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父母狀告班主任 父親轉行成律師親自代理該案?

父母狀告班主任 父親轉行成律師親自代理該案?

上觀新聞消息,從那以后,保護萬千寬兒,成了我們的使命。可我也多想在這萬里的云層里和你相遇2024年1月12日,張定杰發布了一條從飛機舷窗拍攝的云海視頻,并配上了這樣的文字。此時距離兒子張寬去世已經過去了兩年多。

2021年11月9日16時左右,張寬放學后從自家小區的一棟高樓跳下,結束了11歲的生命。

事發后第三天,張定杰、汪蓓蕾夫婦看到了兒子留下的遺書:我,本人張寬,誠認:本人的死亡不與父母、家長、社會、國家有關,只和鄒某有關,她用暴力的手段。遺書中所說的鄒某,是張寬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

通過教室內的監控視頻,張定杰夫婦發現,事發之前,鄒某曾多次在班里公開貶損、羞辱、責罵張寬,僅出事當天就有8次。

憤怒的二人以侮辱罪、虐待被看護人罪將鄒某告上法庭。

2023年8月,該案一審宣判。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人民法院認定被告鄒某不構成侮辱罪、虐待被看護人罪,宣判其無罪。張定杰當庭提出上訴。同年11月21日,二審開庭。鄒某對張寬的行為是屬于正常的教育懲戒還是侮辱成為控辯雙方爭論的焦點。張定杰和汪蓓蕾堅持:懲戒不等于打罵,批評不等于侮辱。

失去兒子的兩年多里,張定杰夫婦也走上了一條艱難的自愈之路。他們努力尋找張寬自殺的真相,也將治愈當作自己的使命,為遇到類似困境的青少年和家長提供法律和心理援助,希望盡己所能避免類似悲劇再度上演。

父母狀告班主任 父親轉行成律師親自代理該案?

張寬墜樓的小區與學校僅隔了一條馬路。雷冊淵 攝

悲劇發生

去年10月,記者在張定杰工作的上海某律師事務所辦公室里初次見到了他。彼時,夫婦倆離開九江、來到上海已有半年。

在此之前,張定杰為了打官司曾先后換過好幾次律師,但效果不盡如人意,尤其是搜集證據方面,幾乎都是他親力親為。后來,他干脆辭掉了已經干了15年的交警崗位,轉行成為一名律師,親自代理張寬一案。

張定杰受聘于上海的一家律師事務所,除了代理交通類案件外,更多地則代理青少年自殺、校園霸凌等案件。汪蓓蕾也將自己的心理咨詢工作室搬到了上海,已經為近百例與張寬有著同樣遭遇的家庭,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時隔兩年多,張定杰已經能夠相對平靜地述說這兩年來的痛苦與艱辛。可當他提到悲劇現場的細節時,壓抑的情緒還是在這一刻決堤,眼淚汩汩地冒出來,淚痕布滿了他漲得通紅的臉。

張寬出事那天,正好是汪蓓蕾父親汪愛民的生日。張寬中午放學后回家時就跟汪蓓蕾說好,等他放學后一起做羊肉串和榴蓮蛋糕,給姥爺慶祝生日。他在臨走前還囑咐汪蓓蕾,一定要等他回來再生火。汪蓓蕾笑著答應他,卻再也沒能等到兒子回家。

張寬就讀于九江市雙峰小學濂溪校區。為了兒子讀書方便,張定杰夫婦幾年前就把家搬到了馬路對面的極地盛世名都小區。從學校到家步行只需要五六分鐘,但這天下午,到了時間還不見張寬,汪蓓蕾就出發去接兒子。

