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德塞說X疾病全球大流行只是時間問題 怎么看?中國回應?
上觀新聞消息,今天下午3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記者會,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王賀勝就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住房、醫療疾控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澳門記者提問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王賀勝,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本周早些時候就X疾病暴發的可能性發出公開警告,他稱新的病原體和流行病的暴發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是否會暴發的問題,對此您怎么看?
王賀勝表示,國際社會對X疾病高度關注,所謂X疾病,并不代表某一種具體的疾病,而是由未知病原體引發,可能導致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X疾病最主要的特點是高致病、傳染快、易變異。它的發生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很難對X疾病的病原體以及發生的時間地點來進行預測。各國專家普遍認為,受全球氣候加速變化,人類活動范圍不斷擴大,病原跨物種傳播頻繁發生等因素的影響,由X疾病引發全球大流行的風險在持續的增加。
王賀勝說,雖然X疾病的發生很難避免,但由此引發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應對的。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論述,堅持底線思維,認真總結借鑒新冠疫情的防控經驗,會同相關部門提前謀劃,打好主動仗,以準備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傳染病大流行的不確定性。
具體地,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堅持依法防控,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平急轉換的工作機制;二是建立健全多渠道監測預警體系,強化傳染病的風險評估,提升早發現的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隊伍的演練,做好相關物資儲備,提升應急的處置能力;四是建立健全科學的防控體系,加大科研投入,推進傳染病大流行的前瞻性研究,提升科技的支撐能力;五是建立健全群防群控體系,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和基層的治理機制,廣泛開展科普宣教,全面提升公眾健康意識和疾病的防控能力水平。
王賀勝說,傳染病流行沒有國界,防范應對全球傳染病大流行,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攜手同行。我們將積極參與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推動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以及其他國家的合作,積極參與大流行條約締結和國際衛生條例的修訂,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編輯:陳艷琦責編:張松濤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