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希望的田野丨 直播助力鄉村振興 麻足寨變“金缽缽”?

雨過天晴之時,夕陽為云層勾勒出金色的輪廓,穿透云層的陽光在山脊上鋪開一道絢麗的彩虹。輕風掠過臉龐,瞬間帶走所有煩惱……置身于海拔3200米的四川阿壩州小金縣麻足寨,游客們紛紛駐足拍照,定格這份難忘的美景。

6年前,麻足寨還是只有三戶人家居住的孤寂村落。隨著張飛與其妻李萍的到來,這里悄然煥發生機。他們通過快手平臺進行直播和發布短視頻,用手機鏡頭捕捉并分享小金縣高半山的絕美風光以及臘肉、香腸、蘋果等地道農產品。

游客紛至沓來,村民在家門口便能輕松售賣松茸、臘肉、土雞等特產……直播不僅助力小金縣的特產跨越山川、走向全國,更推動了當地民眾的致富,顯著提升了小金縣的知名度。?

希望的田野丨 直播助力鄉村振興 麻足寨變“金缽缽”?

張飛和妻子打造的“忘憂云庭”。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李文滔

駐村第一書記借互聯網“讓臘肉飛”

小金縣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深埋于高山峽谷的擁抱之中,全縣面積5571平方公里,海拔從1776米攀升至6250米,一半以上的行政村位于高半山上。2012年,小金縣被確定為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2016年7月,在小金縣旅游局工作的張飛被選派到老營鄉甘家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如何帶領村民們脫貧致富,是他每天主要思考的問題。同年11月,從安徽老家來探親的弟弟建議他,可以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的方式助力扶貧。

于是,在每天走村入戶時,張飛就把看見的風景、在村里的工作及村民們的日常用手機拍攝下來,并上傳到短視頻平臺快手上。一線的工作和大山的美景漸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網友的關注。有天,他在走訪貧困戶時,發現一戶人家的窗戶破了,熱心網友便通過打賞紅包等方式捐款382元。5天后,張飛和村干部利用捐款為這戶人家裝上了嶄新的窗戶。

這是他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互聯網的力量。雖然粉絲只有幾十個,但他堅定了繼續使用互聯網的決心。他在網上自學拍攝技巧,向其他主播請教經驗,作品質量大幅提升,粉絲也從兩位數增長至四位數。

希望的田野丨 直播助力鄉村振興 麻足寨變“金缽缽”?

張飛和王萍正在準備美食。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飛開始直播帶貨。當時他正在村民家拍攝,房頂掛著的黑豬臘肉引起了網友的興趣,他順勢讓網友通過鏡頭挑選,再把錢和地址發到自己微信上。一個月不到,就賣出了幾百斤臘肉。

在甘泥溝村,家家戶戶都有黑豬臘肉,但銷路一直不暢。一方面,當時小金縣到成都道路難走,需要9個小時車程,堵車時得12個小時;小金縣的電商才剛起步,兩天才有一次快遞往來,300元的臘肉運到成都,快遞費就要100元。另一方面,許多同類型的特產在成都比比皆是,更別提在小金縣城內了。

這次成功讓張飛意識到,全國有不少人對深山中的原生態農產品感興趣,并愿意承擔較高的運費。

2018年國慶節,張飛對妻子李萍說,打算帶她到一個浪漫的地方。他們開著五菱面包車,在崎嶇蜿蜒的山路上行駛,登上了甘泥溝村對面的高山。夕陽西下,云彩被染成了火紅色。放眼望去,四周是巍峨的大山,房屋和梯田點綴其中,令人心曠神怡。

這里便是下馬常村麻足寨,位于海拔3200米的山頂,原本有40多戶人家。2008年汶川地震后,多數村民搬到山腳下居住,山頂只剩下3戶人家。

看到妻子沉醉于美景,張飛提出了設想——在麻足寨租房熏制臘肉。他明白,此前賣的是村民家熏好的臘肉,規格不一,口味難控。網友大多是出于“以賣代幫”的心理下單,這種模式相對脆弱,難以持久。

彼時,李萍在縣城里經營著海鮮燒烤生意。憑借一雙勤勞的手和隨和的性格,她從最初的街邊小攤發展成擁有沿街一家門店。但幾乎沒有思考,李萍就答應了下來,“聽飛哥的,準沒錯。”

就這樣,夫妻倆在麻足寨租了一間廢舊的民房,簡單翻修后住下。張飛以每斤高出市場價一兩元的價格,從村民手中收購來6000斤豬肉,拉回山上讓李萍腌制。他還將賬號名字改為“讓臘肉飛”,頗具儀式感。

希望的田野丨 直播助力鄉村振興 麻足寨變“金缽缽”?

從山腳到麻足寨山上的路。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從空心村寨到網絡“金缽缽”

“別人往山下走,我們到山上來?!被貞浧鹱畛跎仙降娜兆樱钇几锌f千。從村民家租的房子比較破舊, “外面下大雨,房子里下小雨”,不僅需要燒火做飯,洗澡也成問題,更糟糕的還是旱廁。

每天早上,張飛開著面包車上山下鄉,傍晚拉回一車豬肉。李萍則獨自在家腌制臘肉,從早到晚忙碌不停。一個月后,臘肉制成,但銷量卻不盡如人意。李萍時常直播到凌晨兩三點,觀眾卻寥寥無幾,每天勉強賣出三五斤臘肉。

轉機出現在2019年1月,兩個女兒放寒假來山上玩。一家人習慣把餐桌搬到家門口的平臺,邊賞景邊吃飯。有天晚餐前,李萍隨口提議拍拍吃飯的場景。沒想到,這條視頻播放量迅速突破百萬。李萍打開直播,瞬間涌入800多名觀眾。