出門后不久,她就聽到了一個噩耗:有個男孩從小區一幢高樓上跳下,自殺身亡

當時,還在上班的張定杰正往家趕,在小區門口遇到了汪蓓蕾。我愛人那時候已經不行了,整個人都癱了。我扶著她往那棟樓下走,邊走邊安慰她‘不會的,不會的’,但其實那時候我心里已經有不好的預感了。張定杰回憶,我是最先走過去看到孩子的,他就躺在那里張定杰只覺得腦子嗡的一聲,整個人就躺倒在地上,失去了意識。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反應過來,開始一邊哭一邊撕心裂肺地啊啊大喊。汪蓓蕾發了瘋似的想爬上那座高樓和兒子一起去死,被周圍的人拽住

事發后,張定杰一家陷入了極度的悲痛。夫婦倆住進了附近的一家酒店。家已經回不去了,到處都是寬寬的影子。汪愛民回憶,那幾天,他幾乎24小時守著女兒,怕她再做傻事。

張寬去世后的第三天,當地政法委、公安局、教育局和雙峰小學的人員與張寬家屬開了一場協調會,主要內容是對張寬的死亡做出責任認定。會議從下午3點半一直開到了次日凌晨4點。正是在這場會議上,張定杰夫婦第一次從警方獲悉,張寬自殺時身上留有一封遺書。

遺書中提到的鄒某,正是張寬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遺書落款處還簽著張寬的名字、印著手指印。

父母狀告班主任 父親轉行成律師親自代理該案?

張寬留下的遺書。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消失的試卷

遺書寥寥幾行,矛頭直指鄒某。師生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成為此案的關鍵。

監控視頻是還原真相的關鍵,但獲取并不容易。張定杰說,事發后,他們曾多次要求查看教室里的監控視頻,但被告知只能看到圖像,沒有聲音。拿到視頻后,張定杰在電腦城找了個技術人員,對方很輕松地就恢復了視頻聲音。

借助教室內的監控視頻和二審法庭上控辯雙方的對峙,可以大致還原出事發前后的課堂

張寬是欠債大王,全班你欠的債最多。試卷試卷不過關,小冊小冊不過關,作文作文還欠債。2021年11月9日上午的語文課上,鄒某批評張寬。這是事發當天監控中鄒某對張寬的第一次批評。汪蓓蕾說,事后他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搞明白鄒某為什么要這樣批評張寬。

事發數天前,鄒某曾布置過一張試卷,張寬和同學做完后一起交了卷子,中午就回家吃飯了。

張寬是班里為數不多的中午回家吃飯的學生之一。

此前,張寬也一直在校吃午飯,后來因為食堂拆除改造,學校將餐飲外包給了一家南昌的公司,汪蓓蕾擔心影響飯菜質量,從11月起就停報了課后服務,讓張寬每天回家吃午飯。張定杰夫婦事后想來,這或許成了鄒某針對張寬的原因之一他們從該校其他老師口中得知,如果班里的孩子都參加課后服務,班主任會有一筆1000元的獎金,張寬不參加課后服務,影響了鄒某的KPI,她心里有氣。

也正是因為張寬回家吃午飯,所以那天他并沒有領到批改后的試卷。而這張試卷事后竟然不翼而飛,至今沒有找到。

監控視頻顯示,事發前一天的語文課上,鄒某曾嚴厲質問張寬為什么沒有交回試卷。11月9日上午,張寬答應鄒某,第二天將一張用手謄抄的新卷子交給鄒某。當天下午,鄒某臨時將第一節課調換成了自己的語文課,課上又對張寬發難。

視頻中,14時11分,張寬兩次舉手試圖回答問題。

下午剛上課的時候張寬坐得這么端正,還舉手想回答問題。怎么會馬上要去自殺呢?鄒某事后又怎么能誹謗張寬是個不愛學習的孩子呢!張定杰在二審法庭上說。

幾分鐘后,鄒某走到張寬身邊,繼續催其交試卷。

我做夢都沒有想到張寬是我們班的騙子,言而無信。鄒某說著,將張寬從座位上拉起來。因為鄒某背對攝像頭,無法確認鄒某如何將其拉起。但張定杰夫婦堅持認為鄒某是掐著張寬的臉讓他站起來的。據《南方周末》此前的報道,班里另一位學生曾向警方證實了這一點。

