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人群、商業生態|「今日頭條」在變化[今日頭條]?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深響(ID:deep-echo),作者:祖楊,授權轉載發布。
做內容營銷,總有一些“天問”困擾著從業者:
內容是非標的,爆款很難復制,如何找到內容投放的確定性?每天數不盡的媒介、內容、熱點充斥著互聯網,用戶的注意力被極度分割,如何對抗信息爆炸的環境?用戶的消費需求更加理性克制,被打動的“閾值”越來越高,品牌信息該如何自然地與優質內容結合?品牌大手筆投放內容營銷后,流量難以沉淀、轉化路徑不清晰、效果玄學,又該如何完善?
這些痛點就擺在這兒,怎么解決?今日頭條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發。今年是今日頭條的十周年,它已經和從前大不一樣——多元化的內容兼顧大眾與小眾,用戶活躍度與粘性進一步提升,消費轉化鏈路也在進行升級。從內容到人群,從流量經營到商業生態,今日頭條不斷與用戶的變化共振,這也使得其成為打通諸多內容營銷痛點的鑰匙。
信息內容剛需 多元興趣拓展2012年,今日頭條上線,平臺基于用戶興趣推薦個性化內容,讓資訊內容實現了從“搜什么看什么”到“想什么看什么”的轉變,超越了門戶帶來的價值,也更高效地滿足了用戶需求。之后十年,今日頭條進一步升級迭代,吸引不同圈層的創作者扎根于此,內容愈發豐富、多元。
《2022今日頭條營銷價值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日頭條每日有150萬條內容被發布,每天的內容閱讀/播放量超50億。海量的內容,來自于平臺不同身份背景的創作者們——目前平臺內入駐的頭條號賬號達237萬,他們中有權威專業的專家學者,有幽默風趣的網紅創作者,還有深耕數碼、科技等垂類的圈層達人,他們用適合自己風格又能傳遞知識的表達方式,收獲了粉絲的關注和認可。
例如擁有329萬粉絲的著名三農學者“溫鐵軍”善于將鄉村振興、生態化建設等宏觀大事拆解成生活小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完成知識傳播;還有從專業視角剖析宏觀經濟大勢的“巫師財經”,極少追熱點,用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打磨長尾內容;科普圈“頂流”無窮小亮入駐頭條后,憑借扎實的博物學積累和對熱點的敏銳度持續輸出優質視頻內容,讓更多用戶愛上自然科普。
溫鐵軍、巫師財經、無窮小亮
在海量內容的基礎上,今日頭條的內容又被劃分為不同的垂類層級,平臺整合權威官媒、商業媒體以及圈層化自媒體,按照興趣標簽分發信息,進一步實現讓“對的信息”找到“對的人”。
社會資訊內容是大眾向的剛需,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新華社等權威媒體,中國經濟周刊、36kr等商業媒體,聚焦社會熱點話題發布最新時事解讀,讓大眾更了解國事、開拓眼界。
圈層化的興趣內容雖然小眾,但粉絲粘性和活躍度更高。近幾年今日頭條也在拓展垂類內容的覆蓋面,目前共覆蓋了100+垂直內容領域,包括財經、汽車、科技科學、數碼、文史、健康、游戲,相關領域的“大咖”們入駐,也提升了內容<愛尬聊_尬聊生活>的可信度和多元性,最大程度滿足了不同圈層的用戶喜好。
此外,微頭條、文章、直播、問答、專欄、視頻等內容體裁又為創作者們開辟了更自由的創作空間,用戶也能基于自己的喜好去瀏覽消費,《報告》中顯示,微頭條、問答、視頻等新體裁是平臺最受歡迎的形式,每天消費量占頭條整體超2/3。
獲取信息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總的來看,今日頭條將大眾必需的兩大類內容有機融合:
一類是剛需信息,由權威媒體發布、與我們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內容。這類內容嚴肅而硬核,專業又可靠。人始終是社會性群體,因此這類信息是絕對的剛需,核心剛需內容的外延還會有一系列的解讀、補充信息等,用戶能在此通過更多的推薦、主動的搜索得到剛需信息的滿足。
另一類則是多元的興趣內容,人們對于這類內容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深入化的趨勢,顆粒度越來越細,對信息增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內容布局也要變得多層次才能滿足這樣的內容需求,而垂類的內容又為小眾的創作者提供了創作和成長空間,更多元的內容從中產生,一個良性自循環就此形成。
信息剛需是內核,興趣內容是外延,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繁榮的內容生態。
高知高線人群 消費主流覆蓋“You are what you read”這句名言直譯過來的意思是“正是你閱讀的信息內容造就了你”。這其實說的正是內容與內容背后的人群的關系。隨著今日頭條內容層次的豐富,核心專業內容的提升,今日頭條用戶的特點也發生了變化。
剛需信息、興趣垂類的雙布局,再疊加全天候的資訊場景,今日頭條的用戶畫像呈現出強粘性、高價值的特征。
從用戶的構成來看,今日頭條男性用戶占比55%,女性用戶占比45%,36歲以上核心用戶占比超70%,是家庭消費的主要決策者。地域分布上,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一線、新一線用戶對今日頭條的偏好度更高,高線城市用戶占比超40%。學歷上,本科以上占比19%,月均收入、線上消費力遠高于網民大盤。
另外,頭條的用戶活躍數據可觀。《報告》提到,有78%的用戶會對感興趣的內容點贊、評論、轉發,視角放大,今日頭條全體活躍用戶數居新聞資訊平臺首位,從用戶留存來看,頭條用戶次日留存率約為80%。
根據分布與特點,今日頭條將用戶分為八類人群,分別是高知高消的都市中產、悅己消費的精英白領、追求潮流的新晉打工人、樂于嘗鮮的小城青年、閑有所愛的小城中老年、品牌至上的小城媽媽、注重品質的都市熟女以及追求實惠的小城家庭主婦。這八類人群正構成了當下的主流消費群體,有更強的消費意愿和更高的消費能力。
整體來看,今日頭條的用戶覆蓋既“廣”又“深”。廣度不只是體量上的廣,從年齡、地域、職業等細分層面的覆蓋也相對更全面,這也為后續品牌選擇匹配受眾與地域做了鋪墊;而從深度上,用戶的高粘性與高活躍度可以有效轉化為目標消費人群,為營銷帶來更大的助力。
無論是內容創作,還是品牌投放,都是以用戶為邏輯支撐,內容是為了讓人觀看而創作,品牌也是因為目標人群而投放,“人”才是重要的資產。
每天有數不盡的信息被生產,如果營銷邏輯還是以內容為中心、以品牌為中心,就很容易迷失在碎片化的信息時代,而以“人”為中心,根據人群的消費特征去做營銷,精準率與觸達率自然事半功倍。從這個視角來看,今日頭條的用戶價值正可以滿足品牌的多樣化需求。
完整商業生態 打通流量經營事實上,既有內容也有人群的內容信息平臺有很多,國內的門戶網站、搜索平臺,國外的Buzzfeed、Quora,Breaking News等等。他們的內容價值與人群價值同樣值得肯定。但今日頭條與之不同的是,除了有完整的內容生態,更有完整的商業生態。
營銷是從曝光走向轉化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人群觸達的廣泛程度、營銷玩法的豐富性以及轉化鏈路的流暢性都對轉化效果有所影響。對于內容平臺來說,做內容營銷,除了做好前端的種草,打通轉化鏈路、完成交易閉環也是必要的,基于這一邏輯,今日頭條的商業生態不斷完善升級。
從用戶視角看,平臺的個性化推薦兼顧公私域,提供“千人千面”的資訊信息,能夠讓用戶在站內收獲“想什么看什么”的使用體驗,分發精準、高效觸達。內容閱讀、互動、搜索等場景都有相應的技術做支撐,用戶的觀看體驗不會被強硬打擾,潤物無聲中傳遞品牌理念。同時平臺打通了交易轉化的最后一環,對于感興趣的品牌內容,用戶可以通過落地頁跳轉、內容電商購買、外鏈跳轉一鍵完成購買,“所見即所得”。
