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韓對抗螺旋升級 半島局勢有向2017年“倒退”的風險?

直新聞:朝鮮發射偵察衛星之后,朝韓對峙態勢在升級,美朝代表在聯大會場互嗆,您對半島態勢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孫興杰:朝鮮在上周發射了偵察衛星,近日朝鮮官方媒體宣布衛星已經回傳照片,其中包括美國五角大樓、白宮以及多個軍事基地等,當然,朝鮮沒有公布衛星照片。韓國方面對朝鮮偵察衛星的實用性是有質疑的,但是不管朝鮮偵察衛星的能力如何,只要把衛星送上天,這件事情本身就構成了半島局勢升級的一個導火線。尤其令人關注的是,在衛星技術之外,朝韓之間進行了一場宣傳戰,朝鮮無疑將這顆衛星視為朝鮮重大的戰略勝利,而韓國在質疑朝鮮衛星價值的同時,將在下個月初發射首顆偵察衛星。
首先,朝鮮發射偵察衛星是勞動黨八大制定的戰略計劃的重要內容,今年已經發射過兩次,但是均失敗,此次發射成功標志著勞動黨八大制定的戰略目標邁進了一大步。從核武器到遠程導彈,再到偵察衛星,朝鮮將戰略武器開發作為國家的重點。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不只是偵察衛星本身,而是朝鮮的遠程投送能力。
其次,此次衛星發射之后,韓國在第二天就中止了2018年簽署的9·19朝韓軍事協議的部分條款,作為對朝鮮發射衛星的反應,而朝鮮則全面廢止了這一協議,并且開始恢復之前拆除的前線哨所。這意味著2018年平昌冬奧會開啟的半島形勢緩和的成果不復存在,半島形勢越來越回到了2017年的危險情勢,相比于6年前,當下半島形勢更加危險。
最后,朝韓形成了對抗和對峙的螺旋。一方面,朝韓在過去幾年進行著比較明顯且越來越激烈的軍備競賽;另一方面,尹錫悅政府拋棄了文在寅時期的“陽光政策”,對朝鮮的政策是對等應對和報復。由此形成了愈加清晰和激烈的對抗局面,美韓軍事同盟不斷強化,另外,朝鮮的核威懾對象不只是韓國,還有美國。朝美代表在聯合國會場互嗆,朝方公開宣稱,作為交戰雙方,美國以核武威脅朝鮮,朝鮮有權開發、測試、制造美國已擁有和開發的武器系統。這似乎是個危險的信號,核威懾游戲是危險的游戲,再加上朝韓在邊境的對峙,擦槍走火的風險急劇上升。

直新聞:朝鮮半島持續對抗,美日韓三邊軍事合作也在升級,半島是否會出現陣營對抗格局呢?
特約評論員 孫興杰:當前朝鮮半島的局勢似乎有冷戰的影子,也有人認為,朝鮮半島是冷戰的活化石,這種說法不無道理。朝鮮持續開發核導能力,試圖建立對美國的核威懾,這似乎是冷戰期間核威懾和核競賽的重現。與此同時,美日韓的合作不斷升級,三邊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而韓國推行所謂的“全球樞紐國家”的外交戰略,美韓同盟針對的目標超出了朝鮮半島,而具有區域,甚至全球意義。美日韓戴維營會議以及美國對韓國的延伸遏制戰略的確呈現出陣營的態勢。
與此同時,朝鮮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朝俄合作與美日韓三邊合作形成了螺旋對抗的態勢,朝韓對抗越是激烈,同盟就會越緊密,形成陣營對抗的格局。我們需要審視和思考的是,陣營對抗對誰有利,對誰不利。半島局勢緊張,美國可以借此強化與韓國的關系,同時推進美日韓走向同盟化,進而將韓國引入到“印太戰略”體系之中。而朝鮮強化與俄羅斯的合作,既可以得到糧食、能源等,同時也可以借助俄羅斯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影響力。至于俄羅斯選擇與朝鮮合作,可以看作是俄烏沖突在東北亞的外溢效應。
在東北亞國家中,中韓是不愿意看到陣營對抗格局的,中韓關系也是避免陣營對抗的關鍵所在。我們看到,越是情勢緊張,越需要中韓之間進行坦誠對話,中韓外長就在前兩天舉行了會談,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溝通與交流,中方愿為穩定半島局勢發揮作用。面對半島形勢的升級,中韓有必要就戰略問題進行常態溝通和對話,以中韓合作阻斷朝鮮半島以及東北亞地區可能的冷戰回潮。
編輯:周楊責編:廖異審核:馮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