鄒某又問張寬找到卷子沒有,張寬回答:沒有。

鄒某繼續說:你告訴我,什么時候可以全部寫完?回答!大點聲,讓所有人幫我作證明天早上?你明天早上又請假不來了!課堂上一陣哄笑。

鄒某向張寬要的是一張他根本就沒有領到的試卷,怎么訂正?怎么交?汪蓓蕾在二審法庭上憤怒地質問鄒某。他們一家認為,正是鄒某一次又一次的逼問,把張寬推向了對面的24樓。

幾分鐘后,已經回到講臺開始講課的鄒某又對張寬吼了一聲:你的語文書呢?她再次走到張寬面前,翻看張寬的作業本,先說錯別字一大堆,又舉起本子說:看看你的本子,你是有多窮?你中午沒吃飯嗎?要咬本子吃?我就不相信本子會自然地破損,這絕對是人為的,中午沒吃飯所以要咬本子吃。全班再次哄笑。

鄒某返回講臺,拿了一個本子丟給張寬:來,你太窮了,送你一個本子吧。希望這個本子明天不會又被你吃了。

張定杰在法庭上強調,張寬的情緒就是在這一刻急轉直下的:視頻里孩子的臉色和之前完全不同了,他非常低落,還向左邊的窗戶看了一眼。張寬所看的方向正是他自殺跳下的高樓。張定杰說,在以往的教學中,鄒某曾多次辱罵學生:你還不如找個對面的高樓跳下去呢!鄒某當庭否認自己曾說過這樣的話。

幾分鐘后,鄒某在教育另一位學生時說:你也要學張寬是嗎?你也要請假不來是嗎?她還說,沒有信用的人,以后到社會上也無法立足。

張定杰認為,鄒某作為老師,這樣的話語否定了孩子的未來,對張寬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從他的神色和坐姿來看,他已經崩潰了。在14時30分到14時51分的監控視頻中,張寬再也沒有心思認真聽講,先后5次望向對面的高樓

父母狀告班主任 父親轉行成律師親自代理該案?

張寬生前就讀的學校。雷冊淵 攝

懲戒不等于打罵,批評不等于侮辱

在能夠看到的視頻中,張定杰和汪蓓蕾也看到了自己此前不了解的鄒某的另一面。

視頻顯示,鄒某曾多次把張寬叫到辦公室,此外還有肢體接觸、罰站、調換座位和批評諷刺。比如11月2日9時40分的視頻中,鄒某在檢查作業時,先用手推了一個學生的頭,而后又用書揮向張寬的頭說:張寬,你原來不是很老實的人嗎?現在變鬼了是吧!

在整理張寬遺物時,他們發現鄒某口中那個被他咬了吃的本子,僅僅是其中一頁缺了一個角。在那頁作文紙上,張寬寫了一篇名為《暖》的作文提綱,記錄了三件媽媽為他所做的溫暖的事。

汪蓓蕾說,事發后他們才認清了鄒某。張寬出事后,到那年年底,鄒某才被調離。很多細節都是這之后才從其他學生和家長口中得知。家長們也很無奈,因為孩子在她手上。

張寬的悲劇發生以后,鄒某從未公開回應過此事,也沒有接受過任何媒體的采訪。記者曾數次聯系鄒某,電話均沒有接通。只能通過資料證據和庭審時她的陳述、申辯,拼湊一些片段

張寬所在的雙峰小學是九江的名校,條件優渥的學生不在少數。而張寬所在的濂溪校區屬于郊區,生源家庭條件較本校區稍次,張寬的家庭條件在班里數一數二。

我們是鄒某在班里為數不多可以宰割的‘肥肉’。汪愛民是一名老警察,在九江創建并多年負責警民共建少年警校,人稱老班長營長老爹,在當地頗有名氣。他的同胞兄弟中也有多人在九江當地擔任要職。

汪愛民說,鄒某此前表現出來的都是自己對張寬不錯,不但讓他擔任中隊長,還經常發一些他在學校表現優秀的照片給汪愛民和張定杰。他們也投桃報李,經常請鄒某及其家人吃飯,負責安排鄒某和家人到廬山休假的住宿、餐飲等,且多在旅游旺季。

父母狀告班主任 父親轉行成律師親自代理該案?

