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安全可信技術專利授權數最新統計|螞蟻集團、IBM、NTT位列前三[安全可信技術]?
1月9日 消息:1月9日,全球權威知識產權第三方機構IPRdaily發布《AI安全可信關鍵技術專利分析簡要報告》。報告引用國際權威數據庫德溫特世界索引,截至2022年11月28日,全球AI安全可信技術領域共17605個專利族的申請數,較2021年新增9567個。IBM、NTT、騰訊、螞蟻等多家公司排名前列,其中螞蟻集團旗下的支付寶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數和授權數均為全球第一,這也是螞蟻集團AI安全可信技術專利數連續兩年全球第一。
AI安全可信技術德溫特專利家族授權數Top10(圖片來源:IPRdaily中文網)
AI安全可信技術德溫特專利家族數Top10(圖片來源:IPRdaily中文網)
值得一提,該領域的專利創新62%源自中國,是全球最關注AI安全可信技術并創新研究的地區。報告顯示,專利家族數Top20創新主體中,15家為中國企業、科研機構及院校。
該報告設定AI安全可信關鍵技術包括AI魯棒性、AI數據隱私保護、AI可解釋性和AI公平性四個屬性,這也是行業共識的可信AI技術體系的四個關鍵特征。具體包括智能對抗、智能決策、圖計算、隱私計算、可解釋機器學習等多個技術。
伴隨AI技術的規模化產業落地,“算法安全”、“數據歧視”、“隱私泄露”等問題突出,也將AI指向“不被信任”的困境。發展可信AI,用技術推動人工智能透明可釋、安全可控、多元包容,成為工業界、學術界和監管機構都在推動的方向。過去幾年,微軟、谷歌、IBM、騰訊、螞蟻等科技公司紛紛重投可信AI,并有廣泛產業落地。信通院《人工智能白皮書(2022年)》中,“負責任和可信的人工智能”成為AI產品新“三維”發展坐標之一。
公開信息顯示,螞蟻集團自2015年起研發可信AI技術,主要應用于反欺詐、反洗錢、企業聯合風控、數據隱私保護等安全風控業務,并形成了基于可信AI的“IMAGE智能風控體系”,解決了風控場景中諸多難題。如,基于可信隱私計算及端邊云協同風控方案的“螞蟻可信隱私沙盒(AntDTX)”,升級了超2400萬臺手機設備的本地風險感知能力;基于可信AI及區塊鏈的“反詐聯盟鏈”,協同公安、人行、運營商等解決風險信息共享難題,已共享2000多萬條黑灰產信息。
除用于自身業務,螞蟻集團還把好用的可信AI技術開放給生態。其打造的安全科技商業化產品“蟻盾(ZOLOZ)”在國內已服務金融、出行、電商等十多個行業的1000余家客戶,在海外已幫助數十家合作伙伴服務客戶超1億;打造的“蟻鑒AI安全檢測平臺”,已向全球開發者免費開放AI魯棒性測試。去年8月,“蟻鑒AI安全檢測平臺”等螞蟻集團三項可信AI技術實踐方案獲評信通院“2022年可信人工智能實踐標桿案例”
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是全球最權威的專利增值數據,超過40個國家/地區的專利局用其進行官方專利檢索和審查。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會將相同技術主題的多件專利申請歸并為一個德溫特專利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