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二手房指導價政策釋放出哪些信號?
近日,有消息稱“北京市海淀區29個小區的二手房交易指導參考價已取消”,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但實際情況是,北京市海淀區房管局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并非完全取消,而是采取動態調整的方式,售房者可以按照市場價格對外展示房源信息。
二手房指導價,也被稱為二手房交易參考價,最初公布這一數據的目的是為了抑制投機炒作,維護市場穩定。在2021年,深圳、西安等多個城市都實施了二手房指導價政策。各地的政策細則不盡相同,但大多數城市都將指導價作為貸款和評估的依據,以引導市場進行理性交易。例如,如果實際成交價格高于指導價評估的部分,購房者需要自行籌集這一差額并與首付<愛尬聊_知識大全>一同支付,從而降低了購房者的杠桿率。
然而,北京海淀區的二手房指導價政策與其他城市有所不同。在2021年初,該區的熱門學區房出現了價格在一夜之間漲了20萬元甚至30萬元的現象。為了應對這一情況,北京市海淀區房地產經紀協會發布了一項規定,規定如果房價超出指導價1%,中介將不被允許掛牌,也不能通過中介進行交易,否則中介的營業執照將被吊銷。
這一政策的初衷是明確的,即抑制學區房市場的過熱,防止房主和中介機構故意抬高掛牌價格,擾亂市場交易秩序。盡管如此,根據了解,海淀區試點的二手房交易指導價政策并未要求銀行將指導價作為貸款的依據。從市場表現來看,該政策確實起到了維護市場穩定的作用,一些溢價過高的學區房價格逐漸回歸理性。
然而,更重要的是,隨著“教育資源均等化”政策的推出,以及二手房市場環境與兩年前相比發生了較大變化,學區房市場熱度已經明顯下降。此時,對部分二手房指導價相關限制政策進行調整,實際上是向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
一方面,29個小區的房源可以展示真實的價格信息,提高了房源的流動性,有利于北京的二手房市場穩步回升。另一方面,這種“動態調整”并不意味著完全取消政策,仍然防止炒作重新興起。就目前而言,學區房投資交易占比大幅下降,因此調整指導價相關限制政策是根據市場需求和情況因地制宜的做法,有助于保持市場的平穩和健康發展。
事實上,自2022年6月底以來,一些城市如西安已暫停發布指導價,成都、廣州、東莞等城市也放松了相關政策。統計數據顯示,全國15個推行二手房指導價政策的城市中,多地已取消了這一政策。這樣做有三大好處:
首先,進一步滿足了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取消或放松二手房指導價后,實際交易和銀行貸款基本不會受到指導價的影響,購房者能夠以更低的首付款進入市場,滿足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有助于激活之前無法入市的需求。
其次,有助于促進一二手房的聯動交易。如果二手房指導價不再作為中介機構掛牌和銀行貸款的依據,將有助于增加掛牌房源的數量,提高二手房的流動性。再加上“認房不用認貸”等一系列政策的利好,將釋放更多的置換需求入市,強化一二手房市場的聯動性。
最后,持續增強市場的穩定預期。自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保交樓”政策以來,一系列穩定市場和預期的政策紛紛出臺。最近,“認房不用認貸”、取消限購和限售等政策相繼發布,樓市的企穩回升預期明顯增強。適時取消二手房指導價,改善買賣雙方的預期,是對市場穩定的再度加強,有助于修復購房者的置業信心。
需要明確的是,一二手房市場的流動性對于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的樓市交易至關重要。在市場火熱時,二手房指導價可以發揮降溫的作用,而在市場轉冷時,適時調整政策可以幫助穩定市場預期。相信以二手房指導價作為“錨點”,不斷進行動態調整,將有助于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