此前,鄒某常給張寬家人發來他在學校表現優異的照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鄒某掌握了班里所有孩子家長的職業,然后根據不同的職業去讓人幫忙。張定杰說,每年鄒某都會請身為交警的他幫其審車,每次我都要去她家把車開走,年審辦好,再把車給她送去。

根據有關部門調查,鄒某還找過做工程的家長幫忙安裝教室監控,讓做房產中介的家長幫她買房,去學生家長開的餐廳免費用餐多位家長表示曾給鄒某送過紅包,有的還不止送了一次。

2022年7月10日,九江市教育局通報了對鄒某的處罰結果:鄒某存在違規收受服務對象紅包,接受服務對象宴請和廬山住宿安排等問題;存在違反工作紀律,不正確履行職責,在課堂教學中多次對多名學生有譏諷、歧視行為和讓學生相互批改作業等違反師德師風的問題。對鄒某作出給予黨內嚴重警告、降低二個崗位等級、調離教學崗位的處罰決定。

父母狀告班主任 父親轉行成律師親自代理該案?

張寬出事前,這曾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幸福家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事發后數月,張定杰夫婦根據視頻及其他家長的反映,多次向九江市教育局提供鄒某譏諷、歧視學生、收受家長賄賂的線索,并在2021年底以刑事自訴的方式,將鄒某以涉嫌侮辱罪、虐待被看護人罪告上法庭。他們認為,鄒某的行為已經不僅僅是違反師風師德的問題,而應該被追究刑事責任。

2023年8月9日,該案一審宣判。法院認定,被告人鄒某不構成侮辱罪、虐待被看護人罪,宣判其無罪。張定杰夫婦當庭提出上訴。

同年11月21日,該案在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在長達11個小時的庭審中,張定杰方終于當庭播放了涉案課堂視頻,一審法院曾因設備問題導致課堂視頻無法播放。張定杰夫婦認為,這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一審結果。

控辯雙方爭議的焦點依然在于:鄒某對張寬的行為是屬于正常的教育懲戒行為還是侮辱行為。

張定杰方認為,鄒某對張寬的語言和行為具有主觀故意和公然性,鄒某在全班公開貶損、羞辱張寬,帶頭對其進行霸凌和人格侮辱,僅出事當天就有8次,最終釀成了悲劇。

懲戒不等于打罵,批評不等于侮辱。二審開庭前一天,汪蓓蕾專門從四川請來了民間教育人士計欽敬,并在法庭上反復引用了他的這一論點。

鄒某一方則反復強調,她對每個孩子都會批評教育,并不是多帶帶針對張寬一人。她對張寬所做的是正常的教育行為,不存在刑法意義上的侮辱。批評學生是正常的教育行為,希望大家對善意的教育懲戒多些包容。鄒某在法庭上說。

自愈,治愈

痛苦中,張定杰夫婦選擇離開九江,來到上海。

張定杰成為律師后,許多有類似經歷的家長看到了張寬的案子,慕名而來。代理這類案件的難度往往很大,張定杰卻接手了很多,他把這看作兒子留給自己的使命。

這樣的悲劇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張定杰說,家長往往會處于巨大的傷痛之中,證據一般又掌握在學校手中,取證很難,加上來自各方的壓力,99%的家長會選擇接受調解,放棄尋找真相。

