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連續5年沒有年三十 年三十為啥時有時無??
1月10日,#明年起連續5年沒有年三十#話題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第一。
農歷新年就要到了,今年的除夕為2024年2月9日,這可是近幾年最后一個年三十。因為從2025年開始直到2029年,連續五年的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年三十為啥時有時無?又是如何確定一個月有多少天的?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解釋說,我國農歷中的月是按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周期定義的,稱之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為29.53天,并非整數,而一個月的天數要用整數表示,因此有時是小月29天,有時是大月30天。同時,為了保證農歷每月的初一必須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這需要通過精確的計算來確定。
中國的農歷歷法規定,以月相朔所在的那一天為每月的初一,這樣相連兩個朔之間的天數就為一個月。
沒有大年三十其實并不少見。進入2000年以后, 2000年、2001年、2003年、2006年、2012年、2013年、2016年、2022年,以及從2025年到2029年的連續5年,都沒有年三十。不過,由于平均月長稍多于29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現的次數要稍多于小月。
朔日的確定是根據月亮和太陽的真實位置來確定的,而且朔望月周期本身也長短不一,所以年三十時有時無并無明確規律可循,但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也給我們帶來一些不期而遇的驚喜。楊婧表示,雖然年三十會消失,但不管是臘月二十九還有臘月三十,作為傳統節日的除夕卻一直都在。
綜合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等
編輯:楊雁琳責編:張松濤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