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集經典誦讀大師課《課本中的蘇軾》將開播 人教社召開節目創作研討會?
7月17日,《課本中的蘇軾》節目創作研討會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召開,上游新聞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12期誦讀經典大師課——《課本中的蘇軾》節目由人教社和中國教育電視臺聯合打造,該節目將于7月24日面向全國播出。人教社長黃強表示,節目借由經典的誦讀形式普及和推廣中小學統編教材中的優秀古詩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經典學習賦予更豐富的內涵和更加飽滿的內容。

▲創作研討會現場。圖片來源/上游新聞記者 李洪鵬
據了解,在人教社出版的統編語文教材中共收錄了14篇蘇軾的詩文,其中小學5篇、初中5篇、高中4篇,蘇軾的詩詞文賦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人教社黨委書記、社長黃強在研討會上表示,人教社特別邀請國家督學、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姚喜雙共同策劃,并與中國教育電視臺聯合制作《課本中的蘇軾》系列視頻,帶領中小學生將古詩文更好地讀出來,感受中國語言文字之美,貼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誦讀蘇軾,研讀優秀傳統文化,將指引我們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世、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愛尬聊_創建詞條>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
國家督學、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姚喜雙介紹,節目12集,分別選擇了中小學課本中的蘇軾古詩文,每一集誦讀一首,每集15分鐘。“一方面提高普通話朗讀水平,在朗讀的過程當中進一步理解中華優秀文化的含義,同時也是很好的課程思政,對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非常有幫助。”
姚喜雙教授在分享《課本中的蘇軾》的創意創作過程時表示,節目組深入課堂,特別走進了四川大涼山的學校,把鏡頭對準學校,對準孩子們,對準全校師生,回答同學們的真問題,帶領孩子們真情實感地誦讀蘇軾,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制作過程中,姚喜雙也提出“把經典性和真實性有機統一”的理念,讓孩子們提出在朗讀過程中的真實困惑和困難,并實實在在幫他們解決問題。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先生表示,蘇軾不僅屬于中華民族,在一定意義上也屬于全人類,因為他的文學成就、哲理思辨和智慧是對人類文化寶庫的貢獻。蘇軾一生坎坷,仍始終堅持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在苦難面前始終洋溢著一種對人生未來的憧憬,這是蘇軾留給我們后人的智慧和財富。《課本中的蘇軾》正是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為人為學為藝的道理總結好經驗,引領我們從小學生開始就以蘇軾為榜樣,在人生價值取向中選擇正確的道路。
上游新聞記者 李洪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