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逝世48周年 重溫這份傾注領袖巨大心血的憲法草案初稿?
2024年9月9日是毛澤東同志逝世48周年紀念日。
9月9日早間,@人民日報 發文緬懷毛澤東:他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他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黨和人民,留下了永志后人的崇高精神風范。48年前的今天,毛主席逝世。緬懷! ???
圖源:@人民日報
9日,@央視新聞發布彩色版開國大典影像緬懷偉人毛澤東:48年前的今天,毛澤東主席逝世。他的一生是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一生。他帶領人民鍛造了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
9月9日,“毛主席紀念堂”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領袖的故事】一份傾注領袖巨大心血的憲法草案初稿》,介紹了毛澤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故事。
1954年3月完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圖源:毛主席紀念堂微信公號
文章介紹,在毛主席紀念堂毛澤東革命業績紀念室里,陳列著一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文獻的封面已經泛黃,其上“一些意見,請提交黨組會上討論”等字跡清晰可見,這是毛主席70年前所作的親筆批語。
1954年3月,這份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草案初稿在杭州西子湖畔誕生,因此它還有一個別致的名字——“西湖稿”。
圖為毛澤東在修改憲法草案。圖源:毛主席紀念堂微信公號
1953年12月24日,一趟專列從北京出發,載著以毛主席為首的憲法起草小組前往杭州。這是一趟特殊的行程,肩負著為新中國法制建設奠定千秋基業的大任。車上,毛主席對隨行人員說:“治國,須有一部大法。我們這次去杭州,就是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這件立國安邦的大事?!泵飨趽u搖晃晃的火車上度過了60歲的生日,于27日抵達杭州。
在此后的77天里,毛主席和小組成員們忘我投入到憲法起草工作中,他們深入思考著每一個問題,反復推敲著每一個詞句,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常常是午飯在夜里、晚飯在早晨。毛主席作為起草小組的主帥,既動腦動口,從宏觀上把關定向,又親自動手動筆,寫了又寫,改了又改。起草小組每完成一稿,就迅即發往北京,請劉少奇等在京領導同志研提意見。毛主席在1954年2月24日、26日發往北京的手稿,落款時間均為凌晨二時。
彼時,神州大地萬籟俱寂,唯有西湖岸邊的一縷燈光徹夜不息,見證了毛主席和起草小組的嘔心瀝血,照亮了新中國民主法治建設的探尋之路。
為高質量完成好憲法起草任務,毛主席秉持“搞憲法是搞科學”的精神,集中研讀、精心比較了中外各類憲法,包括我國自清末以來的歷次憲法。我國的立憲史由來已久,但從清末“十九信條”,到“袁記約法”,再到“蔣介石偽憲法”,都沒有實現也不可能實現真正的人民民主。
直到新中國成立,毛主席說,“我們的憲法,是屬于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我們的民主不是資產階級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人民領袖心中真正裝著人民,在憲法起草過程中念茲在茲的更是人民,這為憲法起草工作奠定了基調。
憲法草案初稿鮮明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將各級國家機關的名稱都冠以“人民”的稱號,并用專章規定了人民享有的各項權利。毛主席不僅關注憲法的內容,他還專門對憲法的文風作出要求,“能聽的人聽得懂,能看的人看得懂。讓老百姓都能理解憲法”。這為“五四憲法”深入人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4年3月17日晚上,毛主席和起草小組圓滿完成任務,從杭州回到北京。23日,毛主席主持召開憲法起草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代表中國共產黨向會議正式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此后,憲法起草委員會又召開6次會議,反復對憲法草案初稿進行討論修改。與此同時,全國政協和各省市黨政機關、軍隊領導機關,以及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的地方組織,共8000多人,參與了憲法草案初稿的討論,提出各種修改意見5900多條。6月14日,毛主席主持召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和《關于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決議》。
毛主席作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講話。他說:“這個憲法草案所以得人心,是什么理由呢?我看理由之一,就是起草憲法采取了領導機關的意見和廣大群眾的意見相結合的方法?!彼麧M懷信心地指出:“我們的憲法草案公布以后,將會得到全國人民的一致擁護,提高全國人民的積極性?!?/p>
在隨后的兩個多月里,全國各界共有1.5億多人參加了憲法草案的討論。他們熱烈擁護這個憲法草案,又提出許多修改和補充意見,真正體現了人民憲法人民定。當年出生的很多孩子,都被以“憲法”、“立憲”、“迎憲”等來命名。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出席會議的1197名代表投下1197張同意票,全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五四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具有治國安邦的基石意義,它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國家的各項基本制度,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新開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
在“五四憲法”之后,我國憲法幾經修改完善,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構建了保證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穿越歷史的時空,開國領袖和新時代人民領袖對憲法的重視和尊崇一脈相承。今天,這份憲法草案初稿因其永恒歷史意義和重要時代價值而依然綻放光芒。
消息來源:毛主席紀念堂微信公號、人民日報、央視新聞
編輯:高鑫責編:廖異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