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崛起!省長進京拜會四位部長 有重要背景?
政知見微信公號消息,據《湖北日報》報道,根據湖北省委工作安排,9月25日至26日,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到北京拜會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匯報工作、爭取支持。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分別與王忠林一行座談交流。
有關部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支持湖北更好發揮科教、產業、生態、商貿等方面優勢,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共同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
一個重要背景是,今年是“中部地區崛起”提出20周年。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十三五”時期,中部地區經濟年均增長8.6%,增速居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板塊之首,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超越。
今年,關于中部地區崛起有了新的要求,“加快”是重要關鍵詞。
3月,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在更高起點上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
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會議強調,中部六省要切實扛起主體責任,凝聚強大工作合力,奮力譜寫中部地區崛起新篇章。
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中部地區加快崛起。
上半年,中部六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3.39萬億元,以約占全國十分之一的國土面積,產生約占全國五分之一的經濟總量。
作為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湖北省,GDP同比增長5.8%,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增速位列中部第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量超過一季度的省份,也是中部六省中唯一經濟增量超過千億元的省份。
加快崛起,“支點”湖北要如何發力?
此次進京拜會部委,王忠林表示,希望教育部、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湖北,給予更多指導,助力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具體包括: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建好用好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加快建設美麗湖北
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持續提振消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政知見注意到了三個方向。
向“新”——
新型工業化
湖北是制造業大省。
今年一季度,湖北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09%、高于全國81個百分點;前8月,湖北高技術制造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快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15.4個百分點。智能手機、傳感器、電子元件產量同比分別增長了1.4倍、37.9%、25.0%。
同時,湖北還在未來產業布局,謀劃實施了人形機器人突破、6G創新發展等8大行動。到2026年,未來產業總體規模要達到1000億元。
創新人才
湖北是科教大省。作為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湖北擁有院士81位,高校132所、在校大學生200萬,科研機構3600家、研發人員35萬,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已經升至65%。
產業創新需要科技創新引領,以正在實施的人形機器人突破工程為例,湖北已在不少高校開設了機器人工程專業,定向培養交叉學科人才。
消費新活力
今年5月,湖北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三大行動。上半年,湖北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5%,高于全國1.8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第三。
向“綠”——
今年5月,王忠林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湖北用年均3%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的經濟增長,實現經濟發展“含綠量”“含金量”的同步提升。
王忠林在拜會中提到的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于2017年落戶武漢,承擔全國碳市場的確權登記、交易結算、分配履約等業務,吸引了不少外資機構、國內外龍頭企業落戶。
根據《湖北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方案》,湖北要支持10家產值過10億元的領軍企業提升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水平,培育和支持綠色低碳科技企業不少于100家,打造節能降碳產業集群。
向“外”——
湖北已與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往來。今年前8月,湖北省進出口總值428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
就在9月27日,湖北舉行了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交流推介會,為4個境外經貿合作區授牌。
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是指中國企業在境外投資建設的經貿合作區。
目前,湖北已有11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分布在德國、波蘭、法國、馬來西亞、俄羅斯等10個國家,共投資近10億美元,入園企業144家,為當地創造近3000個工作崗位,帶動國內貨物出口超過9000萬美元。
原標題:加快崛起!省長進京拜會四位部長,有重要背景
編輯:牟慧蘭責編:周尚斗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