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微軟最新的Surface Pro 7+??
如何評價微軟最新的Surface P<愛尬聊_創建詞條>ro 7+?
ggg0301 8小時前 我覺得Surface Pro7+也許會是對于公司來講的第一次值得購買的Surface Pro系列。對于個人買這個,真的是大可不必。先說改進吧:首先是SSD可以換了,可以換成最大1TB的。然后是電池大了。Surface的傳統優勢的帶根筆,3:2屏幕得到保存。USB C接口得到保存。最關鍵的是根據laptop mag的報道,估計十一代i5 256GB 8GB內存,會999刀起售。(雙核心i3 899,但是我覺得你899刀買個雙核i3還不如買macbook air或者華為銳龍matebook)但是對于個人,真是沒必要買。作為一個surface老用戶,我想說surface實在不是一款耐用的產品。我也不是要求都像ibm的thinkpad一樣耐用,但是好歹你能正常用3年不過分吧。surface系列的屏幕挺棒的,但是我自己的surface pro 4的屏幕用了3年不到,右半邊隨機會變灰,然后變回來5分鐘再變灰。因為屏幕是粘上去的,你還沒法換。我給我媽買的pro 5因為她天天看劇,兩年就有問題了。國內外論壇上好多都是這種問題。閑魚上現在還有專門400塊換屏幕的,你想想是有多容易出問題。其次就是把熱量導入到電池上的奇妙散熱。它的散熱和電池之前沒有隔熱層,神奇吧。我一個工程師只能理解為這種行為是計劃報廢的一部分了。所以你要是高負載經常用,電池鼓包的幾率特別大。除非是溫控嚴格的無風扇版本,基本上當主力機使用的,電池鼓包只是個時間問題,連幾率問題都不是。所以如果你計劃買一款用兩年就不用,或者自己有臺式機,基本不怎么讓surface pro高負載,那還是可以買的。
以愛為名霸氣側漏的小男銀離弦的 8小時前 估計以后數字系列Pro就一直用Intel平臺了,然后X系列繼續用后繼版SQ系列,繞過高通直接找ARM定制大核心。可換硬盤+8G高頻內存起步+G4核顯起步,性價比提升還是不小的。
衛忠杰 8小時前 Pro6用戶,這管牙膏,早該Pro7的時候擠出來,現在,確實晚了。微軟:我們Surface Pro5高端優雅,設計完美,換個處理器還能再賣一年經銷商:好吧,我試試微軟:Pro5賣的還不錯,今年我們升級個極為先進的Typc-C接口經銷商:這玩意兒賣不了,除非你利潤給我管夠微軟:Pro6也賣的還可以哈,今年我們Pro7升級個10代處理器就行了經銷商:你說啥就是啥,這次賣不動老子就不干了微軟:誒,Pro7賣得咋不好呢?你怎么回事?經銷商:你什么垃圾產品心里沒點B數?老子不干了微軟:別急,Pro8我還沒做出來呢,先給你個Pro+,準好使經銷商:賣不動,另尋高明吧,Pro7庫存賣完俺們不干了微軟:喲呵,挺叼,那這次不給你們了,我去賣企業客戶還怕賣不出去?
