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緊跟美國步伐 對華關系出現急轉彎” 韓國的反應似乎慢很多?
新民晚報-海上客消息,日本對華關系出現急轉彎,這是今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一些媒體所做判斷。環球時報轉引香港亞洲周刊的一篇文章中,甚至用了岸田求變緊跟美國步伐的標題。

01
值得一觀的是,在中國最高領導人赴美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后,當地時間11月16日下午,中日領導人在APEC會議期間進行了一次雙邊會見。
其實,回看一下此前的外交部記者會實錄,即可看出,直到北京時間11月16日下午,在回答日本廣播協會記者相關提問時,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還說,我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在中美元首會晤后,如今回看,日方終于實現在APEC會議期間,中日領導人會見。很大程度上,日本方面要松一口氣。
歷史有時候驚人的相似。
1972年2月,美國尼克松總統訪華。當年9月,日本就實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日本甚至不顧美國在當時還沒有實現與中國建交,就迅速達成日中建交事宜。
春江水暖鴨先知。日本的做法有時候看著挺有意思。中日建交之前,日本政界反華高調唱得山響。但一旦得知尼克松的空軍一號到了北京,日本的變調節奏幾乎如F1賽車開進了發卡彎。
如今的情況當然與當年不盡相同。但一旦發現中美領導人在斐洛里莊園漫步,日本方面馬上跑著步跟進。
02
與日本不同,韓國的反應看上去似乎慢很多。反正,在舊金山APEC會議期間,沒有中韓領導人雙邊會晤的環節。但中韓最高領導人在當地時間11月16日,于APEC會議第一場討論會時,進行了短暫交流。這是中韓最高領導人在去年于印尼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后,時隔一年再見面交流。據報道,韓國方面對外披露,尹錫悅可能借APEC之機與中國方面相約另行舉行會談,因此備受矚目。

當然,這備受矚目主要是對韓國國內所言。
不妨看看APEC會議之前,澎湃新聞專訪韓國前外交通商部長金星煥時,金星煥是怎么說的。
他說,韓方正尋求在APEC峰會上同中方接觸。
當然,領導人在會議間隙時寒暄,也是一種接觸,從這個角度看,韓國實現了目的。不過,總感覺韓國方面,哪怕是前外交通商部長所言,也透露出一種信息其實韓國方面想要與中方有更深一步的接觸的。
在舊金山,中美、中日都進行了雙邊會晤。且中美會晤的重要性顯然超出了普通的APEC會議期間的雙邊會晤。這樣的情況下,韓國顯然有落后之感。
03
在海叔看來,哪怕當下韓國仍在高唱諸如經貿需要中國,安全依賴美國的調調,也得看看兩個方面
其一,當下天下大勢;
其二,過往前車之鑒。

從當下和過往,能夠看到未來!
所謂當下天下大勢,其實從中美元首會晤后,日本的跟進動作就能看出端倪。而至于過往前車之鑒什么意思呢?
無非是說,中日韓都處于東亞文化圈。在過去上千年的歷史中,東亞文脈相連。即便各方曾經有過紛爭,但就大歷史的層面去看,中日韓是永遠跑不開的鄰居。在11月18日于上海師大舉行的東亞漢詩史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通過視頻參會的韓國慶北大學鄭羽洛教授首先用中文說了他的開場白,然后再用韓語闡述他的學術觀點。
反正,鄭羽洛說的是韓國漢詩中所反映的家族與其意義,特別舉例了朝鮮儒士金聃壽的故事。
如果前瞻千年,如今的天下大勢是不是會變?而東亞文化圈的共同財富,譬如儒學,是不是還存在?
海叔個人感覺,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變,才是常道。而學問,當然會延續,也會發展。就中日韓三國來說,以文化為背景,談交流,談合作,或許能夠不再出現有些國家每每猛踩急剎車,又猛踩油門的情況。也會少見一些國家木知木覺,突然發現自己又慢了半拍這樣的事。
當然,眼門前的事是
日本跟了,那么,韓國呢?是不是該加快速度做些什么?
編輯:吳思責編:廖異審核:馮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