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過旅游坑的年輕人 開始“打聽式旅游”?

放牛班微信公眾號消息,凌晨一二點坐綠皮火車,拿著攻略一天逛完N個景點,日行三四萬步,趕完景點趕早八在青春沒有售價,瘋狂就在當下的勁頭下,特種兵旅游爆火全網,年輕人旅游一度追求一張攻略、極速打卡。
而在這波打卡式旅游熱潮退去后,主打隨性的打聽式旅游又開始受到年輕人的青睞。不做攻略、不趕時間、走哪玩哪,從線上攻略依賴回歸線下真實體驗,這種新旅游法又為年輕人體驗世界打開一扇新大門。
01
打聽式旅游
成為新風尚
師傅,您知道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嗎?
老板,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嗎?
姐,咱這兒有什么特色嗎?
最近,像這種即興詢問式的旅游,開始成為一部分年輕人的旅游新方式。
比起套路滿滿、千篇一律的打卡、攻略,熱情的出租車司機、店鋪老板、當地人出手指點,似乎更讓旅途中的年輕人安心。
八寶的打聽式旅游來得自然而然,因為八寶和男朋友本就都是說走就走的性格,比如早早定下的洛陽之行,到了車站才發現,倆人誰也沒做攻略,于是一趟打聽之旅順勢開啟。
結束第一天的行程已經是晚上11點多,坐上一位夜車司機的車后,兩人突發奇想,要喝牛肉湯,于是熱心的司機師傅把八寶和她男朋友拉到了一個當地人認可的專門喝牛肉湯的地方。
沒想到就是這樣一碗不在計劃中的深夜牛肉湯,徹底穩固了八寶不愿做攻略的心。

八寶回憶,在去找牛肉湯館子的路上,車子七拐八拐,幾乎開出了城。眼見周圍越來越荒涼,兩個人坐在車后座上緊緊拉著手,一句話也不敢說。
車子開了一會兒后,穩穩停在了一家牛肉湯店的門口。雖然周圍的環境很荒涼,但這家牛肉湯深夜12點依舊熱鬧非凡,店里飄出的陣陣香味直接饞哭了原本沒抱多大期待的八寶。
這家店感覺只有當地走街串巷的司機師傅才能找到,網上搜不著。一碗熱乎乎的牛肉湯下肚,八寶對打聽式旅游的好感陡增。
八寶心想,在路上被忽悠的概率比看網上攻略踩雷的概率低得多。至少這次的旅程讓她更加信賴當地司機師傅的美食發掘力,推薦的相當靠譜。
在出差過程中愛上打聽式旅游的Asher也有這樣的體驗。
Asher曾是個熱衷攻略的人,但是在一次出差的私人時間,偶然獲得的完美體驗,讓她意識到攻略其實可有可無。

因為是臨時出差,毫無準備來到上海的Asher,只能在出租車上詢問師傅哪里有好玩的地方,相較于網絡推薦的景點動輒幾十公里的路程,司機師傅推薦的景點和美食都是就近。順心的旅程和合口味的小飯館讓Asher一下子就愛上了這種不被計劃的旅游。
而隨后在成都的經歷,讓她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一樣是在出差期間,工作地點是成都東南方一個遠郊位置,周邊實在算不上繁華。結束了一天的工作,Asher和朋友約好去打球,在去球場的路上她偶遇了一家很有個性的餐廳。
小店門口人很多,進店發現,墻面上展示的菜單只有8道菜。店里的人表示,來這家店的都是周圍的人,而且幾乎每天會都來吃。Asher和朋友一聽就心動了,決定嘗試一下,結果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像八寶、Asher一樣有過類似經歷的網友不在少數。一些在網上看攻略花了眼、被特種兵打卡累斷腿的年輕人,也決定走上了打聽的路:不做攻略,一路詢問打聽,吃啥玩啥、甚至景點打卡全靠當地人的熱情指點,主打一個隨遇而安。
大家甚至為此做出了規律總結吃什么要聽旅店老板和附近居民的,玩什么得聽司機師傅的,住哪里要問已經去過了的年輕人
有網友表示,這種旅行方式不僅能沉浸式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還能一路收獲意外驚喜。
02
不是不社恐了,
而是被網絡推廣傷了心
在社交平臺上鋪天蓋地盡是攻略的互聯網時代,想遇到個能給有效建議的路人實屬不易,即使過了自己內心不做攻略也能出游的那道關,但完全依靠打聽的旅游過程,也會有尷尬。
八寶就有過多次在街上隨機向人打聽的經歷,收到的答復大多是:我不知道,要不然你自己查一下?一趟旅程下來,想全靠打聽完成旅游著實有些困難。可盡管如此,八寶仍舊不想再踩攻略中的那些坑。
在一次沈陽之旅中,最令八寶期待的是一樣叫東北黏糊麻辣燙的網紅美食,她和同伴在某社交平臺上做好攻略,選定了一家據說但凡路過都必須走進去吃一碗的麻辣燙店,但吃到的卻是還不如路邊隨便找一家的川式麻辣燙。苦心尋找又奔波了大段路程,結果卻大失所望,這讓八寶的那次旅行留下了耿耿于懷的遺憾。
八寶因為聽信攻略踩的雷不止一次,在洛陽的旅程中,八寶也提前在網上選定了一家評分和價格都高得離譜的漢服體驗店。
在漢服換裝體驗云集的洛陽城,八寶偏想看看這樣貴的店鋪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但到了店里卻讓八寶大失所望,不但店員的態度差,她所看到的衣服質量也都很一般,她果斷選擇跑路,查看其他被推薦的店鋪。但一條街看下來,被推薦的店鋪全都排著長隊,工作人員還非常一致地服務態度并不友善。

