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長城和北方的長城有什么區別??
說起南方長城和北方長城,相信大家對北方萬里長城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南方長城。那么南方的長城是什么呢?南方的長城和北方的長城有什么區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邊肖吧!
1.南長城,也被稱為苗疆邊墻,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邊墻建70里。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王會英至鎮西修筑邊墻300余里,天啟三年(1622年)鎮西至鵲營修筑土墻60余里。苗疆的邊墻都超過430英里長。
嘉慶二年(1797年),重建正安鎮邊墻190里。1936年,苗疆發起“格屯運動”,湖南省政府“廢屯興屯”,結束了湘西長達140多年的“苗方屯政”制度。側墻系統被放棄了。長城在北方地區的控制之下。
南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這一段長城是明清兩代對南方苗人關照的產物。它包含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現象,框定了那個時代治國之法的精神實質。是研究明清時期邊遠少數民族征服和統治的生動史料。
2.北方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要塞。它是一堵高大、堅固、連續的長墻,用來限制敵人的行動。長城不是簡單的孤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大量的城市、障礙物、亭臺樓閣、地標組成的防御體系。
修建長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發生在都城濠井(今陜西Xi安)的著名典故“篝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爭霸,互相防御,長城建設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的建設長度相對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又將戰國長城連接修復,稱為萬里長城。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人們看到的大部分長城都是在這個時候修建的。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共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河北省長度2000多公里,陜西省長度1838公里。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代長城總長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1萬多公里,總長2.1萬多公里。現存長城文物包括城墻、壕溝、界溝、單體建筑、堡壘及相關設施,共計43000余處(塊/段)。
3.南長城和北長城的區別從長度上來說,北長城比南長城長很多。北長城長21196.18公里,南長城只有430多里,相差甚遠。長短懸殊,其實跟功能和歷史意義有關。修建北長城是為了抵御外敵入侵,而修建南長城則是明清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鎮壓以苗族為主的南方少數民族的產物。一個是外在的,一個是內在的。
從建造時間上來說,北長城也比南長城要老。南長城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邊墻七十里。北長城的建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