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戰時狀態”、研發高超武器 英國軍工為何著急了?
澎湃新聞消息,英國首相蘇納克宣布本國國防工業將進入戰時狀態后,英媒近日透露,英國將加快研發高超聲速導彈。
近日,據媒體報道,英國計劃在2030年前列裝國產高超聲速巡航導彈。該計劃已被首相蘇納克包含在未來6年擬增加的750億英鎊國防預算內。如果需要更快地獲得這種武器,英國可能還會從美國購買高超聲速導彈。
最近,英國突然在振興國防工業方面動作頻頻,引起輿論關注和討論。為何英國國防工業要進入戰時狀態?英國國防工業現狀如何?
受刺激,加快研制高超聲速武器
報道稱,俄羅斯與中國目前擁有高超聲速武器,美國正在測試。此外,伊朗也展示了一款帶有高超聲速滑翔模塊的導彈。英媒稱,面對來自中美俄的壓力,英國國防部希望能在英國研發和制造該導彈,交付的最后期限是2030年。
據稱,英國國防部一直在協調一個由大約80家公司組成的聯盟,以提出可能的導彈設計方案。但參與該項目的消息人士表示,導彈建造將特別困難,因為缺乏一些所需的材料,必須從頭開發。此外,工程師還在研制英國版的超燃沖壓發動機。英國國防部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對有關計劃發表詳細評論,但一名發言人稱:我們正尋求高超聲速技術,以進一步發展英國的主權先進能力。我們將繼續投資我們的設備,以應對當前和未來的威脅。
高超聲速武器已經成為不少國家爭相研制的新式武器,由于高超聲速武器具有射程遠、飛行速度快、性能先進和難以被攔截等特點,被譽為繼螺旋槳、噴氣推進器之后,航空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性成果。高超聲速武器主要包括高超聲速導彈、高超聲速飛機。英國加快列裝高超聲速導彈更多是受俄羅斯和法國的刺激。
隨著俄羅斯在2017年公開匕首高超聲速導彈列裝部隊,高超聲速武器開始實戰部署,在2017年到2023年間,俄羅斯又列裝了先鋒和鋯石高超聲速導彈。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后,俄軍開始使用匕首高超聲速導彈,之后又將鋯石導彈投入戰場,雖然部分被攔截,但還是摧毀不少烏軍多個重要目標,展示了高超聲速導彈的優勢。俄烏沖突讓英國感到在高超聲速導彈領域的差距,認為加快研制步伐已經是勢在必行。
2023年6月,法國軍備局完成V-MaX高超音速導彈項目的首次飛行測試。測試期間,V-MaX滑翔飛行器由助推火箭發射升空,并在飛行中完成多次機動變軌。外媒稱,V-MaX高超音速導彈項目測試成功,標志著法國成為歐洲首個掌握高超音速技術的國家,并成功躋身高超音速大國俱樂部。V -MaX滑翔飛行器長約2米,射程約3000千米,測試的主要目的是評估V-MaX滑翔飛行器的潛在優勢和局限,并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很可能是用于彈道導彈的彈頭。此外,法國還在研制可以空射的高超聲速巡航導彈,用于取代ASMP-A空射導彈。雖然英國和法國在軍工技術上有不少合作,但暗中的博弈一直沒有停止,法國在高超聲速導彈領域上已經領先于英國,這并不是英國樂見的事情。
其實,英國在高超聲速技術方面起步一點都不晚,英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霍托兒空天飛機計劃。進入新世紀后又提出了云霄塔計劃。2022年,英國皇家空軍快速能力辦、國防部國防科學與技術實驗室、羅羅公司和反作用發動機公司在范堡羅航展上聯合公開展出了一個名為5號方案的軍用高超聲速飛機模型及其概念方案,引發各界高度關注。該方案最大關注點在于一種綜合集成了羅羅公司渦輪發動機技術和REL公司先進預冷卻器技術的高速動力。但從這些計劃來看,技術難度非常高,有點好高騖遠,如果要讓軍隊早點擁有高超聲速打擊能力,先發展助推滑翔高超聲速導彈,然后視情況再發展高超聲速巡航導彈,這是比較現實的選擇。
遇困境,國防工業要進入戰時狀態
英國在高超聲速武器技術領域落后于多國是其近幾年國防工業遭遇困境的一個縮影,英國宣布讓軍工進入戰時狀態也是為了擺脫困境的一個重要舉措。
