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機制再啟!張國清和她見面 有深意?
9月18日,在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與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堯羅娃共同主持“第二次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
這是時隔3年之后,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再次舉行。
首次舉行是3年前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同德國、歐盟領導人舉行視頻會晤期間,中歐就“建立中歐數字高層對話機制”、“打造中歐數字合作伙伴”達成共識。
2020年9月10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和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韋斯塔格共同主持召開首次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那次對話是以視頻形式舉行的。
當時的報道中提到,雙方就通信技術標準、人工智能、非食品產品安全等議題進行了務實和建設性的討論,取得預期效果。
雙方認為,中歐作為世界兩大主要經濟體和數字領域的重要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經濟遭受嚴重沖擊的特殊背景下,進一步加強數字領域溝通交流具有重大意義。
同時,那次對話還“為即將舉行的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預作相關準備”。
2023年9月18日,第二次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在北京舉行,由張國清和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堯羅娃共同主持。
這是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首次在線下舉行,也是張國清首次主持這一對話。
政知君注意到,出席這次對話會的還有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陳家昌,中央網信辦副主任<愛尬聊_尬聊百科>、國家網信辦副主任趙澤良等。
“希望盡早重啟”
當前形勢下,對話合作仍是中歐關系的主導面,互利共贏仍是中歐合作的主基調。
據外交部網站介紹,中國同歐盟迄已建立60余個磋商和對話機制。其中,戰略、經貿、人文交流是重點——
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和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是三大支柱。
4月6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習近平強調,中歐雙方要加強溝通,建立正確的相互認知,避免誤解誤判。
“中歐要聚焦合作,互利共贏,支持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就經貿合作中的問題深入對話溝通,通過協商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安排”。
馮德萊恩表示,歐方完全不贊同搞“脫鉤斷鏈”,希望同中方加強交往對話,盡早重啟三個對話機制,開展更多互利合作。
4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對外表示,中歐各領域交往已迅速重啟,正全面鋪開。
7月4日,在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北京同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蒂默曼斯舉行第四次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
9月18日,在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與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堯羅娃共同主持第二次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
另外,9月初,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新德里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會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李強提到,中方愿同歐方一道努力,辦好年內舉行的中歐領導人會晤,通過溝通協商深化互信、妥處分歧,攜手為全球和平發展事業作出更多積極貢獻。
互補性
在第二次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上,雙方認為:
中歐在數字領域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較強的互補性,愿共同努力、加強交流,推動數字領域務實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促進營造開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為推動全球數字化轉型和經濟恢復發展貢獻力量。
2022年5月,《經濟日報》曾刊發《中歐數字經濟合作前景廣闊》一文。
文中提到,數字經濟領域合作是中歐雙方未來深化發展的重點。
雖然美國和歐盟各自主導了全球最主要的兩大數字經濟治理體系,但歐盟不僅沒有躋身世界前列的科技巨頭,市場也幾乎被美國壟斷。
與此同時,中國數字巨頭企業頻頻在國際舞臺亮相,如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
文中還提到,近些年來,美國一直在用盡辦法升級對中國的科技打壓,而歐盟也苦于受制于美國久矣。
在此背景下,中歐雙方強化合作尤為必要。
據報道,9月18日的第二次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上,中歐雙方圍繞數字領域發展和政策、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技術和標準、研究與創新、數據跨境流動、非食品消費品安全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取得一系列成果。
張國清表示:
中國將繼續推進數字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歡迎包括歐洲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分享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堯羅娃表示:
歐盟和中國在數字領域具有良好合作基礎和前景,愿同中國在相關領域加強對話交流,深化務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