hu紅燕 8小時前 新11代CPU,核顯又暴增。增加電池延長續航改進散熱可更換SSD (淘寶有便宜的2230規格東芝SSD)可選LTE隨時聯網8G內存起售這些改動都不錯。如果在SP6升級SP7的時候升級這些方面就更好了。在我印象中,Surface Pro 5 6 7三代的升級幅度都沒有7+大,部分數碼愛好者對 Surface 系列的印象開始變成了守舊,而不是新潮。這次升級我覺得還不錯,至少說明微軟沒有放棄這個系列,希望 Surface Pro 系列繼續優化。目前京東售價比Pro7貴了幾百塊,如果是準備買Pro7的同志,建議咬牙買新款。只有商用版,但是普通人可以正常買。商用版的主要區別:Win10家庭版變成Win10專業版系統,同時3年保修。注:Pro7的商用版也是比普通版貴幾百的,Pro7+實際上沒有漲價。
aa2006cs 8小時前 pro 4用戶,我來說兩句先說結論:對于平板二合一設備的目標用戶,pro 7+還是值得買的。非目標用戶請繞道,買個輕薄本/游戲本/輕薄游戲本,體驗比surface pro好比如我這種科研狗就是平板二合一設備的目標用戶,具體來說需求如下:1. 經常需要出差或者移動電腦,要求設備越輕越好2. 看文獻,偶爾需要記筆記、寫寫畫畫所以,我們需要平板二合一設備這種能完成輕薄本的活、同時兼顧一定的平板功能的活。至于為毛不買輕薄本+ipad,因為加起來重啊。對于我們這些經常出差的,能少一點重量(和體積)就少一點重量(和體積)、能少帶一件東西就少帶一件東西(出門在外東西多容易丟失或者遺忘),至于干重活,有主力臺式機。我對象就是用的surface laptop 2+ipad pro,她自己出趟差發現帶倆東西太重了、還占地,然后ipad pro能干的那點活最少,而且基本surface laptop 2+手機也能替代(雖然體驗次點,但好歹能用,出門就不講究這么多了),然后ipad pro就再也沒出現在出差的背包里。所以按照我的需求,我對surface pro的改進主要關心這幾點(按照優先順序):1. 增強續航(這次pro 7+提升明顯)。眾所周知,pro 4是續航最差的一代,日常使用3.5小時實在不夠用啊。pro 5/6/7基本在5-6小時之間,還算不錯,但我希望再增加一些,出門在外,續航越強越好。這次pro 7+換了50Wh的大電池(pro 7是43Wh、pro 4只有38Wh),外加11代酷睿更強的能耗比,估計這次續航能有大進步,目測日常用7小時問題不大。講真,光沖這點,pro 7+就值得換新了。點贊!2. 增加硬盤容量(這次pro 7+算是變相有改進)。surface pro的黃金固態的美名已經跟蘋果不相上下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對于我們這些窮人,還是希望能把固態加量不加價的,畢竟這年頭512G的固態才算夠用,256G對輕薄本只能算入門了。然而512G的surface pro得15000+.。。。。窮。。。。pro 7+還是老樣子,同配置價格不變。。。。唯一值得表揚下的是硬盤可拆卸,而且WiFi版本的型號還保留了TF卡槽(LTE版本沒有),也算是變相有改進吧。目測這次的i3版本會賣的比較好,內存給8G了,把128G的硬盤拆了換512G或者更多的。這樣一來硬盤夠了、內存也夠辦公、i3雙核應付辦公問題不大甚至還更節能。DIY一下簡直是神器啊!不過據說拆了硬盤不給保修,不知道怎么個搞法,我覺得要保修的話把原裝硬盤在裝上去不就完了。。。。3. 換高刷新率屏幕(這次pro 7+沒有改進)。換高刷屏是為了讓surface pen降低延遲,私以為surface pen的壓感、筆尖傾斜、阻尼感、模擬鼠標功能、續航都做得不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延遲高(屏幕刷新率的鍋),能改進下我們寫寫畫畫就爽了。可惜微軟沒有。。。。目測也是為了續航的考慮,畢竟高刷新率的屏幕費電。。。。4. 增加一個USB-A或者全功能USB-C口(這次pro 7+還是沒有)。沒別的,有的時候需要接2個移動硬盤拷數據,一個A口不太夠用。好吧,主要是我窮,買不起512G或者1T的版本。買arc touch鼠標一方面是為了出差便攜,最重要的還是為了解放那個僅有的A口。。。。至于雷電口,我覺得沒必要,surface pro這種小身板也扛不住外接顯卡塢,全功能C口就已經很好了。5. 邊框收窄(這個我覺得很難)。網上很多人希望邊框收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不例外。但我得給大家潑一盆冷水,窄邊框確實不太現實,原因如下:1. X86的低壓U功耗其實蠻大的,如果不做好散熱或者和屏幕的隔熱,低壓U的發熱很容易把屏幕燒黃。