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英聯邦的“痛苦”歷史 應以此為指引看未來?
觀察者網消息,在跨大西洋奴隸貿易這一歷史問題上,作為曾經最大的奴隸貿易國,英國歷屆政府或英國皇室都沒有就此道歉或承諾賠償。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前殖民地國家敦促英國正視歷史并對此進行賠償,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10月25日終于在南太島國薩摩亞舉行的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上承認了英聯邦的“痛苦”歷史。
“我通過傾聽英聯邦各地人民的心聲了解到,我們過去最痛苦的方面仍繼續在當下產生共鳴。”查爾斯說,“因此,我們必須了解我們的歷史,并以此指引我們在未來做出正確的決定。”英國《獨立報》當天在報道中指出,查爾斯沒有提及一些與會領導人要求的經濟賠償,而是勸誡他們找到“正確的語言”和對歷史的正確理解,呼吁他們關注未來可能存在的不平等。

10月25日,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出席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路透社
賠償額或高達19萬億英鎊,英國首相明確拒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分析稱,雖然英國王室表現出悔意,但他們沒有道歉,因為在這樣的海外訪問中,查爾斯是英國政府的代表,必須遵守政府官方的劇本,按照他們的建議行事。許多人認為,正式道歉和承擔責任是獲得經濟賠償的第一步,但此前英國政府已明確表示不會這樣做。
當地時間周三,在飛往薩摩亞參加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的航班上,英國首相斯塔默駁斥了為奴隸貿易賠償的呼吁,聲稱自己更愿意關注英聯邦成員國面臨的當代挑戰,如氣候變化。“關于我們朝哪個方向發展的問題,我認為我們應該朝前看。我與英聯邦大家庭中的許多同事談過,他們現在正面臨著氣候問題等真正的挑戰。”他說道。
英國《每日郵報》10月24日報道稱,唐寧街10號堅稱首相不會簽署有關賠償的協議,一些活動人士估計賠償高達19萬億英鎊,這是英國經濟年產出的7倍。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表示,英國無法負擔如此規模的賠償,所以不會支付。
前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克·格蘭特稱:“為200多年前發生的事情支付賠償,原則上是完全錯誤的。”他補充說,在這個問題上讓步將是一個錯誤,道歉可能會讓英國面臨更嚴峻的財政危機。
要求賠償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國家仍被“奴役和壓迫困擾著”
英國從1562年開始參與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到18世紀30年代已成為最大的奴隸貿易國。直到1807年和1833年,英國才分別廢除了其殖民地的奴隸貿易和奴隸制度。
幾個世紀以來,數百萬甚至上千萬非洲人被綁架并運送到世界各地的種植園。美聯社稱,有研究估計,英國欠這些奴隸后代數億甚至數萬億美元的賠償金。盡管一些其他歐洲大國和英國機構已開始就參與奴隸貿易道歉,但英國從未正式道歉。
近年來,要求英國為奴隸制賠償的呼聲越來越高。在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上,不少與會國家領導人希望能在會議上敦促英國及相關歐洲國家為奴隸制支付經濟賠償,或者至少在政治上做出補償。
美聯社報道稱,巴哈馬總理戴維斯10月24日表示,他希望與斯塔默就此事進行“坦率”的討論,并尋求在英聯邦峰會最終公報中提及賠償問題。來自岡比亞、加納和萊索托的三位下一任英聯邦秘書長候選人都支持要求英國就奴隸貿易提供賠償。
英國執政黨內部也有一些人支持的聲音。前工黨副黨首哈里特·哈曼告訴英國天空新聞,這關乎英國和其他英聯邦國家之間的關系,斯塔默需要有文化尊重和平等意識,說“那都是過去,讓我們看看未來”感覺像是對此事的誤解。
加勒比島國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總理岡薩維斯認為,英國人對被奴役的非洲人犯下了種族滅絕的罪行。奴隸主在奴隸制被廢除時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賠償,但那些被奴役的人卻什么也沒有得到。
“他們什么都沒有得到,無法開始發展和建設——沒有土地,沒有錢,沒有培訓,沒有教育。”他告訴《衛報》,這種破壞性的奴役和壓迫直到今天仍在繼續困擾著加勒比國家。
編輯:周楊責編:吳忠蘭審核:馮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