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何力推HDR Vivid標準??
華為為何力推HDR Vivid標準?
123456833 10小時前 在4月28日的華為折疊旗艦及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華為推出了旗艦級智慧屏V Pro。華為智慧屏V Pro,除了通過高素質miniLED面板和自研鴻鵠芯片實現的頂級畫質,堪稱對標杜比視界與杜比全景聲的中國自主雙Vivid認證也成為大家的關注焦點。本期我們從HDR Vivid超清視頻標準出發,說說近些年來華為一直致力推動的中國超超清音視頻新標準,到底有何意義。 HDR標準對高端電視機意味著什么? HDR全稱為“HighdynamicRange”(高動態范圍),和標準亮度范圍(SDR)的內容相比,在暗部和亮部擁有更多細節,不會出現“死黑”或“死白”的現象。如果說,屏幕發展的終極形態就是讓顯示效果如肉眼所見,那么HDR絕對稱得上是一臺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 各家HDR的標準之爭 但要實現真正的HDR播放也有一定的門檻,不僅需要片源的支持,對播放設備的屏幕素質、芯片解碼能力等等都會提出嚴格的要求,由此也就誕生了一系列的HDR標準。 如上表所示,目前,最為廣泛、通用且免費的是HDR10標準,它對設備的要求相對較低,并且是公開的、免費的,但同時也是不完整的。因為它不支持動態元數據,無法應對千差萬別的屏幕,也不能實時根據畫面進行動態調節,所以實現的效果比較一般。 而支持動態元數據的有HDR10+和杜比視界(Dolby Vison)。杜比視界是如今高端智能電視機中最常見的HDR標準,它最知名的合作伙伴便是蘋果,你只需一部iPhone手機就能完成杜比視界標準的視頻拍攝、解碼和播放。 但杜比視界本身對硬件有著頗高的門檻和壁壘,而且還需要收取高昂的授權費用,而且還會因為種種因素。HDR10+就是三星為了規避杜比視界授權而推出的自主動態元數據HDR標準,不過因為幾乎只有三星自家的設備使用,加上也有相當多隱性的授權費用,導致相關的片源很少,因此這項標準的普及率遠不及杜比視界。 為啥中國要有自個的超超清視頻標準? 由此可見,HDR標準和認證不僅是高端電視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也是國際影視行業競爭的重要賽道。 盡管這些標準誕生的初衷,一方面是讓內容制作者確定內容規格,另一方面是讓終端廠商統一硬件規格,最終讓消費者能夠有一致的體驗。但“書同文,車同軌”畢竟只是我們的一種美好愿望,面對近些年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那些看似“無國界”的權威機構,如IEEE協會、WIFI聯盟等知名的行業標準制定者,響應制裁時卻都絲毫不曾見猶豫。 國際HDR標準的高昂授權費用和非中立性,也決定了中國企業需要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清視頻標準。 HDR Vivid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它由世界超超清視頻產業聯盟(UWA聯盟)發布,是中國自主的高動態范圍視頻標準。據官方白皮書介紹:對比業界私有的 HDR 技術,HDR Vivid 是一臺更加開放的、具備產業安全要求的技術標準和方案,更加適合超超清產業生態各方進行端到端的產業部署。在國家和產業各方的聯合支持下,現階段 HDR Vivid 高動態范圍視頻標準已經完成了端到端的體系建設,正式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 從技術上講,HDR Vivid也是動態HDR的一種,它擁有動態元數據、亮度智能映射、顏色智能映射三大核心技術,具備了跟Dolby Vision相近的HDR性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更好的設備兼容性并且無需支付授權費用。特別是對于如今被美國制裁的華為來說,其已經無法獲得 Dolby Vision、HDR10+的授權,如果HDR Vivid能夠發展起來,那么這方面的技術將無需受制于人。 自2020年發布以來,我國HDR產業鏈已有多家行業領軍企業加入:包括央視總臺、廣東臺、四川臺、咪咕視頻、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TV版等內容平臺;以及華為、海信、康佳、夏普、創維、TCL、長虹等主流電視機機廠商;華為海思還于2020年12月中旬發布了支持HDR Vivid的商用芯片;同時晶晨、聯發科等廠商也啟動了HDR芯片的研發工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新標準的最先實踐者。根據公開的專利資料顯示, HDR Vivid技術標準中有相當一部分專利都來自華為。所以本質上,華為也是HDR Vivid技術標準的主要貢獻者。 自主標準發展將面臨哪些挑戰? 盡管從國家到國內各企業都在推動HDR Vivid的生態發展,但新標準想要爭奪一臺既有成熟標注的市場,必定也是要面對許多挑戰的。 自華為自去年在V系列智慧屏以來,雖然也已經上線了超過12000小時的HDR Vivid內容,并且涵蓋了騰訊視頻、B站、愛奇藝視頻TV版等主流平臺。但坦白說,如今海外在文化內容方面仍占有很大的話語權,國內的內容創作者、制作商也大多不具備進行HDR創作的條件,所以真正在意畫質的消費者,他們關注的內容主要或是會集中在PS、XBOX游戲,Netflix、海外藍光影片等方面。目前來說,想要用一臺尚未普及的標準說服全球的影視公司、游戲制作商、主機制造商們去支持適配或是相當有難度的。 誠然,僅靠一臺標準的制定和推動,或許未必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過筆者相信,中國科技獨立自主的進程不會改變,構建一臺脫離國際霸權的新體系也勢在必行,而在這個進程中的每一臺參與者們,都值得尊敬。
xiaonvren 9小時前 沒有用過的,也不是很清楚的,具體你可以先體驗一下用魯大師來選擇性價比和性能適合自個的即可