參考go 2也只是把邊框有限收窄,完全趕不上pro x的那種程度。2. 如果限制低壓U的功耗,確實能解決問題,比如yoga duet就是這么干的,但性能損失太大了,對日常辦公影響比較大,得不償失。surface pro的策略是保證基本的性能體驗。也可以看得出來這次pro 7+為了盡可能發揮11代低壓U的性能,改進了散熱。好吧,其實在微軟眼里,整個surface pro的外殼就是大號的均熱板。。。。指著它散熱呢。。。。3. 誤觸問題。win10不是為觸屏設計的系統,以surface pro這個尺寸和重量,邊框收窄確實容易誤觸,這個問題得win10x或者以后其他版本的系統解決。surface pro 7+最后一個亮點就是11代酷睿了。看得出來pro 7+為它改進了散熱,外加上了高頻內存,目測綜合性能比10代提升25%左右(其實主要是單核性能的提升)。外加Xe核顯,pro 7+估計能低畫質玩玩坦克世界,對于我們這些出差的,摸魚又能多個選擇了。所以,綜合pro 7+在續航和SSD上的改進,以及11代酷睿的加持,對于二合一設備的目標用戶來說,pro 7+是值得購買或者換新的設備。比起pro 7對比pro 6只加了個C口、換了個處理器,pro 7+已經很良心了。至于為毛叫pro 7+不叫pro 8,估計是臨時改名。因為受疫情影響,發布推遲了,處理器也算不上新東西了,畢竟再有大半年12代低壓U就該出來了,所以臨時改個能讓消費者更能接受的名字?或者微軟打算下一代大改模具?不過有一說一,對于我這種窮人,還是降價來的實惠。。。。。只要你敢降價,pro 7+就全是優點。。。。。-------------------------2021-01-29更新有人買了pro 7+(i7+16G+256G)做了烤機測試,烤19分鐘FPU是穩定18W,單烤19分鐘CPU是22W,比pro 7性能釋放激進不少。如此看我倒蠻期待laptop 4(也可能叫laptop 3+)的性能釋放的。
ggg0301 8小時前 我覺得Surface Pro7+也許會是對于公司來講的第一次值得購買的Surface Pro系列。對于個人買這個,真的是大可不必。先說改進吧:首先是SSD可以換了,可以換成最大1TB的。然后是電池大了。Surface的傳統優勢的帶根筆,3:2屏幕得到保存。USB C接口得到保存。最關鍵的是根據laptop mag的報道,估計十一代i5 256GB 8GB內存,會999刀起售。(雙核心i3 899,但是我覺得你899刀買個雙核i3還不如買macbook air或者華為銳龍matebook)但是對于個人,真是沒必要買。作為一個surface老用戶,我想說surface實在不是一款耐用的產品。我也不是要求都像ibm的thinkpad一樣耐用,但是好歹你能正常用3年不過分吧。surface系列的屏幕挺棒的,但是我自己的surface pro 4的屏幕用了3年不到,右半邊隨機會變灰,然后變回來5分鐘再變灰。因為屏幕是粘上去的,你還沒法換。我給我媽買的pro 5因為她天天看劇,兩年就有問題了。國內外論壇上好多都是這種問題。閑魚上現在還有專門400塊換屏幕的,你想想是有多容易出問題。其次就是把熱量導入到電池上的奇妙散熱。它的散熱和電池之前沒有隔熱層,神奇吧。我一個工程師只能理解為這種行為是計劃報廢的一部分了。所以你要是高負載經常用,電池鼓包的幾率特別大。除非是溫控嚴格的無風扇版本,基本上當主力機使用的,電池鼓包只是個時間問題,連幾率問題都不是。所以如果你計劃買一款用兩年就不用,或者自己有臺式機,基本不怎么讓surface pro高負載,那還是可以買的。
以愛為名霸氣側漏的小男銀離弦的 8小時前 估計以后數字系列Pro就一直用Intel平臺了,然后X系列繼續用后繼版SQ系列,繞過高通直接找ARM定制大核心。可換硬盤+8G高頻內存起步+G4核顯起步,性價比提升還是不小的。
衛忠杰 8小時前 Pro6用戶,這管牙膏,早該Pro7的時候擠出來,現在,確實晚了。微軟:我們Surface Pro5高端優雅,設計完美,換個處理器還能再賣一年經銷商:好吧,我試試微軟:Pro5賣的還不錯,今年我們升級個極為先進的Typc-C接口經銷商:這玩意兒賣不了,除非你利潤給我管夠微軟:Pro6也賣的還可以哈,今年我們Pro7升級個10代處理器就行了經銷商:你說啥就是啥,這次賣不動老子就不干了微軟:誒,Pro7賣得咋不好呢?你怎么回事?經銷商:你什么垃圾產品心里沒點B數?老子不干了微軟:別急,Pro8我還沒做出來呢,先給你個Pro+,準好使經銷商:賣不動,另尋高明吧,Pro7庫存賣完俺們不干了微軟:喲呵,挺叼,那這次不給你們了,我去賣企業客戶還怕賣不出去?
