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長王浩接任省委書記 曾騎共享單車暗訪?
上觀新聞消息,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消息,中共中央決定:王浩同志任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同志不再擔任浙江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王浩此前擔任浙江省省長。
公開簡歷顯示,王浩,男,漢族,1963年10月生,山東單縣人,1984年1月入黨,1982年7月參加工作,省委黨校在職大學學歷。
王浩曾長期在家鄉山東工作。1980年至1982年,王浩在菏澤師范專科學校政治系政治專業學習,此后,他一直在單縣、菏澤工作,直至2008年成為菏澤市委副書記。2010年12月,王浩出任濱州市委副書記。兩年后,他上調省直機關,后歷任省信訪局局長、省民政廳廳長等。2015年起,王浩再赴地方歷練,先后擔任淄博市委書記、煙臺市委書記,并于2017年6月當選為省委常委。
2017年12月,王浩離開工作了30余年的山東,出任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履新第二天,他前往唐山地震遺址公園,獻上寄托著無限哀思的鮮花,并向紀念墻三鞠躬。2019年8月,他再度跨省交流,任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2021年9月,王浩第三度跨省履新,調任浙江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同月出任浙江省副省長、代理省長,次年1月去代轉正,任浙江省省長,直至此次履新。
王浩的從政履歷中,一直對生態建設頗為關注。
去年因燒烤出名的山東淄博,有著百年近現代工業歷史,曾經一度飽受產業結構重、環境質量差等困擾。2015年2月,王浩履新淄博市委書記后,即提出了“建設生態淄博,還百姓藍天白云”的目標。在淄博工作期間,王浩曾力主探索“刑責治污”執法模式。
2016年2月,王浩在全市生態淄博建設工作會議上表示,淄博抓生態環保的決心堅定不移,不能有任何懷疑,更不允許討價還價。他還要求,要敢于“亮劍”、嚴肅問責。2016年年底,淄博市召開年度生態淄博建設工作通報會,通報年內“刑責治污”成果:偵辦環境領域刑事案件9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4名,其中刑事拘留191人,逮捕85人,移訴118人,查處行政案件53起,行政拘留53人。
河北唐山是北方另一工業重鎮,這座因煤而建、因鋼而行的城市,一度因大氣污染嚴重而備受關注。主政唐山期間,王浩著力構建“高新輕綠”經濟新格局,唐山市實現GDP連續4個季度持續攀升。此外,唐山還確定了“一港雙城”發展思路,即以唐山港和市主城區、曹妃甸濱海新城為核心,建設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
2021年3月,西安市召開十項重點工作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調度會。時任市委書記王浩在會上要求,要持之以恒抓好大氣污染防治,以鐵的決心、鐵的措施,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優化調整,推動環境空氣質量持續好轉。要突出抓好揚塵治理、露天焚燒和煤炭禁燒管控,加大機動車污染防治,協同治理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為市民群眾爭取更多藍天白云。
今年8月16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王浩到杭州市西湖區專題調研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他到訪杭州生態環境監測AI人工智能實驗室,并深入了解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的數字化探索和應用。王浩在調研中強調,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各級各部門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要堅定不移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真正實現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有機統一。
今年10月,王浩主持召開浙江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杭州灣海域生態修復提升工作。王浩在會上指出,杭州灣海域生態修復提升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行動,也是倒逼經濟轉型升級、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加大生態環境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抓緊謀劃近海海岸生態修復治理重點工程,提升生態功能,打造美麗海灣等,堅持系統治理,強化協同發力、共同推進,持續擦亮“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的生態底色。
此前,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浙江省反饋督察情況,浙江省省長王浩主持會議。督察認為,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綠色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同時,浙江省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截至2024年7月上旬,督察組交辦的4966件群眾舉報問題已辦結或階段辦結4577件。
王浩的另一個特點是重視調研。這與他的工作履歷有關,王浩基層經驗豐富,有過多個地級市工作的經歷。
在淄博主政期間,王浩到任的前10個月中,就完成了對全市88個鎮辦的調研。他到任后,還強調擔當和改革精神,曾率黨政考察團赴江蘇無錫等地學習,令淄博人耳目一新。
在唐山工作期間,王浩多次因“四不一直”深入一線調研而引發關注。據唐山勞動日報報道,2018年8月下旬,他不打招呼、直奔一線,到唐山開平、灤南、灤縣古冶、高新區等縣,就生態環保治理、項目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展開檢查;2019年3月31日下午,他身著休閑裝,騎上共享單車,深入街道、社區、項目建設現場和大南湖片區調研檢查工作。
調任西安后,王浩繼續保持“調研書記”的一貫作風。2019年9月,王浩的調研頻次甚至達到了平均每兩天一次之多。他調研的領域也十分豐富,涉及民生、教育、經濟、環保、交通等多個方面。據西安當地媒體不完全梳理,他在到任的60天時間里,走訪調研了20余次,幾乎覆蓋整個“大西安”版圖,主題涉及民生、教育、經濟、環保、交通等多個方面。
從西安市之后的系列動作來看,這些調研頗有針對性。比較典型的是教育問題。履新不足一周,王浩對西安教育進行走訪調研。他強調,“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認真研究解決市民群眾在教育方面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學位供給、設施配套、師資保障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有當地媒體統計,在其赴任的前十天里,教育在報道王浩的新聞中,出現超過了三次。
一個月后,《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推出,明確提出要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具體而言,在此期限范圍內,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430所,增加學位38.95萬個,滿足新增學位剛性需求;設立2~4億元學校質量提升專項獎勵資金,每年對200所辦學水平提升成效明顯的學校給予獎勵等。此后兩年,西安教育改革大刀闊斧,尤其是此前“民強公弱”的痛點以及所衍生的諸多亂象,得到了有效扼制和改善。
到浙江工作后,王浩調研的習慣也并未改變,范圍涵蓋人工智能、文旅融合、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等各個領域。
浙江在線網站浙江省省長王浩報道集中,關于王浩的最新報道中,近10條新聞中有3條與調研相關。10月10日,王浩在寧波深入企業生產一線調研,走訪了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月15日,王浩在紹興專題調研重大項目建設和“兩重”“兩新”政策推進落實情況,強調要著力激發投資活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形成更多經濟增量。10月17日,王浩來到臺州,繼續專題調研重大項目建設和“兩重”“兩新”政策推進,重點關注企業轉型升級等,強調要積極把握政策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浩赴基層調研過程中,他還關注過一檔熱播綜藝節目。據浙江日報報道,9月12日,省長王浩在杭州專題調研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建設成效。此次調研,王浩考察了以“三農”為題材的網紅綜藝節目《種地吧》拍攝地——西湖區三墩鎮,并詳細了解了該節目以及當地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情況。在《種地吧》文創展示區及“種地星球”共富工坊,王浩邊走邊看邊問,詳細了解節目形態的創新性開拓和農文旅融合發展情況,并為當地的創新突破和積極成效感到高興。
王浩在調研后強調,文旅產業要想“出圈”,必須緊跟時代主題,明確文化內核、強化創新賦能。要更加注重策劃、突出創意,抓住優秀文化傳承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結合點,深入挖掘沉浸式、體驗式、接觸式文旅業態,整合主流媒體、新媒體等資源,擴大文旅傳播覆蓋面,創造流量,帶動人氣,培育更多文旅“爆點”,真正把“網紅”變成“長紅”、“流量”變成“留量”,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編輯:周楊責編:廖異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