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新質生產力?八城上新記丨吉林長春老工業基地追光逐夢之路?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是搶占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

以新質生產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2024年全國兩會前夕,上游新聞派出8路記者,走進重慶、長春、西安、惠州、綿陽、孝感、常州、邯鄲等八座制造業城市,推出《新質生產力 八城上新記2024全國兩會特別報道》,解析新質生產力給制造業城市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勃勃生機和強大動能。

新質生產力?八城上新記丨吉林長春老工業基地追光逐夢之路?

車載激光通信地面站。圖片來源/長光衛星

老工業基地汽車城產糧大市電影城等稱號,是長春這座城市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標志性符號。如今,再次將目光聚焦長春,通過航天城軌道客車之都科技文化城光電城等這些標簽,會發現創新已經成為長春這座城市的發展基因,老字號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長春這座老工業基地城市,正在華麗轉身。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在長春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僅有老牌國有企業,還有搶占新賽道、把握新機遇的領跑者。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中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截至目前,公司通過22次成功發射,實現108顆吉林一號衛星在軌運行,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為國土安全、地理測繪、土地規劃、農林生產、生態環保、智慧城市等各領域提供了高質量的遙感信息和產品服務。

這些新興力量,與老牌企業一同構成了長春市發展的中堅力量,共同推動著這座城市不斷向前邁進。

長春光電產業蓬勃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研究報告》顯示,報告從九大維度選取了22項指標,對全國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了綜合評價,長春被列入2022年度50強城市,其中,長春的綠色工廠數量以及發展質效指數均排名前列。

長春不僅是制造業之都,也是我國光學事業的搖籃。新中國在光學領域的第一個研究所在這里成立,中國光學事業的奠基人王大珩曾在這里耕耘奮斗,中國第一臺激光器在這里誕生。如今,長春擁有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光學專業科技館,這里不僅承載了中國的光學歷史,更是光學科技未來的展示窗口。毫無疑問,長春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光學城。

目前,長春依托高校、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以及龍頭企業的深厚底蘊,積極培育航空航天和光電信息新產業,正全力建設長春光谷,加快打造千億級光電信息產業集群,向著光電信息產業藍海進發。2024年長春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光電信息產業產值突破900億元的要求。

1月10日,長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在長春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傳遞出長春2024年經濟工作新動向。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對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光電信息產業園,奧普光電元器件等項目投產,推動維信諾OLED模組項目落地,辦好首屆長春國際光博會,光電信息產業產值突破900億元。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長春市在新賽道上持續發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聚焦航空航天、新型半導體、前沿新材料、數字經濟等7個細分領域新賽道,逐個編制規劃、出臺政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八城上新記丨吉林長春老工業基地追光逐夢之路?

長光衛星工作車間內。圖片來源/長光衛星

提到光,不能不提到長春的響亮名片長光衛星。

倘若從高空俯瞰長春新區的北湖之畔,一座天字造型的建筑格外搶眼,這是由長光衛星投資建設的航天信息產業園,吉林一號衛星就誕生于此。

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日,由吉林省政府、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社會資本以及技術骨干出資成立,注冊資金19.7億元,是我國第一家集衛星研發制造、運營管理和遙感信息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商業遙感衛星公司。

9年間,衛星數量從零到過百,重量從重到輕,成本從高到低長光衛星在衛星研制領域經歷了四次技術飛躍,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長光衛星工作人員介紹,2023年6月15日,長光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41星的形式發射了高分06A等41顆自研衛星,刷新了中國航天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同時也標志著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組網工程成功實現百星飛天的階段性目標。截至目前,公司通過22次成功發射實現108顆吉林一號衛星在軌運行,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在遙感信息服務上占據優勢地位,并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航天遙感信息來源。

在遙感衛星制造方面,長光衛星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衛星的形成模式已經由研發轉向生產,計劃2025年實現500顆的生產能力;新一代吉林一號衛星,在衛星性能指標只升不降的前提下,吉林一號衛星已從初代的420kg降至22kg,研制成本也降至初代衛星的二十分之一。

將遙感技術應用于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是遙感衛星生命力的源泉。工作人員介紹,衛星遙感技術可以為環境監測、農林生產、生態保護等工作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例如,通過衛星遙感影像,可以及時獲取有關農作物種植的信息,包括農作物種類、種植面積、作物長勢等,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實現對農作物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監測和動態管理。利用遙感衛星,也可以科學地進行農作物災害監測,幫助農民及時調整農事活動,減少損失,提高農業收益。

新質生產力?八城上新記丨吉林長春老工業基地追光逐夢之路?

長光衛星研發的高分03D星。圖片來源/長光衛星

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長光衛星工作人員介紹,航天產業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典型代表,突出的特點就是以高新技術為引領,是國家實現產業升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推動力量。

據介紹,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的發展核心動力來自科技創新的驅動,加快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應用是實現制造業升級轉型的關鍵。長光衛星自成立以來,累計投入研發經費超過13億元,衛星研制經歷四次技術飛躍,技術創新為公司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長光衛星堅持為先進制造打造一流的生產試驗條件,出資8.2億元建設的集衛星研發、生產、檢測、試驗以及航天科普教育于一體的航天信息產業園一期吉星樓,已于2018年10月份全面投產使用。

航天信息產業園生產試驗區內KM6000空間環境模擬試驗系統、1000立方米混響實驗室、20噸振動臺以及輻射定標系統等一批設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航天信息產業園將逐步形成從衛星研發、生產到遙感信息加工、應用的產業集群。

長光衛星自主研發了科研項目管理系統、自動化測試系統等智能化平臺及產品,以數字化的信息系統與交互式的操作平臺,助推企業生產、管理的規范化及現代化。

公司先后突破了星上AI目標識別技術、大規模星座智能運管技術、遙感數據智能解譯等多項核心技術,全面提高了遙感數據產、供、銷的協同運作能力。同時打造了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支持更多主體開展創新性航天信息產品開發。

在綠色生產方面,長光衛星則將節能減排作為衛星生產過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攻克衛星批產難題,建成衛星AIT脈動產線,衛星測試一體化,有效降低生產過程的能耗。公司的光加產線設計的系統使得研磨液可重復使用,做到衛星生產過程無生產廢料產出。

目前,長春正加快打造3.6平方公里長春光谷核心區,科學布局一區六園,力爭打造吉林省光電信息產業集聚發展核心區。

包括長光衛星在內,長春新區集聚光電信息企業360余戶,擁有光電子產業園區和平臺載體8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近500項。2022年長春新區光電信息產業規模達到150億元,純光電制造工業產值占全市一半。在蓬勃發展的態勢中,計劃到2025年,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2028年實現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

上游新聞記者 張瑩

編輯:鄒渝責編:郎清湘審核:官毅

編輯 舉報 2024-03-01 13:18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