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食堂 進入“冰火兩重天”?
紅星新聞消息,兩葷一素8元、兩葷兩素一湯10元……
在中式連鎖快餐動輒30元一餐的當下,社區食堂憑借極致的性價比,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的新選擇。
從社區食堂的用戶畫像來看,選擇到社區食堂就餐的消費者不僅限于老年群體,它也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捧。
不過,與此同時,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媒體報道了“社區食堂經營困難”等相關新聞。
這也不由讓人好奇,近年社區食堂為什么就火了?目前的經營現狀究竟如何?社區食堂又是否是一門好生意?
社區食堂的“風”刮來
不知你是否覺察到,近一年時間周邊突然涌現出了大批的社區食堂。其實社區食堂的突然大火,這背后首先與政策的推動有關。
2022年10月底,住建部、民政部聯合發布的一份《關于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自2022年10月開始,試點社區將配建食堂、家政服務網點等便民商業服務設施。
隨后,全國各地積極響應,由于大多數社區食堂能夠享受當地的政策補貼和租金減免,因此社區食堂的風自然也刮起來了。
比如,以南京為例,助餐點每年最高可獲得15萬元的獎補資金,中央廚房每年最高可獲得25萬元的獎補資金。
再比如在山西太原,對建設社區食堂按照1400元/平方米給予建設補貼,其中,市級財政補貼1200元/平方米、縣級財政補貼200元/平方米。
除了給社區食堂的商家實打實的開店補貼外,在消費者層面,不同的社區食堂,老年人一般還享有一定的優惠。
比如根據央廣網報道,在雄安新區南文營社區食堂,有針對老年人制定了優惠政策,60至70周歲老年人就餐飯價可打7.5折,71至80周歲老年人就餐飯價可打5折,81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就餐飯價可打2.5折。
此外據浙江日報,2022年9月,杭州市創新打造“全城通”智慧助餐應用場景,突破老年助餐優惠戶籍限制、地域限制,凡是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可在任意“全城通”老年食堂享受5-8折不等的優惠,支持長者碼、市民卡或支付寶刷臉認證等多種方式結算。
與此同時,除了老年人的優惠活動外,社區食堂也會針對年輕群體,推出年輕人喜愛的相應產品。
比如一些社區食堂裝修新潮、內設咖啡店、甜品站、圖書館等,引來不少年輕人前去打卡,社區食堂也成為了網紅餐廳店。
總的來說,社區食堂的風,因政策的推動而起。站在社區食堂商家角度,門店不局限于幫助老年群體解決吃飯問題,也在積極拓展自己的客戶群體;站在消費者角度,便宜、便捷是選擇在社區食堂用餐的普遍原因。
社區食堂的經營之困
就在全國各地的社區食堂風風火火興起之時,幾乎在同一時間,國內多家媒體也陸續報道了關于社區食堂倒閉的相關消息。
比如,2023年2月,據《半月談》報道稱,有社區食堂已經出現虧損,并因經營困難而不得不暫停營業。2023年2月,《海報新聞》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北京部分社區食堂已經停止運營。2023年8月,《中國經營報》報道了多個地方的社區大食堂陷入了經營困境并最終倒閉的情況。2023年9月,《紅星新聞》報道成都部分社區食堂經營存在一定壓力,據成都餐飲同業公會秘書長袁小然介紹,據不完全統計,高峰時期成都市開辦的各類社區食堂超過了800家。目前大概還有500家左右在運營。
此外,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消費者分享內容,表示自己周邊的社區食堂出現了關門的情況。
此外,在目前正在經營的社區食堂中,也有不少是處于勉強經營、艱難度日的狀況。
比如今年7月,《上觀新聞》發布的一篇報道稱,在靜安區、黃浦區、浦東新區等城區了解到,盡管絕大多數上海的社區食堂經營尚可,但大幅盈利的情況沒有,比較好的情況是微利,大部分食堂表示“基本能做到收支平衡”。
可見,雖然有政府補貼,但已有不少社區食堂因虧損倒閉,也有部分社區食堂在政府補貼之下也只能艱難維系經營。
社區食堂真實的經營狀況究竟如何?根據此前《半月談》在報道中提到的一個例子,河北保定市的一家社區食堂,總共招聘了4名廚師,但每天前來就餐的人群只有30多人,且人均消費只有10元左右。
假如這些人群一日三餐全部在社區食堂吃飯,每人每天的消費在25元左右,30多人一天貢獻的營收也只有七八百左右,一個月整體營收只有2.5萬元左右。
而該社區食堂聘用了4名廚師,光是一個月人工成本就達到2萬塊錢以上,相當于這個社區食堂一個月的營收基本只能支付員工的工資,所以這個社區食堂最終只能暫停營業。
說到底,這些社區食堂面臨經營困境,一方面是成本高,在房租、人工、原材料這“三座大山”面前依然是壓力巨大,另一方面是收入少,客流少;這導致社區食堂難以實現收支平衡,出現虧損。
社區食堂是門好生意嗎?
回到社區食堂這門生意本身,其商業模式,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很多社區食堂的定位不清晰。
理論上來說,社區食堂的消費群體是周邊居民,但所謂眾口難調,老年群體飲食比較清淡,年輕人可能更偏愛重油重辣,所以社區食堂很難滿足所有人的口味需求。
此外,為了控制成本,一些社區食堂可能也會使用預制菜,這樣現做的菜可能沒有什么特色,或導致菜品質量下降。這都讓社區食堂很難有核心的用戶群體,其回購率低,難以形成穩定的黏性用戶。
其次,社區食堂的用戶體驗欠佳。
大多數的社區食堂,通常門店裝修老舊、員工未接受專業培訓導致其服務意識較差,最終讓消費者用餐體驗不佳,而較差的用餐體驗,同樣很難讓消費者復購,也很難擁有好的口碑。
最后,是市場競爭激烈。
雖然社區食堂的主要優勢是性價比高,但如今市場競爭激烈,許多的夫妻店、小吃攤等同樣主打物美價廉,在價格可接受范圍內,消費者也更愿意去嘗試更多品類、更多口味的食物。
總的來說,雖然社區食堂近年來火了,但性價比高遠不能成為社區食堂的核心競爭力,如何提高菜品質量、提高服務水平、控制成本等,依然是擺在社區食堂面前的難題。
小結
社區食堂作為一項惠民工程,為不少消費者的生活帶來了便利。隨著社會發展,在此過程中,學習如何提高社區食堂的存活率,也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經之路。
編輯:周楊責編:吳忠蘭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