從品牌視角看,今日頭條又圍繞創作者生態、內容IP、靈活的商業產品項目,為品牌提供了多元化的商業解決方案。
豐富且優質的創作者是寶貴的內容資產,也是平臺商業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一方面他們是內容產出者,為內容生態帶來“源頭活水”,另一方面他們又是“橋梁”,參與商業活動,鏈接品牌、用戶、服務商等諸多角色。
今日頭條依托巨量星圖,可以洞察不同品牌的營銷訴求與痛點,通過傳播任務、直播任務、投稿任務等不同合作方式提升達人與品牌的匹配效率,方便品牌主明確合作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達人作為“介質”,將品牌信息植入內容中,用內容與用戶達成交流溝通。
當然精準匹配達人幫助品牌做營銷只是第一步,品牌建設是綜合、長線、系統的過程,這就要求平臺方為品牌提供更整合系統向的一站式解決路徑,精準滿足品牌的營銷需求。
具體到實際操作中,廣汽本田皓影與今日頭條《眾說好車》項目的合作便是“一站式服務”的典型案例——投前,巨量云圖診斷發現子品牌皓影在頭、抖雙端的用戶評論凈情感值低于行業品牌均值,且安全性的負向屬性較低,基于這一痛點,頭條、抖音雙端聯動,發起話題#安心值十萬加#,并邀請優質創作者在話題下進行產品深度解讀,精準、長效輻射潛在人群。項目結束后,頭、抖雙端的用戶情感值分別提升了32.6%、72.7%。
廣汽本田皓影 X 今日頭條《眾說好車》
原來平臺在為品牌主提供營銷解決方案時,往往是“單線思維”來做,單純的硬廣露出、信息流等標準化資源,很少會針對性治療,最終投放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而在今日頭條,平臺借助內容IP、達人優勢,更針對性輸出整合式解決方案,品牌可以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
OPPO Find X5與《科技上新了》的合作是另一個典型案例。眾所周知,高客單價、低復購率、長決策期是3C行業投放時的典型痛點,尤其是新品發布很難破圈層打出認知,但此次OPPO在頭條上找到了新的營銷增量。
投前平臺針對性洞察上一代新機的反饋及痛點,找到新機的核心賣點與打法,隨后在站內開啟“朋友多一起看”的新機開箱直播,同時邀請多圈層創作者發布視頻共創,并為優質視頻投放“頭條號外”,釋放內容的長尾效應。最終新機的總曝光量超過2.7億,相關話題刷屏頭條熱榜,登上科技榜TOP4,機型熱榜TOP1。
OPPO Find X5X 今日頭條《科技上新了》
從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平臺在為品牌提供更精準、一站式的服務時,“硬件”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例如融入閱讀場景中的“頭條號外”,“彩蛋+錯層”樣式的信息流3D浮層等流量產品應用,以及組合產品項目Bigday、真知達人優選團;巨量云圖的投前診斷、投后效果追蹤等應用,都進一步提升了營銷效率。
此前人們對于信息流、對于信息廣告、對于內容營銷的理解太過狹窄,是流量買賣跑ROI的邏輯,但如果大家都抱著這個心態來做營銷,只會把量買得越來越貴,而無法撬動更大的流量杠桿。今日頭條用內容打開了流量的圍墻,并且打通全鏈路承接住了流量,幫助品牌在當下既做好用戶經營又要保證銷售轉化,使品牌可以在今日頭條完成一站式的流量經營。
過去幾年里各種平臺想要“再造一個今日頭條”,卻都以失敗告終,現在想要復制出今日頭條也幾乎是不可能。而以上種種,從內容到人群再到商業生態,正是今日頭條不可替代的價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