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今天 我們該如何看待聯合國?

79年前的一次落筆,讓世界格局開啟了新篇章。

1945年6月26日,包括中國在內的51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簽署了《聯合國憲章》。同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這一天被定為聯合國日。

79年風云變幻,從美蘇冷戰到多極化趨勢,世界格局已然經歷了數輪的重塑和演變。聯合國,猶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燈塔,在全球治理與國際合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明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當下,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新舊問題與復雜矛盾疊加碰撞、交織發酵。新的歷史背景下,該如何看待聯合國,又該如何發揮其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已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

今天 我們該如何看待聯合國?

1945年6月26日,董必武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名。/新華社

01

站在歷史維度,從成立之初的維護戰后和平秩序,到冷戰期間作為溝通橋梁緩解國際緊張局勢,再到當今時代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與危機應對,聯合國始終站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前沿。

這里,我們不妨透過三個瞬間、三位人物,對聯合國在全球事務中的關鍵角色與突出貢獻做一次歷史定格。

“競是平生一快游,空行萬里總悠悠。乘風破浪非虛語,障眼浮云在下頭。歐陸暫無鋒鏑苦,東瀛將獻寇仇囚。前途盡有光明路,莫忘中藏曲折幽。”這首詩,是董必武在1945年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期間所作。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捷報頻傳。根據雅爾塔會議決定,同年4月25日,將在美國舊金山舉行聯合國制憲會議。我黨元老董必武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參會。

6月26日,在聯合國制憲會議上,一位儒雅、沉靜的長者,用毛筆在憲章上簽上了“董必武”三個字。在這次會議討論托管制度時,董必武等中國代表主張托管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被托管地區的自由與獨立,維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利益。

53年前的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同年11月15日,以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參加聯合國大會。在被問及此刻心情時,喬冠華仰天開懷大笑,而這張照片,也成為新中國外交史上的經典瞬間。

在當天的大會演講中,喬冠華更是留下了擲地有聲的一段話:“我們主張任何一個國家的事情,要這個國家的人民自己來管。全世界的事要由世界各國來管。聯合國的事要由參加聯合國的所有國家來管。”

“請對會議所邀請的通報人,保持起碼的尊重!”當這句提醒在全世界廣為傳播之時,我們能感受到,聯合國作為國際多邊合作的重要平臺,其權威性和公信力再度得到彰顯。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就加沙局勢召開會議。會上,聯合國婦女署、兒童基金會、人口基金會等機構的執行主任,向安理會通報了加沙地帶的情況,特別是婦女和兒童的遭遇。然而,以色列代表埃爾丹卻當場表示不滿,并稱“聯合國婦女署太可恥了”!

這一無禮言論,被時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當場敲桌打斷,并提醒以色列代表應對會議邀請的通報人保持起碼尊重。張軍大使的回擊,是對相關國際準則和原則的維護,更體現了聯合國對待婦女與兒童權益的關切。

今天 我們該如何看待聯合國?

近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接受采訪時談氣候變化問題。/央視新聞

02

當前,全球地區局勢持續緊張,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肆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南北差距、發展斷層等問題更加突出。

立足當下,聯合國仍是應對全球性挑戰的中堅力量。它匯聚各國智慧與力量,不斷探求踐行解決氣候變化、疫情防控、經濟發展不平衡等緊迫問題的途徑。

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事件頻發,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生態系統受到嚴重威脅。聯合國通過其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等機制,不斷完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推動各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全球性挑戰。

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作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層面的公共衛生政策制定和實施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在保護人們免遭疾病和破壞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應對2019年爆發的新冠疫情中,從提供疫情信息和指導,到協調全球醫療資源分配,世界衛生組織再度展現了其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專業能力和全球協調能力。

全球貧困與不平等問題,是制約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聯合國通過其下屬機構如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援助、技術支持和政策建議;同時,積極倡導和推動全球減貧議程,如《千年發展目標》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現全球貧困率的下降和不平等現象的緩解。

地緣沖突危機,是影響全球和平與穩定的重大威脅。當前,大國戰略互信缺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俄烏沖突、巴以沖突、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地區沖突層出不窮。聯合國通過其安理會、秘書處及下屬專門機構,積極介入熱點地區,推動和平進程。

比如,在巴以沖突中,聯合國多次呼吁雙方停火,并派遣特使進行斡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幫助受沖突影響的民眾渡過難關。這些努力體現了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今天 我們該如何看待聯合國?

2020年5月28日,在剛果布卡武,兩名巴基斯坦受傷士兵被緊急送至中國二級醫院,中國醫務人員為傷員檢查傷口。郭曉寧 攝/新華社

03

在10月24日我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到:有觀點認為聯合國權威正在被削弱,多邊主義面臨壓力,世界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近來,針對聯合國的角色與作為,國際輿論顯現出多元而復雜的態勢。一方面,聯合國在捍衛世界和平、推動全球發展及引領國際合作方面所展現的獨特價值與貢獻,贏得了廣泛贊譽與崇高肯定;另一方面,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的背景下,部分國家與勢力對聯合國的行動效率、決策機制及其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提出了質疑與反思。

其中,個別國家將國際規則視為兒戲,動不動“掀桌子”“撂挑子”,要不無視決議,要不就玩一些“組團”“退群”的手段。比方說,新一輪巴以沖突發生以來,美國頻繁否決聯合國安理會關于加沙地帶沖突的決議案。今年5月10日,聯大通過涉巴勒斯坦入聯決議,以色列代表更是做出在會場“粉碎《聯合國憲章》”的舉動。

面對各種雜音,我國給出了堅定的回答:“世界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個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言,在當今動蕩不安的世界里,光有希望是不夠的。如何讓聯合國及其理想長久閃耀下去?對于這個問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的講話中提供了重要方法論:

“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由各國共同維護普遍安全,共同分享發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運”;“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是處理國際關系的根本遵循,也是國際秩序穩定的重要基石,必須毫不動搖加以維護”;“以對話代替沖突,以協商代替脅迫,以共贏代替零和”……

如今,越來越多的志同道合者,不斷探尋聯合國框架下的多邊合作機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我們看到,前不久召開的金磚峰會,已成為全球南方國家的重要發聲平臺,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加入;10多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積極“入群”;中國以其平等互惠的合作精神,贏得了包括非洲、拉美和中東地區國家的廣泛支持。

從0到80,時間可以讓山河改色、日月換新,但初心和堅持必將如磐石穩固,歷久彌堅。我們當牢記,聯合國從戰爭的廢墟中崛起,因和平的使命而輝煌,它由世界而建,為世界而建,未來也必將在維護和平、促進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征途中浩浩蕩蕩、揚帆遠航。

原標題:今天,我們該如何看待聯合國

編輯:李舒責編:廖異審核:馮飛

編輯 舉報 2024-10-29 13:22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