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班要學化學物理不學 物理、化學、生物這些課程為什么不從小學就開始呢?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高中數學物理好,化學會好嗎
- 高一選物理化學生物的前景如何
- 物理、化學、生物這些課程為什么不從小學就開始呢
一、高中數學物理好,化學會好嗎
1、應該算是個反面教材吧。高三的時候數學成績基本都在135~140之間,物理高一高二的時候也經常能考到99~100,滿分是100分喲,到了高三后理綜是綜合了,物理成績好像就沒有單獨算過了。但是化學成績和生物成績都很爛。
2、現在回想起來,其實當時的情況也許是可以被改變的,那個時候還是學習方法的問題。自己喜歡的科目會更加喜歡去做題練習,探索難題,去挖一些邊邊角角的知識,而越是不擅長的科目越喜歡把它扔在一邊。高考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考試,把同樣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短板上,也許能夠獲得更大的進步空間。
3、現在看來,其實高中的知識還是比較簡單的,如果我們能將自己比較擅長科目的方法應用到一些弱項上來,用對待數學難題的專注和堅定的態度來對待弱科一些常見的重要題型。比如說某個知識沒有消化,就會重視起來,在吃飯睡覺時候都想著它。將平時不會的知識把它積累在錯題本上,實在理解不了就先放一放,去把它記住,遇到類似的題目時先照葫蘆畫瓢,后面接觸的多了,可能會產生新的思維角度,于是頓悟,那么化學應該是不難學好的。大學時候都是臨近期末一個星期學一本書,我們高中是有充足的時間去掌握課程重要的知識點的,而且不同學科之間交叉來學習也有利于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4、高中時候努力學習可能是人生性價比最高的一件事情。那時候很單純,那時候付出所能改變的可能去是我們人生以后幾十年成倍的付出都動搖不了的。所以不要糾結,加油吧。
二、高一選物理化學生物的前景如何
不推薦物理+化學+生物和物理+化學+地理這兩個組合,雖然物理+化學+生物這個組合的高考可報專業比例高達97.4%,非常具有誘惑力,卻有很大劣勢理由如下:
1、一方面政治對于物理化學學霸而言,大學考研太具有誘惑力了;
2、另一方面對于普通學校學生而言,物理化學組合,學習難度很大,特別是物理在全省根本沒有競爭力。所以暫不推薦這兩種組合
藝術專業、傳媒專業。一些致力于考取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社會學、國際政治等專業的考生幾乎選擇的都是這個傳統的文科綜合。
日語、體育、醫學類普通生。生物成績在3門理科當中更為優秀。在專業選報比率上75.3%,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類的專業對生物有明確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專業很少對生物科目有較高要求。
可報專業比例為88.6%,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很差,而文科特別優秀的學生是最佳選擇。
日語、體育、醫學類普通生??蓤髮I比例為77.8%。地理生物學習起來相對簡單,特別適合體育專業學生。但競爭力很大。
歷史+化學+生物組合不推薦的理由:
化學+歷史這種理科中等難度(理科中一般難度:物理>化學>生物)+文科中等難度(文科中一般難度:政治>歷史>地理)的組合,在選擇專業上很難有特別的針對性。
可報專業98.9%,實際上一些頂尖大學專業可報率達100%。由于大學之后參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階段參考科目未選擇政治的話,大約會存在1-2年的知識斷檔期,直接對今后的考研之路影響頗多。這類學生屬于學霸級別的。
可報專業99%。這個科目組合更像是理科成績不錯的文科生,為了不浪費物理的高分以及填報志愿時的選擇范圍,而做出的一個不得已的選擇。這個組合以下幾類考生比較適合物理成績突出,往往屬于理科偏科的學生(數學-物理較好,化學-生物較差)。
可報專業99%。選擇者往往是物理成績優異(成績上)其他科目成績一般,且對未來無明確目標的學生。其他科目中以傳統理科的生物和傳統文科的地理科目相對最為簡單且不需要大量背誦(相比于歷史和政治)而且物理-地理的組合也有不小的發展空間。所以這種組合一般適合于具有以下兩個特點的學生:
一、物理成績優異,邏輯思維能力強;
二、其他科目成績一般,無明確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規劃。
不推薦物理+政治+生物組合的理由:
選擇這個組合的人群往往也比較窄。就普通學校而言,不建議選擇這樣的組合,一方面由于針對的學生面比較窄,很難與同校師生橫向比較,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實水平;另一方面也由于普通校師資原因,很難單獨為這個組合的學生單獨設計走班課程的時間表。
三、物理、化學、生物這些課程為什么不從小學就開始呢
1、為什么你生下來不練習百米賽跑!為什么你剛會走不練習后空翻!為什么你剛滿月不表演胸口碎大石!為什么你生下來百天不研究原子彈!為什么一歲不參加馬拉松?為什么你剛會走路不參加乒乓球奧運會比賽?
2、為什么你會打真么多字智商還為零?為什么你吃那么飽沒有長腦子?為什么你長這么大,聰慧還不如我小侄子?
3、文盲太強大了!你的問題問的太棒了!我可以打你一頓嗎?
4、如果可以,留下聯系方式跟地址!我打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