123456833 10小時前 在4月28日的華為折疊旗艦及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華為推出了旗艦級智慧屏V Pro。華為智慧屏V Pro,除了通過高素質miniLED面板和自研鴻鵠芯片實現的頂級畫質,堪稱對標杜比視界與杜比全景聲的中國自主雙Vivid認證也成為大家的關注焦點。本期我們從HDR Vivid超清視頻標準出發,說說近些年來華為一直致力推動的中國超超清音視頻新標準,到底有何意義。 HDR標準對高端電視機意味著什么? HDR全稱為“HighdynamicRange”(高動態范圍),和標準亮度范圍(SDR)的內容相比,在暗部和亮部擁有更多細節,不會出現“死黑”或“死白”的現象。如果說,屏幕發展的終極形態就是讓顯示效果如肉眼所見,那么HDR絕對稱得上是一臺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 各家HDR的標準之爭 但要實現真正的HDR播放也有一定的門檻,不僅需要片源的支持,對播放設備的屏幕素質、芯片解碼能力等等都會提出嚴格的要求,由此也就誕生了一系列的HDR標準。 如上表所示,目前,最為廣泛、通用且免費的是HDR10標準,它對設備的要求相對較低,并且是公開的、免費的,但同時也是不完整的。因為它不支持動態元數據,無法應對千差萬別的屏幕,也不能實時根據畫面進行動態調節,所以實現的效果比較一般。 而支持動態元數據的有HDR10+和杜比視界(Dolby Vison)。杜比視界是如今高端智能電視機中最常見的HDR標準,它最知名的合作伙伴便是蘋果,你只需一部iPhone手機就能完成杜比視界標準的視頻拍攝、解碼和播放。 但杜比視界本身對硬件有著頗高的門檻和壁壘,而且還需要收取高昂的授權費用,而且還會因為種種因素。HDR10+就是三星為了規避杜比視界授權而推出的自主動態元數據HDR標準,不過因為幾乎只有三星自家的設備使用,加上也有相當多隱性的授權費用,導致相關的片源很少,因此這項標準的普及率遠不及杜比視界。 為啥中國要有自個的超超清視頻標準? 由此可見,HDR標準和認證不僅是高端電視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也是國際影視行業競爭的重要賽道。 盡管這些標準誕生的初衷,一方面是讓內容制作者確定內容規格,另一方面是讓終端廠商統一硬件規格,最終讓消費者能夠有一致的體驗。但“書同文,車同軌”畢竟只是我們的一種美好愿望,面對近些年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那些看似“無國界”的權威機構,如IEEE協會、WIFI聯盟等知名的行業標準制定者,響應制裁時卻都絲毫不曾見猶豫。 國際HDR標準的高昂授權費用和非中立性,也決定了中國企業需要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清視頻標準。 HDR Vivid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它由世界超超清視頻產業聯盟(UWA聯盟)發布,是中國自主的高動態范圍視頻標準。據官方白皮書介紹:對比業界私有的 HDR 技術,HDR Vivid 是一臺更加開放的、具備產業安全要求的技術標準和方案,更加適合超超清產業生態各方進行端到端的產業部署。在國家和產業各方的聯合支持下,現階段 HDR Vivid 高動態范圍視頻標準已經完成了端到端的體系建設,正式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 從技術上講,HDR Vivid也是動態HDR的一種,它擁有動態元數據、亮度智能映射、顏色智能映射三大核心技術,具備了跟Dolby Vision相近的HDR性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更好的設備兼容性并且無需支付授權費用。特別是對于如今被美國制裁的華為來說,其已經無法獲得 Dolby Vision、HDR10+的授權,如果HDR Vivid能夠發展起來,那么這方面的技術將無需受制于人。 自2020年發布以來,我國HDR產業鏈已有多家行業領軍企業加入:包括央視總臺、廣東臺、四川臺、咪咕視頻、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TV版等內容平臺;以及華為、海信、康佳、夏普、創維、TCL、長虹等主流電視機機廠商;華為海思還于2020年12月中旬發布了支持HDR Vivid的商用芯片;同時晶晨、聯發科等廠商也啟動了HDR芯片的研發工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新標準的最先實踐者。根據公開的專利資料顯示, HDR Vivid技術標準中有相當一部分專利都來自華為。所以本質上,華為也是HDR Vivid技術標準的主要貢獻者。 自主標準發展將面臨哪些挑戰? 盡管從國家到國內各企業都在推動HDR Vivid的生態發展,但新標準想要爭奪一臺既有成熟標注的市場,必定也是要面對許多挑戰的。 自華為自去年在V系列智慧屏以來,雖然也已經上線了超過12000小時的HDR Vivid內容,并且涵蓋了騰訊視頻、B站、愛奇藝視頻TV版等主流平臺。但坦白說,如今海外在文化內容方面仍占有很大的話語權,國內的內容創作者、制作商也大多不具備進行HDR創作的條件,所以真正在意畫質的消費者,他們關注的內容主要或是會集中在PS、XBOX游戲,Netflix、海外藍光影片等方面。目前來說,想要用一臺尚未普及的標準說服全球的影視公司、游戲制作商、主機制造商們去支持適配或是相當有難度的。 誠然,僅靠一臺標準的制定和推動,或許未必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過筆者相信,中國科技獨立自主的進程不會改變,構建一臺脫離國際霸權的新體系也勢在必行,而在這個進程中的每一臺參與者們,都值得尊敬。
xiaonvren 9小時前 沒有用過的,也不是很清楚的,具體你可以先體驗一下用魯大師來選擇性價比和性能適合自個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