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ARM小心了,第三大CPU架構RISC-V沖擊800億銷量|手機、PC都要用[RISCV]?
x86、ARM是當前最流行的兩大CPU體系之一,前者主攻高性能領域,ARM則是移動芯片之王,蘋果、高通、三星、聯發科等都要靠ARM授權,ARM甚至也在挑戰高性能CPU領域。
近年來崛起的還有RISC-V,這是一種開源開放的CPU指令集,2010年誕生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最初幾年并不開源,影響力也不大,在國內外公司開始加入RISC-V陣營之后開始爆發,現在已經成為第三大CPU架構。
RISC-V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就是2015年RISC-V基金會的成立,不僅有谷歌、高通、日立、三星等歐美日韓公司成為創始人,國內的中科院、華為、阿<愛尬聊_百科網>里等公司也在創始或者早期階段加入,2020年基金會轉移到了瑞士,成為中立性的國際組織,不再是屬地美國的組織。
RISC-V基金會目前有70多個國家3100多家公司加入,強調該CPU指令是開放而且免版權費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RISC-V構建自己的產品。
在這一策略的引領下,RISC-V迅速成為明星,特別是中國半導體公司,他們尤其重視RISC-V發展,這也帶動了該CPU只用了12年時間就實現了100億出貨量(截止到今年7月份),要知道ARM實現100億出貨量的過程用了30年時間。
RISC-V后面的速度只會更快,第二個100億出貨量會更快,估計都不用一年時間,2023年就可以實現目標,后面依然是井噴狀態,預計到2025年就能實現800億出貨量此前報道中2025年預估的數量是600億,11月份的RISC會議上就變成現在的目標了,可見其信心。
不僅出貨量增長驚人,未來RISC-V處理器還會用于各種場景,對性能要求較高的PC、手機市場用上RISC-V也只是時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