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那英的人 名字叫“這英”?
九派新聞消息,今年的上海萬圣節,可謂是眾星云集的百變大咖秀。在一眾腦洞大開的coser里,連聲音都能與那英9分相像的這英,迅速出位走紅。
【1】北漂2代,一邊工作邊上大專和本科
這英來自安徽,跟著北漂父母在北京長大。她17歲開始賣衣服,做過前臺,做過行政,做過人事,干過至少10份工作,大專和本科都是邊工作邊考的。沒經過統招上大學,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做基礎工作,沒得選。
2022年底來上海之后,這英和朋友合租兩居室,租金不到4000元,她稱自己的住處是家徒四壁。不過,家里還養了兩只貓咪,跟家人一樣的。
來上海海投簡歷,這英被澆了一盆涼水,第一次面試期望薪資1.3萬,旁邊女孩填了4500,我知道完了。而上一份在電商公司的工作強度很大,她感受到身體和精神狀態越來越差,于是裸辭在家做賬號。
在這個休息的期間,她還學會了滑板,找回狀態之后她說,人活著不是只能上班,也要生活的。
【2】我確實蹭了熱度,模仿也走不長遠
這英覺得自己唱那英的歌,唱得并不好,做仿妝也不是專業的。我分析了全網化妝化得最像的,唱歌唱得最專業的,但是美妝大佬唱不了歌,唱歌唱得牛的化不了妝。我都不是專業的,但我可以把她們融合到我身上。
本計劃邊上班邊經營賬號,但她低估了火的速度,萬圣節三四天漲了10萬粉,對腳本、拍攝、剪輯,一天在房間待23個小時。
現在不管化不化妝,這英走在路上常被人認出來,這種被看見、被鼓勵的感覺讓她歡呼雀躍。但是也會有些網友并不買賬,有人讓我站起來行走,有人讓我照照鏡子,讓我脫掉面具,這些是中立的,不難聽。蹭熱度的話,我確實蹭了。
這英看起來對網友的攻擊較為灑脫,還分析可能這些攻擊謾罵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有情緒,沒有出氣的地方,他罵了,就罵吧。
但她也表示一味的模仿可能走不了特別長遠,我以后不可能所有作品都只是模仿那姐,我也可以有所創新。
【3】永遠不接廣告不賣貨,我圖什么呢
正是工作十余年的經歷,讓這英更珍惜做賬號這個機會。如果我能做好這個賬號的話,我以后就能挺起腰板,我都28了,我還看人家臉色干嘛呀?
她已經在一家咖啡店門口做了直播,很多四面八方的人去現場圍觀,算是她的第一場商單。
賬號粉絲增長帶來的巨大想象空間令這英感到期待和興奮,她打算好好做上海本地的自媒體,有機會的話聯合大咖參與宣傳上海等等。這英還表示,上了熱搜之后,幾天就有100多個人加好友,很多是直播帶貨的。她先沒通過,想等回頭做好了準備再開始。
普通打工族做成一個賬號有多難,這么好的機會,我來承諾永遠不接廣告不賣貨,我圖什么呢?這英認為如果可以達到平衡,大家都能接受。自己有一定收入,粉絲也能經常性收到一些福利,就沒有問題,這是一份生計。
即使有了粉絲,這英仍然覺得自己是個素人。我喜歡大家自由、熱愛生活、包容的那股勁,希望以后自己也會在這個城市有更多可能。
能夠立足,真正地扎下根來。
編輯:周楊責編:吳忠蘭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