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一小區老舊改遺留部分樓體未做外立面改造 民生工程為何留下“尾巴”??
央廣網北京1月14日消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既是群眾意愿強烈的民生工程,也是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舉措。山西晉城城區的鳳慶小區建成于1997年,當地于2020年起對其進行老舊小區改造。近日,有小區居民向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熱線400-800-0088反映稱,小區老舊改施工已停工近兩年,32棟居民樓中有8棟未做外立面改造。民生工程為何留下“尾巴”?
走進鳳慶小區,映入眼簾的是平整的道路,規范的停車位,嶄新的路燈、花壇、健身設施等,老舊小區改造的成果清晰可見。不過,在多數擁有干凈明亮外立面的樓體之間,一些仍保留著歲月痕跡的樓體打破了這份整齊劃一。記者走訪觀察發現,小區共32棟居民樓中,有8棟未做外立面改造;另有22號樓三至六單元已完成外立面改造,一、二單元仍保留原始樣貌;13號樓一單元的外立面完成了階段性改造,呈現和原始樣貌不同的水泥色,但未做涂飾。
改造過外立面的樓體和未改造外立面的樓體
余下一、二單元未改造外立面的22號樓
一單元完成外立面階段性改造的13號樓
居民王先生回憶,按照大致時間線,小區從2020年秋季開始整體大規模改造,2021年開春后陸續在各樓體開展外立面施工,但意外的是,自己住的這棟樓錯過了外立面改造。
王先生表示:“我認為施工應該一棟一棟來,工程隊的人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下子都上來作業。但我眼看著我們對面的樓改了、左側的樓改了、別的樓也改了……到我們這兩棟樓,就沒信了。當時我們樓也搭上了用于施工的鐵架子,鋼絲繩和木板已經放到樓頂了,但是過了一兩天,那些東西又撤了。據說樓里有的住戶不太同意改造,頂樓的居民怕將來漏水沒有人管。我們物業群里也有業主經常問這個事,也沒有得到明確的解釋。”
李大姐住的樓也沒有進行外立面改造,她說,讓居民和施工隊直接溝通、沒有相關部門從中協調,本身就不合理?!熬用駟柺┕り?,如果改造時拆掉防雨棚,到時候是否給我們改裝好?但是施工隊回復只管拆。社區和物業從來就沒有問過我們住戶的意見、如何進行協調。”
2022年,考慮到疫情防控對施工的影響,居民對改造進度并未太關注。直到2023年春節后,沒趕上改造的居民才意識到,這一輪外立面改造恐怕和自己家無緣了。
2023年初,李大姐和鄰居商量,希望共同爭取改造。
李大姐說:“既然小區要改造,漏下的這幾棟樓是否也沒有整體感?我們這幾棟沒改造外立面的樓還在街面上。后來我找到物業,物業說拿上調查表,讓每一戶居民簽字,簽完字以后再給我們做外墻保溫,我是一個樓層、一個樓層跑著去簽的?!?/p>
李大姐所在的樓棟共60戶居民,全部簽了字。她把這份“民意”交給物業,物業工作人員告知并轉交給了時任社區書記。近一年過去,小區里依然沒有要再次施工的跡象。社區工作人員透露,考慮到訴求集中,十幾天前,社區電話征求了居民對于外立面改造的意見,但結果并不樂觀。
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也和政府去問這個問題了,如果改造,政府出一部分錢,但不可能像以前一樣全部掏了,所以需要居民自己掏一部分、動用一部分維修資金。前一段時間我們剛進行過調查,80%的人都不愿意接受這個方案。當年改了的樓在外面加了保溫層,沒改的就沒有加保溫層,差別就在冬天,這個樓時間長了,冬天的保溫效果不太好。”
由于樓體外立面老化,王先生家的東南向陽臺有一角在雨季時會漏水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要建立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積極推動居民出資參與改造。盡管居民出資合規合情,但“心里不平衡”成為這一輪民意調查最大的坎兒。
王先生說:“前面改造的24棟樓都已經免費做了,輪到我們這8棟樓的時候讓我們再掏錢,老百姓肯定會排斥。政府是做了好事的,這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老百姓很高興,我們親眼看見整個小區變了樣,但是最后輪到我們這幾棟樓沒改完,真是遺憾?!?/p>
公開信息顯示,晉城市城區鳳慶小區配套基礎設施改造工程項目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小區內外現狀道路改造工程、給排水工程、供電工程、供氣工程、供暖工程、道路照明工程、綠化工程及服務設施等配套設施的建設
據了解,鳳慶小區是晉城市城區首批開啟老舊小區改造的10個規模較大且需要改造的老舊小區之一,項目于2020年秋季施工建設、2021年夏季竣工驗收。這是否意味著鳳慶小區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已經徹底劃上“句號”?晉城市城區區委常委、副區長張海忠向中國之聲解釋,實際上,外立面改造是獨立于最初該小區老舊改方案的項目,在施工安排上有一定時間差,小區老舊改工程的竣工,并不意味著小區樓體外立面改造的終結。
張海忠介紹:“鳳慶小區當時第一批做老舊小區改造的時候,實際上沒有考慮做外立面改造,后來因為有一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我們就把鳳慶小區考慮了進去。已經做完外立面改造的24棟樓,資金是由區級政府來配套的。作為政府,我們肯定要把整個工程全部做了,不能一個小區形成兩個鮮明的對比。實際上,我們在謀劃2024年工作的時候已經把這件事定了,預算大概還需要200萬元,政府把尾收了,把外墻保溫層和外立面改造做了,如果速度快,今年上半年就能完成?!?/p>
晉城市城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楊珂進一步說明,2023年全年,他們對鳳慶小區南鄰的中原街展開規劃建設,考慮到周邊環境的和諧統一,鳳慶小區也納入整體方案中同步進行規劃調整;同時,針對此前小區部分頂層居民的訴求,也在重新修訂施工方案,期望進一步提升施工安全,盡最大可能減少對居民原有自費改造內容的影響。楊珂表示,鳳慶小區外立面改造在經歷了讓居民久等的“逗號”后,即將迎來下半段,最終一定會劃上圓滿的“句號”。
楊珂說:“我們已經有一份施工計劃了,還是希望征求老百姓意見,想讓老百姓參與一下,但是明確了資金肯定由區政府全部兜底,民生工程肯定要收尾。我們計劃3月份開工,進場前肯定要再次宣傳,也要給老百姓答復?!?/p>
張海忠介紹,晉城市城區計劃在2024年、2025年分別新開工60余個和20余個老舊小區改造,到2025年末,實現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全覆蓋。
張海忠表示:“原來進行第一批老舊小區改造的時候有點‘瑕疵’,因為是第一次,過程也在不斷完善。比如,原來在推進改造的過程中,有些小區沒有考慮外立面,但是到2022年,所有老舊小區的改造就全部考慮到外立面了。第一批老舊小區改造中還有部分沒有做外立面改造的,我們把資金籌起來,還要補這一塊,資金全部由城區政府兜底。關于居民工作,有些地方我們做得還不夠,接下來在2024年和2025年,我們一定要在跟居民充分征求意見方面下功夫?!?/p>
編輯:周楊責編:廖異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