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首個導彈工業節 適逢金正恩女兒首次亮相周年?
中國新聞周刊消息,據朝中社11月5日消息,在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攜女兒現場指導火星炮-17型洲際彈道導彈試射一周年來臨之際,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常務會議近日表決通過法令,將11月18日定為朝鮮導彈工業節。
朝中社報道稱,設置該節日是為了將這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大事變的歷史之日永遠載入史冊。2022年11月18日,金正恩攜心愛的女兒和女士親臨試射場,見證了朝鮮最強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成功。這也是朝鮮方面首次就金正恩女兒公開露面進行報道。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稱,正密切注意朝鮮利用新節日契機挑釁。韓聯社則猜測,朝鮮或利用該時機進行軍事偵察衛星試射。
今年5月、8月,朝鮮兩次在西海衛星發射場試射軍事偵察衛星失敗。金正恩訪問俄羅斯談論航天合作后,朝鮮于10月再次發布試射預告,但并未發射。進入11月,韓美軍方稱西海衛星發射場的衛星圖像顯示萬事俱備。
不過,從過往歷史看,朝鮮設置紀念節日并非新鮮事。2021年,朝鮮發行的部分官方日歷將11月29日標注為火箭工業節,以紀念2017年的火星炮-15洲際彈道導彈試射。但也有一些官方日歷未標注該節日。后來,朝鮮并未舉行特殊紀念活動,2022年日歷也未再出現該節日。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2年,11月29日就被確定為航空節。
每逢航空節和海軍節,朝鮮空軍、海軍都會舉行相應紀念活動,但慶祝規模遠不如建軍節、先軍節、戰勝節等重大紀念日,金正恩也并非年年出席。不過,隨著朝鮮半島緊張局勢自2022年中以來不斷升級,金正恩親自出席了去年的航空節和今年的海軍節紀念活動。
同樣是在半島局勢緊張的背景下,今年2月,朝鮮將原本隸屬于軍需工業部的火箭工業部門獨立設置為導彈總局,由國防科學院原院長張昌河出任局長,并授予軍旗,提升到和各軍兵種相當的獨立地位。金正恩不僅多次攜妻子、女兒、妹妹視察指導導彈總局發射工作,攜女兒和發射連官兵合影,還授予火星炮-17發射車共和國英雄稱號。有這些前情提要,朝鮮立法設置導彈工業節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考慮到軍事偵察衛星發射屬于原宇宙開發局的業務,且該機構今年9月剛剛升級為航空航天技術總局,與導彈總局平級,朝鮮特意為導彈工業節試射軍事偵察衛星的概率并不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導彈工業節的宣示意義。2021年1月,在朝鮮部分官方日歷印上火箭工業節時,金正恩在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重新將完成國家核力量建設大業作為未來五年建設必須首先攻占的戰略性制高點。此后,八大提出的一系列國防建設任務不斷被具體化。作為朝鮮最重要的核載具,洲際彈道導彈的打擊范圍、機動性和生存能力都是金正恩關注的重點。
到2023年,八大的五年計劃進程過半。今年以來,金正恩在公開講話中多次總結三年來國防科研工作的成敗得失。其中,核武庫倍增計劃實現,火星炮-17洲際彈道導彈被韓美軍方研判為確有戰斗力,有助于提高洲際導彈生存能力的液體燃料研發、發射車研發等工作均取得成功,成為朝鮮對外宣示有核國家地位的底氣。
因此,朝中社在報道中強調,設置導彈工業節就是向全世界顯示世界核強國、最強洲際彈道導彈擁有國的威儀。分析認為,隨著核武庫建設工作宣告成功,未來一段時間朝鮮可能將更多力量集中于金正恩近期強調的、尚未完成的八大軍工任務,如軍事偵察衛星改進和試射,常規武器研發,水下武器平臺改造等。不過,這是否意味著朝鮮的核武器研發周期已告一段落,還有待觀察。
編輯:陳艷琦責編:周尚斗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