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持續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 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85.9%?
11月24日下午,國新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有關情況。上游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工作方案》,是2020年出臺的示范區1.0方案基礎上的迭代升級。

北京市副市長司馬紅介紹,2020年,北京市成為全國唯一的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承擔起為國家服務業開放探路先行的重要任務。
三年來,在商務部等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立足服務業發展的產業優勢,在服務業擴大開放、服務貿易便利化、開放型經濟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先行先試,實施了近50項全國首創性政策,落地了70多個全國標志性項目,建設了90多個功能型服務性平臺,形成了50多項體制機制創新,率先探索了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開放模式,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介紹,經過三年努力,示范區圍繞工作定位和目標任務,持續推進創新探索,對全國服務業開放的貢獻日益顯現出來。
一是優化開放模式。加強統籌謀劃,推進北京市全市域的改革開放、特色園區示范發展,強化制度創新與要素保障,多維度搭建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服務業擴大開放基本框架,優化發展的綜合環境。
二是提升開放水平。北京市聚焦科技、電信、文化等現代服務業,實施120余項高含金量的試點舉措,兼顧內外資、準入與準營、企業投資和人才智力引進,為推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作出了良好示范。
三是蓄積發展動能。2020年9月到今年9月,示范區累計吸收服務業外資457.5億美元,占全國服務業吸引外資的11.2%;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5.9%。
四是推廣創新成果。示范區順應服務業數智化轉型趨勢,聚焦金融業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民生服務等前沿熱點問題,形成了3批60多項創新成果,向全國復制推廣,探索為相關行業發展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取得了良好、積極的成效。
上游新聞記者 張錦
編輯:徐遠哲責編:郎清湘審核:王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