韻韻的踩雷之旅比起八寶有過之無不及。
五年前,韻韻曾對攻略深信不疑,夸張點說,她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看到攻略中的風景。但一場重慶之旅動搖了韻韻。

在韻韻的重慶攻略里,有一樣必吃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并在全網排名第一的豌雜面。為了這碗面,她在炎熱的夏天,走了三個小時,又排了大半個小時的隊,才在中午12點吃上了這頓攻略中的早餐。
和她同行的媽媽曾試圖出言勸阻,因為媽媽認為她們本就是四川人,或許這樣遠道為一碗面奔波,不如找一家周圍的尋常小店,但韻韻在興頭上,認為媽媽這樣的想法很掃興,既然來了,吃就要吃最好的。可當她們真的頗費周折吃到那碗面時,感受卻是還不如我家樓下的,味道非常一般。

韻韻回憶,那碗攻略推薦的面不僅味道不好,吃面的體驗感也讓她感到不適:嘈雜的店面,不禮貌地站在正在吃面的人面前等位的客人整體感受下來,韻韻用痛苦形容那頓飯,這樣的痛苦讓她大大減少了對攻略的期待。
幾年的時間里,韻韻被各種攻略驅使,雖然游完了小半個中國,但卻沒留下太多美好的記憶。她開始思考,攻略下的旅游有多少是自己真正追求的。

而一次賽里木湖的游玩經歷,讓韻韻徹底對線上各式攻略失望。
原本按照攻略的安排,韻韻一行人要去賽里木湖看日出,但因為行程出了些狀況,沒能趕上日出,為了不白來一趟,她們選擇等待日落,結果凍成了狗,也沒能看到想象中的美景。
因為隊伍里也有像韻韻這種不惜一切代價只為看到攻略里的景色的人,于是她們決定,就近住下,等待第二天的日出。但攻略只做了看日出的規劃,就近住店是意外狀況,于是韻韻第一次在旅游中做出了隨便的選擇,入住了一間民宿,就在打開房門的一瞬間,她放棄了再去看日出的計劃。
那個民宿就完全是我幻想中的新疆童話小鎮的樣子,那種不期而遇太美好了!韻韻一下子頓悟了,如果只按攻略走,她會期待看到的景色像攻略里的精修圖一樣完美,事實上精修圖和原圖總會有不小的差距,而如果不做攻略,偶然發現一個不錯的地方,會覺得像拆到心儀的禮物一樣驚喜。

