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到,2035,年人類可能會與AI爭奪控制權[智能機器]?
3月2日 消息: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數據顯示,隨著數字系統和人工智能的普及,科技領袖們對于人們將在多大程度上保留對基本決策的控制權存在分歧。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和伊隆大學想象互聯網中心(Elon University's Imagining the Internet Center)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采用先進技術來簡化他們的生活,人類機構的未來正受到質疑。
該研究詢問了540位技術專家、開發人員、商業和政策領導者、研究人員、學者和活動家,到2035年,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機器、機器人和系統是否將被設計為允許人類輕松控制與他們生活相關的大多數技術輔助決策。
研究結果令人擔憂,只有28% 的受訪者認為智能機器的設計將優先考慮人類控制,而不是技術輔助決策。許多專家對商業、政府和社會系統日益自動化表示擔憂,這可能導致人類失去獨立于這些系統進行判斷和決策的能力。
然而,一些專家仍然保持樂觀,斷言人類在整個歷史上都受益于技術進步。他們相信,隨著自動化數字系統越來越深入地融入日常生活,新的法規、規范和知識將會出現,以幫助緩解技術的缺點。
皮尤的非科學調查發現:
這些專家中有56%同意這一說法,即到2035年,智能機器、機器人和系統的設計將不會允許人類輕松控制大多數技術輔助決策。
44% 的受訪者認為,到2035年,智能機器、機器人和系統的設計將讓人類能夠輕松控制大多數技術輔助決策。
專家們指出,這些技術將對人類能動性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人們歷來允許其他實體為他們做出決定,或者被各種權威和工具強迫這樣做。
專家們普遍認為,數字技術工具將對人們的決策過程越來越重要,為他們提供大量信息,以便他們在世界各地探索選擇和獲取專業知識。然而,隨著數字技術擴展到日常生活的更多方面,這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它將決定人類的權威、自主和能動性。
Sertain Research 的創始人兼負責人Barry Chudakov有一個大膽的預測:“到2035年,人類與機器、機器人和主要由自主和人工智能驅動的系統之間的關系將看起來像一場爭論,一方大喊大叫歇斯底里,另一方微笑得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