hu紅燕 8小時前 新11代CPU,核顯又暴增。增加電池延長續航改進散熱可更換SSD (淘寶有便宜的2230規格東芝SSD)可選LTE隨時聯網8G內存起售這些改動都不錯。如果在SP6升級SP7的時候升級這些方面就更好了。在我印象中,Surface Pro 5 6 7三代的升級幅度都沒有7+大,部分數碼愛好者對 Surface 系列的印象開始變成了守舊,而不是新潮。這次升級我覺得還不錯,至少說明微軟沒有放棄這個系列,希望 Surface Pro 系列繼續優化。目前京東售價比Pro7貴了幾百塊,如果是準備買Pro7的同志,建議咬牙買新款。只有商用版,但是普通人可以正常買。商用版的主要區別:Win10家庭版變成Win10專業版系統,同時3年保修。注:Pro7的商用版也是比普通版貴幾百的,Pro7+實際上沒有漲價。
aa2006cs 8小時前 pro 4用戶,我來說兩句先說結論:對于平板二合一設備的目標用戶,pro 7+還是值得買的。非目標用戶請繞道,買個輕薄本/游戲本/輕薄游戲本,體驗比surface pro好比如我這種科研狗就是平板二合一設備的目標用戶,具體來說需求如下:1. 經常需要出差或者移動電腦,要求設備越輕越好2. 看文獻,偶爾需要記筆記、寫寫畫畫所以,我們需要平板二合一設備這種能完成輕薄本的活、同時兼顧一定的平板功能的活。至于為毛不買輕薄本+ipad,因為加起來重啊。對于我們這些經常出差的,能少一點重量(和體積)就少一點重量(和體積)、能少帶一件東西就少帶一件東西(出門在外東西多容易丟失或者遺忘),至于干重活,有主力臺式機。我對象就是用的surface laptop 2+ipad pro,她自己出趟差發現帶倆東西太重了、還占地,然后ipad pro能干的那點活最少,而且基本surface laptop 2+手機也能替代(雖然體驗次點,但好歹能用,出門就不講究這么多了),然后ipad pro就再也沒出現在出差的背包里。所以按照我的需求,我對surface pro的改進主要關心這幾點(按照優先順序):1. 增強續航(這次pro 7+提升明顯)。眾所周知,pro 4是續航最差的一代,日常使用3.5小時實在不夠用啊。pro 5/6/7基本在5-6小時之間,還算不錯,但我希望再增加一些,出門在外,續航越強越好。這次pro 7+換了50Wh的大電池(pro 7是43Wh、pro 4只有38Wh),外加11代酷睿更強的能耗比,估計這次續航能有大進步,目測日常用7小時問題不大。講真,光沖這點,pro 7+就值得換新了。點贊!2. 增加硬盤容量(這次pro 7+算是變相有改進)。surface pro的黃金固態的美名已經跟蘋果不相上下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對于我們這些窮人,還是希望能把固態加量不加價的,畢竟這年頭512G的固態才算夠用,256G對輕薄本只能算入門了。然而512G的surface pro得15000+.。。。。窮。。。。pro 7+還是老樣子,同配置價格不變。。。。唯一值得表揚下的是硬盤可拆卸,而且WiFi版本的型號還保留了TF卡槽(LTE版本沒有),也算是變相有改進吧。目測這次的i3版本會賣的比較好,內存給8G了,把128G的硬盤拆了換512G或者更多的。這樣一來硬盤夠了、內存也夠辦公、i3雙核應付辦公問題不大甚至還更節能。DIY一下簡直是神器啊!