張寬去世后,九江當地也曾出現很多流言,比如稱張寬患有癌癥,是他不想拖累家庭、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殺。鄒某方也在庭審時曾將此作為張寬的死因之一。

事實上,九江警方在當地五所大醫院均未查到張寬的醫療記錄。張寬一直非常健康,他有沒有癌癥,查查他的醫保卡就行了。張定杰說。

鄒某稱張寬曾請假一學期。汪蓓蕾當庭出示了張寬在那個學期的作業和記滿筆記的課本,以及當時他們與鄒某溝通張寬學習情況的聊天記錄。

張寬出事后,汪愛民的大家庭也分崩離析,幾乎斷絕往來。他的兄弟曾不止一次地勸阻他和張定杰夫婦,不要再繼續追究學校和鄒某的責任,不要在網上發布相關信息,早點拿了賠償款息事寧人,有一年過年甚至還動手打了汪蓓蕾。

張定杰知道堅持的不易,所以更加敬佩并愿意盡力幫助這些堅持下來的家長。

去年,他接手了一個發生在某一線城市的案子,一對高知夫婦多年求子,好不容易通過試管生下兒子,萬般疼愛。沒想到孩子卻在12歲那年,因為開學那天誤走進了女廁所,而遭到全班同學恥笑。不堪受辱的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痛不欲生的父母,苦苦尋找真相。

隨著調查的深入,張定杰發現這個案子和兒子的案子很像,都是老師事先看到了孩子的遺書,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沒有及時告知家長。

他很痛心,甚至痛苦,這樣的悲劇為什么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但面對悲傷的父母,他卻很少把這種痛苦表現出來。跟他們一起哭有什么用呢?他們越悲傷,我就應該越理性地去幫助他們。他說,當下最要緊的就是找到更多、更有力的證據,還原事情的真相,只有法律的公平正義才能真正治愈家長心里的傷口。

汪蓓蕾性格溫柔,失去兒子后身心遭受嚴重打擊,很難大聲說話。在二審開庭的11個小時里,她卻始終坐在原告席上,或聲音洪亮地陳述觀點,或將證據高高舉起,鏗鏘有力地駁斥對方,像一個斗士。

父母狀告班主任 父親轉行成律師親自代理該案?

汪愛民與張寬幾乎朝夕相處,祖孫情深。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汪蓓蕾多年前曾是九江電視臺的一名記者,后來辭職開設了一家心理咨詢工作室。她認為,失去兒子后,是以前所學的心理學知識給了她救贖,讓她慢慢走出痛苦。到上海后,她重啟了自己的心理咨詢工作室,在治愈別人中慢慢治愈自己。

大半年來,她見到了很多和張寬有同樣經歷的孩子。孩子太弱小了,表達的能力、反抗的力量都有限,而他們往往是老師和家長情緒和壓力的承受者。汪蓓蕾說。

讓她印象最深的是從南京趕來的一家人,那個孩子是個初中生,老師總是在班里嘲笑他腦子很笨家里窮,引得全班哄笑。這樣的遭遇讓他精神崩潰,躲在家里半個月沒有出門,還常常出現幻聽,耳邊都是老師同學的嘲笑

坐在這些來咨詢的孩子對面,汪蓓蕾常常錯覺自己看到了張寬,她會像一位母親去擁抱這些孩子。每一次擁抱,她都會講同一句話:我和天使會一直守護你!對面的孩子無一例外流下眼淚。汪蓓蕾覺得,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真正的付出和愛。

來找汪蓓蕾的家長和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又在外地,她就把心理咨詢室開到了線上,她不停歇地工作著,近期還籌備在香港成立一個分部。這樣我才能夠繼續和寬寬建立連接,一生的連接。汪蓓蕾說,兒子的離開對他們來說是痛也是力量,我們要和寬兒一起保護萬千的寬兒。

編輯:吳思責編:張松濤審核:馮飛

編輯 舉報 2024-01-16 11:30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