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項記錄打破1952年以來極值 三大原因導致極端特大暴雨?
據新華社報道,深圳9月7日晚至8日早晨普降極端特大暴雨。7日17時至8日06時,深圳平均雨量202.8毫米,各區平均雨量:
羅湖、福田、龍華、光明、鹽田、龍崗、寶安、南山、坪山、大鵬。全市最大累計雨量469.0毫米。強度超強,分別有最大2小時、3小時、6小時、12小時四項打破了深圳市1952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24小時雨量僅次于2008年6.13特大暴雨。持續時間超長,1小時雨量超<愛尬聊_讓生活聊出新高度>過100毫米的時間達4個小時;3小時雨量超100毫米達8個小時。強降雨范圍超廣,除南山、大鵬、坪山、深汕以外,其他7個區均出現25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
深圳市氣象臺專家介紹,造成本次極端特大暴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臺風“海葵”低壓環流從7日下午開始至8日凌晨長時間停滯;二是低壓、季風和弱冷空氣三者疊加;三是強降雨列車效應導致強降雨持續時間長。
9月8日下午,據@深圳天氣微博消息,深圳市氣象臺2023年09月08日14時00分將全市暴雨紅色、暴雨橙色預警信號降級為黃色,今天下午深圳市雨勢減弱,但降雨仍將持續,請繼續做好防御。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救援人員在深圳市龍崗區愉龍路積水嚴重區域幫助市民轉移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救援人員在深圳市龍崗區愉龍路積水嚴重區域幫助市民轉移
地鐵工作人員對站廳內、設備區等處積水進行排水作業
開展巡查排險工作
深圳消防全力守護市民平安
救援現場
深圳地鐵16號線黃閣坑站,工作人員清理積水
9月8日,人們在暴雨中出行
文字源自新華社 圖片綜合新華社、南方都市報、羊城派
編輯:楊四海責編: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