次日,他們特意拍攝了視頻,再次成為熱門。接下來的一周,他們的作品幾乎每天都能出現在平臺推薦位。最火的一條視頻播放量突破1900萬次,漲粉20多萬。李萍熏好的幾千斤臘肉被粉絲們搶購一空,兩人打包到凌晨3點仍樂此不疲。

粉絲激增后,張飛將這片福地命名為“忘憂云庭”,意為“忘記憂愁的云中庭院”。通過“忘憂云庭”,張飛不僅賣出了更多農產品,還讓全國各地的網友關注到了這里。每次發布視頻,總有網友詢問這“人間仙境”的所在地。

2019年春節,麻足寨迎來了第一批網友。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潘先生帶著家人驅車2500公里來到“忘憂云庭”。面對遠道而來的客人,夫妻倆激動不已,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菜,邀請鄰居共聚。

當時山頂住宿條件有限,張飛安排了潘先生夫婦在鄰居家借宿一晚。后來上山的人越來越多,村民家住不下,張飛便買來帳篷扎在“忘憂云庭”門前。正值冬天,麻足寨大雪紛飛,積雪一度壓垮了帳篷。但游客熱情不減,幾個月后,潘先生夫婦又來了一趟。

互聯網讓大山與外界緊密相連,也讓張飛看到了發展鄉村旅游的機遇。隨著交通、信號、環境的改善,麻足寨越來越受歡迎。從山底通往山頂的硬化水泥路修好了,現在從成都到小金縣的車程縮短為5小時,通信條件也得到了改善,在山頂就能直播發視頻。

經過規劃構思,去年張飛辭去公職,與妻子全身心投入鄉村振興事業。在不改變居民房屋框架的前提下,他們改善了水、電、排水設施,為每間房配備了獨立衛生間,并引入了山泉水?!巴鼞n云庭”成了真正的云間民宿,如今38間房間可容納70多位游客,幾乎每天滿房。

站在民宿前的平臺上,青山翠黛,微風拂面,云霧在山谷間飄蕩,宛如人間仙境。待到下午,天空放晴,夕陽為大山披上金色的外衣,令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奇。游客們爭相打卡拍照,曾經破落的麻足寨如今成了網絡上的“金缽缽”。

希望的田野丨 直播助力鄉村振興 麻足寨變“金缽缽”?

來“忘憂云庭”民宿打卡的游客們。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李文滔

直播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不只是民宿,“忘憂云庭”也帶動了寨子上其他村民增收致富?,F在,這里不僅有了帳篷營地、星空房等設施,村民也成為村集體經濟的股東,享受旅游帶來的收益。張飛告訴上游新聞記者,除每年固定上繳給村集體的投資款7萬元之外,每間房每年還會給村集體1000元租金,“算下來一年有10多萬元。”

此外,下馬廠村還在麻足寨投資建設了6間民宿,以“忘憂云庭”名義對外經營。52歲的藏族村民則翁娜姆負責打掃房間衛生,一個月工資4500元,“在家既能照顧老人,又能賺錢,比外面打工強多了?!?/p>

56歲的任姐在麻足寨生活了大半輩子,張飛的民宿開業后,她從山腳回到山上幫助萍姐一起打掃房間,給客人做飯?!耙郧叭タh城,早上5點下山,到中午11點才能到。走的是羊腸小道,腳都走麻了。”任姐說,后來村民們自發修路,將山腳到山頂的路拓寬,但還是泥巴路,再后來國家投了錢鋪了水泥硬化路,“現在到縣城只需要40分鐘就能到了。”

53歲的村民任海富再也不用背著松茸下山去售賣了,他是麻足寨留守的3戶居民之一。每逢松茸季,他每天上山就可以找到七八斤松茸。在張飛夫婦上山開直播后,他每次采集的松茸都委托對方在直播間銷售,一個月就可收入4萬元。“現在來山上的游客多了,直接就地選貨,游客們可以吃到新鮮的松茸,我們也賺到了錢。”

“每年我養三頭豬,要做1000斤臘肉,可以全部賣完。收入增長了三四成,家里買了電視機、摩托車,日子越過越好了。”57歲的王樹華說,他也是麻足寨留守村民之一。

“以前房屋都是破破爛爛的,現在改造好了,還成了旅游景點,全國各地的游客都來我們這里耍。”王樹華說,臘肉、松茸、土蜂蜜都有客人買,在家門口就可以賣出去了,“日子熱鬧了也幸福了?!?/p>

在擔任駐村書記5年間,張飛共幫助甘家溝、麻足寨等地村民銷售黑豬臘肉約1.5萬斤、香腸約1000斤、土蜂蜜約1000斤、松茸約2000斤、蘋果約1.5萬斤、李子約2000斤、牦牛肉約1000斤……總價值高達180余萬元;帶領村民接待游客2000余人,創造收入10萬元;直接帶動200余戶村民實現增收。這一數據仍在不斷增長中。

談及未來,張飛有著更大的規劃。一方面,繼續做強“忘憂云庭”的IP,將短視頻更新的速度和質量提升起來,全方面展示鄉村振興的成果和變化;另一方面,繼續尋覓其他景色優美的空心村寨,孵化新的民宿旅游點,讓游客走進來留下來。

“在我們阿壩州小金縣,屬于高半山經濟,就是要靠旅游對文旅來帶動。通過和村集體合作,盤活一些廢舊的宅基地,做成旅游景點,也是鄉村振興的一種表現?!睆堬w說,加上品牌和流量的加持,相信會給川西的高半山經濟帶來另外一番景象。

上游新聞記者 李文滔

編輯:鄒渝責編:郎清湘審核:李洋

編輯 舉報 2024-09-30 13:16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