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多個熱搜,近600篇10W+…看各路大神如何《狂飆》![熱搜]?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西瓜數據(ID:xiguashuju),作者:西樓,授權轉載發布。
距離《狂飆》大結局已有一周,但熱搜依舊不斷,全網熱度依然不減。
2月7日下午的熱搜榜前15中,有6個與《狂飆》相關,劇中的角色變著花樣輪番上熱搜。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該劇于2023年1月14日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首播,并在愛奇藝同步播出。開局豆瓣就已超過8分,并一路狂飆至9.1分,隨著大結局的落幕,評分下降至8.6分。但《狂飆》的成績依然亮眼,全端表現歷史新高。
戲內,《狂飆》的題材、劇情、演員演技等都受到觀眾好評。而戲外,《孫子兵法》脫銷、大嫂同款卷發走紅,強盛集團孫紅雷直播賣貨…意外地帶來了眾多流量。
今天西瓜數據從數據角度帶大家看《狂飆》如何狂飆,狂熱背后又在熱議什么?
2800多個熱搜 近600篇10W+
《狂飆》狂攬全網
作為開年首個爆款劇集,《狂飆》到底有多火?
2月5日,《狂飆》累計全端播放量破40億,微博話題總閱讀量超340億,累計上榜微博熱搜2800多個,其中累計TOP1次數超400個。最高熱度值打破了愛奇藝平臺記錄,斬獲CCTV-8近九年收視冠軍。
▲圖片來源:酷云互動
而在公眾號上的熱度絲毫不遜色。
據統計,近30天與《狂飆》相關的文章內容,至少有30000多篇提到《狂飆》,其中閱讀10W+的文章有近600篇。
都是哪些人在蹭《狂飆》的熱度?他們又是如何蹭熱點的?
我們進一步分析,發現發布的賬號涉及各行各業。其中,最多的是媒體行業賬號,產出10W+文章占比近30%。其次是娛樂、資訊行業的賬號。
《狂飆》是在中央政法委宣傳教育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指導下拍攝的掃黑劇,通過群像敘事,展現掃黑行動中的黑白較量和復雜人性。
這樣一部在央視頻道播出的根正苗紅電視劇,這場彰顯掃黑除惡非凡意志與力度的“正義狂飆”,自然引起了廣大媒體的注意,通過劇集的熱度,向廣大民眾傳遞正能量,引導正確價值觀,
例如,文章標題涉及“《狂飆》安欣原型”的內容,就有600多篇,其中有18篇10W+,多為媒體資訊以及政務類的賬號發布的。
不過也有地方資訊號“蹭熱點”,如「廣州共青團」發布的《被《狂飆》帶火的“京海市”,就在廣東…》,由于主要取景地在廣東江門,且劇中也展現出諸多廣東元素與文化,作為廣東地方號,當然不能錯過這么好機會,必須借勢宣傳一下。
娛樂賬號,尤其是影視劇相關的,《狂飆》則提供了許多10W+的靈感與素材。
以影視頭部賬號「Sir電影」為例,寫了3篇《狂飆》相關的文章,均是10W+。
▲ 圖片來源:公眾號「Sir電影」
第1篇從國產劇這樣一個宏觀的層面,從專業的角度去分析,而不是簡單停留在劇情闡述;第2篇則是從服化道、拍攝手法、鏡頭等深挖劇里的細節,細節控狂喜;第3篇,則是在大結局之后探討的更深刻、更現實的問題——黑社會,《狂飆》大火原因之一是劇情夠真實,豆瓣評分下跌的原因是不夠真實,Sir從《狂飆》切入,結合香港影視來談這么一個矛盾體,角度新穎。
劇中的每一個人物角色、飾演的演員,也是創作者創作的源泉。
比如「LIDADA的夢想」,從飾演主角高啟強的張頌文,到飾演配角大嫂、李有田、程程、老默等演員,都逐一寫了個遍,把這些演員的故事講述給更多的觀眾,有多篇內容獲得了10W+。
而時尚類賬號,則從幾位主要女性角色的造型、鞋服箱包、配飾上著手,去分析她們的穿搭同款,也深受用戶喜歡。
作為深度閱讀的圖文載體,公眾號給廣大觀眾提供了諸多延伸、補充信息,從戲里戲外,更加全面地了解影視劇的臺前幕后。
品牌營銷借勢出圈
“野生周邊”賣脫銷
除了劇方、出品方成為大贏家外,要說最大贏家,那就是現實中的強盛集團,不僅與劇中同名,董事長還與孫紅雷同名,這塊天上掉下來的流量大餡餅,讓強盛集團白撿了個大便宜。
據飛瓜數據顯示,強盛集團1月28日到1月31日共直播了5場,其中觀看人數有兩場超百萬,最高的一場近200萬觀看。
▲ 圖片來源:果集 · 飛瓜數據
有一場直播還進行了帶貨,商品也都是劇中同款,如小靈通、孫子兵法、黃花魚、大蝦等,不過預估銷售額僅2.5w-5w。
嗅到熱度的品牌還有天地壹號,2月3日,在其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封給《狂飆》劇組的感謝信,信內提到《狂飆》的熱播將廣東特色美食腸粉、豬腳面以及他們的天地壹號蘋果醋送上熒屏,為此決定向劇組贈送10噸天地壹號蘋果醋。
根據其歷史發文數據,我們發現,這篇感謝信推文的閱讀是平常推文的10倍,用戶也紛紛留言點贊,品牌獲得了流量也收獲了品牌美譽度。
另外不得不提的還有《孫子兵法》,這是安警官推薦高啟強讀的書,“看孫子兵法,品啟強人生”也成為了網絡熱梗,網友們更是用實際行動來支持《狂飆》。
據媒體報道,“孫子兵法”搜索詞在淘寶的搜索量同比增長超80倍,銷售額同比增長超40倍,成交人數增長超65倍。開播以來,“孫子兵法”的微信搜索指數狂飆至1億多,并登上了“微信讀書”飆升榜第一名。
▲ 圖片來源:微信指數
我們發現,《孫子兵法》電商商品在《狂飆》大結局后,公眾號中的熱度也飆升。
不少公眾號文中都插入了該商品鏈接,甚至還有童書、漫畫版本的推薦。
除此之外,大嫂的同款耳環、同款發型也被熱議,飾演大嫂陳書婷的演員高葉還在社交平臺呼吁大家別沖動燙頭,她劇中的發型是“次拋”。
寫在最后
《狂飆》在最后結局受到了不少爭議,甚至有些用戶覺得高啟強太出風頭,影響到了一些人的價值觀。
但就如公眾號「酷玩實驗室」在《《狂飆》證明:影視劇里的壞人,其實教不壞觀眾》一文中所說:這個黑老大只有表面風光,內心早已幾世為人,擠一擠出來的也都是苦水。從本質上來說,他和《征服》中的劉華強一樣,選擇的都是一種拋物線的人生,這種拋物線的人生,在被扔到天上那一刻就完了,遠沒有線性增長的人生來得幸福。
而在高啟強的頭上,還有像趙立冬這樣手握重權的保護傘,這才是觀眾看完這部劇發自肺腑最憎恨的人,也是國家通過掃黑揪出來的人。
▲ 圖片來源:公眾號「酷玩實驗室」
無論是戲內還是戲外,劇方、出品方獲得收益,廣告主品牌方也借勢熱度攀升、出圈,創作者們蹭熱點收獲了巨大的流量,還帶動劇中同款熱賣、帶動地方旅游發展,《狂飆》都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影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