不過據說拆了硬盤不給保修,不知道怎么個搞法,我覺得要保修的話把原裝硬盤在裝上去不就完了。。。。3. 換高刷新率屏幕(這次pro 7+沒有改進)。換高刷屏是為了讓surface pen降低延遲,私以為surface pen的壓感、筆尖傾斜、阻尼感、模擬鼠標功能、續航都做得不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延遲高(屏幕刷新率的鍋),能改進下我們寫寫畫畫就爽了。可惜微軟沒有。。。。目測也是為了續航的考慮,畢竟高刷新率的屏幕費電。。。。4. 增加一個USB-A或者全功能USB-C口(這次pro 7+還是沒有)。沒別的,有的時候需要接2個移動硬盤拷數據,一個A口不太夠用。好吧,主要是我窮,買不起512G或者1T的版本。買arc touch鼠標一方面是為了出差便攜,最重要的還是為了解放那個僅有的A口。。。。至于雷電口,我覺得沒必要,surface pro這種小身板也扛不住外接顯卡塢,全功能C口就已經很好了。5. 邊框收窄(這個我覺得很難)。網上很多人希望邊框收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不例外。但我得給大家潑一盆冷水,窄邊框確實不太現實,原因如下:1. X86的低壓U功耗其實蠻大的,如果不做好散熱或者和屏幕的隔熱,低壓U的發熱很容易把屏幕燒黃。參考go 2也只是把邊框有限收窄,完全趕不上pro x的那種程度。2. 如果限制低壓U的功耗,確實能解決問題,比如yoga duet就是這么干的,但性能損失太大了,對日常辦公影響比較大,得不償失。surface pro的策略是保證基本的性能體驗。也可以看得出來這次pro 7+為了盡可能發揮11代低壓U的性能,改進了散熱。好吧,其實在微軟眼里,整個surface pro的外殼就是大號的均熱板。。。。指著它散熱呢。。。。3. 誤觸問題。win10不是為觸屏設計的系統,以surface pro這個尺寸和重量,邊框收窄確實容易誤觸,這個問題得win10x或者以后其他版本的系統解決。surface pro 7+最后一個亮點就是11代酷睿了。看得出來pro 7+為它改進了散熱,外加上了高頻內存,目測綜合性能比10代提升25%左右(其實主要是單核性能的提升)。外加Xe核顯,pro 7+估計能低畫質玩玩坦克世界,對于我們這些出差的,摸魚又能多個選擇了。所以,綜合pro 7+在續航和SSD上的改進,以及11代酷睿的加持,對于二合一設備的目標用戶來說,pro 7+是值得購買或者換新的設備。比起pro 7對比pro 6只加了個C口、換了個處理器,pro 7+已經很良心了。至于為毛叫pro 7+不叫pro 8,估計是臨時改名。因為受疫情影響,發布推遲了,處理器也算不上新東西了,畢竟再有大半年12代低壓U就該出來了,所以臨時改個能讓消費者更能接受的名字?或者微軟打算下一代大改模具?不過有一說一,對于我這種窮人,還是降價來的實惠。。。。。只要你敢降價,pro 7+就全是優點。。。。。-------------------------2021-01-29更新有人買了pro 7+(i7+16G+256G)做了烤機測試,烤19分鐘FPU是穩定18W,單烤19分鐘CPU是22W,比pro 7性能釋放激進不少。如此看我倒蠻期待laptop 4(也可能叫laptop 3+)的性能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