本就對攻略有所動搖的韻韻,從這次旅游后,開始試著半打聽旅游,她拿著自己找好的幾家網紅餐廳詢問旅店老板,沒想到都被否決掉了,當地人不會去別去,不好吃的。但做慣了攻略的她依舊不信邪,還是選擇了一家種草已久的餐廳打卡,結果不出意外地失望而歸。
這一次,韻韻徹底相信了打聽的力量,她意識到,最起碼吃的方面,一定要聽當地人的。
Asher則是厭倦了攻略寫的地方大都是網紅打卡地、必吃榜、必玩榜,人滿為患,到處需要排隊,浪費了大把時間。而且隨著去的城市多了,她發現很多地方都有差不多的步行街、差不多的網紅打卡地,千篇一律。她決定重新找回旅行中的松弛感。
同樣都要面對踩雷的風險,做攻略后的踩雷和打聽后的踩雷則有不同。Asher表示,如果是當地人推薦的地點或美食,自己認為不好吃或不好玩,可能也就是怪自己口味刁鉆,不會怪推薦的人。相較于跋山涉水去打卡那些可能有暗廣的網絡攻略,打聽來的至少是真實的體驗結果,不會有被騙過來的感覺。
03
打聽式旅游,
讓旅行回歸松弛
八寶說,下次旅行自己還會選擇打聽式,因為這種旅游方式反而更省心:打聽式旅游和特種兵的攻略旅游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體驗,還有就是,打聽式旅游真的太省心了。

八寶認為,做攻略雖然可以更高效利用旅游時間,但攻略也容易導致同行的人出現意見分歧。不做攻略的朋友可能更為跳脫,有更多臨時起意的想法,而做了攻略的朋友則會更希望按部就班,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樣就很容易抱怨或爭吵。
而特種兵旅游的方式,又讓八寶覺得自己一直被推著走,我今天行程上面寫了這個東西,我就有今天一定要完成的心情,跟被布置了作業似的。而打聽式旅游則讓她覺得輕松,我想出門再出門,想開始玩了就隨機打聽,沒有人布置作業,可以盡情享受自由的旅程。
韻韻還認為,完全按照攻略走,會忽略很多沿途的風景,你只會在意你和目的地之間的距離,顧不上看看沿途的美好。可旅游是個過程,執著于趕路的結果是失望往往超過驚喜。
04
攻略與打聽的平衡,
完美的旅行不止一種
在微博上,打聽式旅游相關話題瀏覽量超過了77.5萬次,而在抖音更是登上了熱榜,近500萬人觀看。
雖說打聽更隨性,攻略很累心,但完全放棄攻略后,韻韻也有過不那么美好的體驗。
在一次內蒙古旅行中,民宿老板推薦的景點就讓韻韻哭笑不得。老板推薦的地方都是520我在xxx很想你還有小木屋類似的拍照打卡點位。畢竟審美確實不一樣,大家年齡也有差距。韻韻覺得,打聽式旅游雖然能避免排大隊,但由于主觀性太強,也不一定都能確保合心意。
作為常年出差、旅游,在各個城市進行打聽式探索的Asher也認為,對于打聽來的人和店,要有自己的判斷,如果覺得這家店不好,那就不要進去。
在社交媒體時代,一直以來,攻略都是年輕人尋找旅行靈感和建議的重要來源之一。攻略作者通過分享自己真實的旅行經歷,呈現出更貼近生活的場景和獨到的見解。
然而,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分享變得流程化和模式化,過多的網紅打卡地的包裝也讓年輕人開始質疑攻略的真實性和實用性。不少年輕人開始更傾向于通過其他方式來獲取個性化、真實的目的地信息,選擇更加靈活隨機的旅游方式,也就是打聽式的旅游。

在打聽式旅游話題下,青年人群也著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些網友認為,旅游是一個探索未知之地的過程,如果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一切都在意料之內,那么旅行就會失去其本身的意義;也有網友分享了自己被宰的經歷,例如出租車司機收回扣,熱心帶游客去吃正宗美食,但把乘客拉到價格蠻有特色,味道的確一般的目的地;還有網友表示因為沒有做攻略而錯過了某個景點,等在網上看到別人的打卡后又會感到遺憾。
其實旅游中的這些遺憾,可以當做下一次再光顧的理由。八寶認為,無論哪種旅游方式,都有利弊,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辦法。
或許也可以把‘特種兵’和‘打聽式’結合起來。在打聽式旅游的相關話題下有網友表示,想要完全放棄攻略確實有困難,但完全按攻略又好像很受束縛,將二者結合或許是旅游方式的最優解可以提前確定好要去的幾個景點,以此為大方向,然后隨著自己的節奏,一路走一路問。不會迷失方向,也不會緊趕慢趕,在松弛的節奏下感受屬于自己的完美旅行。
Asher也給出了類似的答案,她說會繼續看攻略,但不會按部就班,也會繼續打聽,做一些比較。當被問及旅行建議時,她說:感受當下所發生的一切,也許就是旅行的意義。
編輯:楊四海責編:廖異審核:馮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