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力為書商挽回損失?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消息,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其收到一份快遞后,發現快遞的信封上印有此文件封由涿州受災圖書回收再造字樣。消息發布后,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一名網友評論稱,這種做法讓那些遭遇泡水的圖書得到了最好的歸宿。
3月8日,印制這批信封的快遞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先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去年河北涿州遭遇嚴重洪水,當地不少存放書籍的庫房被水淹,導致很多圖書損毀。得知消息后,該快遞公司就決定收購一些遭水淹受損的圖書,用于回收再利用。
據本報此前報道,2023年受臺風杜蘇芮殘余環流影響,當年7月29日開始,京津冀地區發生了極端性強降雨,持續時間長,累積降雨大,涿州園近百家出版社及出版商的庫房受暴雨洪水襲擊,損失慘重。有出版商稱損失達上億元。
李先生表示,在收購前,公司進行了實驗,我們最開始想用這些回收的圖書來做紙箱,但實驗后我們發現,這樣做出來的紙箱強度不達標。后來我們又嘗試用這些圖書來做信封,第一次實驗后發現強度還是存在問題,但添加了其他紙漿后,強度就達標了。我們最終就決定收購這些圖書來做信封。
李先生介紹,確認這些圖書能夠回收利用后,去年8月公司就派人前往涿州收購受損圖書。那時候洪水已經退了,很多書商將被泡水的圖書攤在空地上晾曬,有的圖書被泡得已經完全走形了。這些書商也很難過,他們只能盡量挽回自己的損失,但那么多被泡的圖書,他們也不知道能拿來做什么。
快遞公司方面提供的現場照片中可以看到,不少圖書被水泡后發皺發黃,紙張上還有大量的污泥。李先生表示,他們收購的約30噸書籍涵蓋多個門類,比如文學作品、經典名著等。
李先生介紹,相比其他用于回收的紙張,這些回收的圖書在制成紙漿之前,進行了嚴格的清洗、消毒等工作,因此處理流程比普通紙張要復雜一些。
目前,這些圖書已制作成了20多萬份信封,并分發到了全國300多個城市的站點,我們最近也看到有網友已經收到了由這些信封包裝的郵件。李先生表示,在他們看來,這樣的做法一方面能盡可能為受災書商挽回一些損失;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盡可能回收資源再利用,避免資源的浪費,讓快遞變得更為綠色、環保。
編輯:陳艷琦責編:吳忠蘭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