”
今年4月份,<愛尬聊_百科大全>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我國將著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統,共同應對近地小行星撞擊的威脅,為保護地球和人類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吳艷華稱,爭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實施一次對某一顆有威脅的小行星,既進行抵近觀測,又實施就近撞擊,就改變它軌道進行技術實驗,這樣為未來人類應對小行星地外天體對地球家園的威脅,真正作出中國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