作為工業強國和曾經的軍事強國,二戰結束后,英國依然非常重視國防工業的發展,打造較為完備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即使冷戰后,主要對手蘇聯消失讓英國軍事壓力大減,武裝力量規模不斷縮小,但仍保持相當規模的軍事科研和生產能力。英國國防工業由航空航天、電子、兵器、艦船和核武器等行業組成。除核武器工業外,它們分別融合在航空航天工業、電子工業、機器制造業和造船工業等,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軍民結合型國防工業產業結構體系。根據相關資料,英國目前航空航天工業的一半和電子、造船工業的三分之一的產品都用于國防,共有一萬多家英國公司為國防合同工作,從業人員達七十多萬人。
由于國內需求減弱,軍火出口是維系英國國防工業發展的重要手段,英國軍工是出口型軍工產業,其防務產品的近二分之一供出口,其中,戰斗機、教練機、直升機、裝甲車、艦船和導彈以及電子設備是英國軍工出口的主打產品。但是這幾年,英國武器出口開始走下坡路。英國雖然是全球第七大武器出口國,占全球武器出口總額的3.2%,相比上一個五年,武器出口額下降了35%。
英國國防工業遭遇困境是多個因素疊加導致的。一是脫歐對英國國防工業造成沖擊。脫歐后的英國,因跨境貿易延后、關稅壁壘升高、政治和軍事互信降低等因素,與歐盟防務合作與技術共享受到諸多限制。如臺風系列戰斗機升級工作因脫歐未取得顯著進展,特別是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方面不斷拖延,而換裝了這種雷達的法國陣風戰斗機不斷在國際上斬獲訂單。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發布評估報告認為,無協議脫歐將使英國國內生產總值減少8%,相當于讓英國過去近20年的經濟增長付諸東流。二是英國軍工產品頻出問題,比如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45型驅逐艦服役后不是漏水就是趴窩,可靠性方面備受質疑。三是英國政府的防務政策,并且扶持也減弱,一些重大武器替換項目轉向國外,比如第五代戰斗機選擇了美國主導的F-35。
現在,英國國防工業已經失去了一部分此前的優勢領域,比如在地面武器方面。2023年6月,英國軍工集團BAE系統公司在一份聲明中承認,英國軍工已不再具備火炮身管制造能力,僅保留了勞動力和有關技術知識,正聯合多方研究如何恢復制造能力。BAE系統公司稱,英國主力裝備挑戰者-2主戰坦克和AS-90型155毫米自行火炮,或將面臨無火炮身管可換的窘境。據悉,這兩款武器裝備的火炮身管此前均由位于諾丁漢的英國皇家軍械廠生產。該廠是英國唯一一家具備生產這兩款大口徑火炮身管能力的兵工廠。不過,為節省相關費用,英國已于2001年正式關閉該廠。另一家小口徑槍炮身管的制造商英國制造研究公司早在30年前就已停業。BAE系統公司旗下的巴羅因弗內斯槍炮身管生產線也因長期沒有訂單被迫關閉。
此次英國首相宣布國防工業進入戰時狀態除了受俄烏沖突的刺激,還有一個重要目的是振興國防工業。英國政府希望通過武裝力量現代化計劃牽引國防工業的發展,重點投資多個前沿軍工技術行業包括無人機、高超聲速武器、定向能武器和六代機等計劃,增加武器采購量,進而增強英國軍工產品的競爭力,增加出口,讓國防工業再次振興。
在去年7月,英國國防部已經發布了最新版國防戰略指揮文件《國防對愈發競爭、動蕩之世界的應對》。文件概述了英國國防部如何實現武裝力量現代化,以應對日益變化的全球形勢等問題。重視科技在戰爭中的運用,尤其關注機器人、定向能武器和先進材料技術;通過組建全球反應部隊,使英國武裝力量在全球范圍內實現靈活部署;建立戰略后備部隊,提高其危機響應能力;采取新招募方式,加大軍隊、政府部門和工業界之間人員的流動性。
為增加武器裝備庫存、提高采購速度,文件設定了采購項目的最長交付期,其中硬件采購最長5年,數字產品采購最長3年。具有前瞻性和成本較高的項目,則不受此限制。
雖然現在英國政府雄心勃勃,但俄烏沖突沖擊了整個歐洲經濟,英國經濟面臨能源危機、持續高通脹等多重困境,這給國防預算增長帶來較大壓力。英國政府確立了國防預算占GDP2.5%的長遠目標,但這一目標僅在財政和經濟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才能實現。為應對經濟壓力,英國國防部曾于2021年宣布,將把主戰坦克數量從227輛削減至148輛,到2025年將陸軍人數從8.2萬人削減至7.3萬人,此外一些未到退役年齡的軍艦也被出售,甚至傳聞英國將考慮出售第二艘航母威爾士親王。所以,戰時狀態能否讓英國國防工業再次振興需要時間的檢驗。
原標題:進入戰時狀態、研發高超武器,英國軍工為何著急了
編輯:牟慧蘭責編:廖異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