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校育人效果的建議 對學校德育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 實習單位對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建議
- 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 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建議
- 對學校德育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 學校如何營造育人文化
一、實習單位對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建議
1、是教學改革的決定力量,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根本在教師。必須對教師在知識結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以教會學生為更高目標制定自我提升的計劃:成人,成才,成長。
2、二、從社會需求實際出發(fā):制定更接地氣的人才培養(yǎng)標準。
3、把知識傳授型的培養(yǎng)模式轉變?yōu)樘岣邔W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適應社會發(fā)展能力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要追求實效,講究實際。在人才培養(yǎng)定位和人才標準上,做到有標準,有方案,有主題,有手段,有平臺,有評價。
4、以社會需求為邏輯起點,遵循教學規(guī)律,制定與社會需求接軌的人才培養(yǎng)標準,要進一步更新人才觀念,調整思路,走向行業(yè)企業(yè),與企業(yè)共同制定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質量標準,實現(xiàn)校企合作,協(xié)同育人。支持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促進科研資源向本科生開放。
5、三、從培養(yǎng)學生實際能力出發(fā):制定務實可操作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
6、人才培養(yǎng)目標達成度依賴于科學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同時也要靠與其配套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能力是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從教學計劃到教學大綱,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做到使學生具備完整掌握知識體系,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創(chuàng)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四、評價人才培養(yǎng)的優(yōu)劣的關注點:
8、對學生的發(fā)展管用的課程有多少,專業(yè)課程關鍵知識點跟蹤科技發(fā)展,企業(yè)技術進步的能力有多強,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可能性有多大。所謂“教學”,包括教與學,習與得,整個活動的關鍵,不是教師的表演,而是學生收獲程度。
9、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環(huán)境虛擬化:開放課堂,翻轉課堂,虛擬課堂,3G實景課堂等教學新模式;泛在學習式,自主探究式,互動討論式,案例研習式等學習新方法,學習內容更多元,學習方式更靈活,學習目標更多樣的新型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協(xié)作能力,適應能力。
二、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教學過程中,筆者感受越來越深的就是,教師不僅僅是只是教學,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還要做的工作就是育人。在一定程度上,育人比傳道授業(yè)解惑還要重要。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性格等實施教學,達到育人的目標,以下為個人的幾點做法:
1.以聽唱歌曲為抓手,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自信心
筆者在教授《外研版英語(三起)》三上Module1Greetings、Module2Introductions時,通過兩首歌曲“Hello,Hello”“Goodmorning,Sam”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使全員都參與進來。在聽唱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習得了語言知識,鍛煉了聽說唱的能力,而且教師滲透語音規(guī)律,讓英語說唱起來有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讓英語課堂上的英語味更濃。
記得有一次我在上班的途中,騎車從我的一個學生身邊經(jīng)過,聽見他正在哼唱我教過的歌曲“Hello,hello,howareyou?I’mfine,I’mfine,andhellotoyou.Goodbye,goodbye,goodbyetoyou.Goodbye,goodbye,goodbyetoyou.”而且在課堂上,或在校園里,學生見了我,都會主動地say“Goodmorning,MsWang.”或“Hello,MsWang.”我也總是禮貌地給予回應“Goodmorning,….Hello,…”
就在這種非刻意學習的狀態(tài)下,學生就習得了語言知識,形成了語言技能,養(yǎng)成了與人打招呼的好習慣,發(fā)展了德育品質。
2.以“TPR”教法為抓手,內化語言,促好習慣
TPR也叫全身動作反應法,是目前兒童英語教學中比較流行的教學方法之一,尤其適用于兒童尚無能力進行語言輸出的學習階段。在活動中,教師可通過動作判斷兒童對輸入語言的理解是否達到內化。《新課標》解讀語言技能時,說到形成綜合運用英語能力,是要增加可理解語言的輸入。所以通過“TPR”教法檢測學生是否內化了語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在學習Module3“Pointto…”,Module5“numbers”及Module10“body”等語言知識時,我利用此教學法,通過三首歌曲“PleaseStandUp”“TenLittleFingers”and“HeadAndShoulders”邊唱歌曲,邊做動作。全員不僅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了,而且還鍛煉了他們反映的能力,并發(fā)展了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后續(xù)的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尤其是在聽唱做“HeadandShoulders”這首歌曲時,因為歌曲節(jié)奏很歡快,學生一會兒觸摸頭,一會兒觸摸肩膀,一會兒是鼻子,嘴巴,眼睛的,真是手忙腳亂的,但也不亦樂乎。師生在同唱,同做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濃濃的童趣和歡樂。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下,不自覺地發(fā)展了聽說做的好習慣。而且通過體驗,感知,與參與,學生內化了語言知識,塑造了好的性格和品德。
歌曲教學就像一把火,點燃了學生身體機制內的英語火種,從而讓其越燃越旺。
3.以“familytree”為抓手,發(fā)展思維的邏輯性,強化家庭意識
筆者在教授《外研版英語(三起)》三上Module9“Thisismymother.”這一單元時,以圖片為扶手,帶領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家庭成員;同時利用思維導圖板書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和文本的重點句型,這樣一個立體的“familytree”就呈現(xiàn)在黑板上了。教師同時滲透情感教育(本文來源:鏗鳥百科網(wǎng)|KengNiao.COM),“T:Doyouloveyourparents?SS:Yes.T:Metoo.Ilovemyfatherandmymother.Nomatterwhatweneed,ourparentswillalwaysbethereandgiveuseverythingtheycantomakeushappy.Soweshouldtryourbesttodoeverythingwecanforourparents.”
學生在利用“familytree”復述文本的過程中,厘清了文本的重要內容和人物之間的邏輯關系。教師同時以“familytree”為抓手,要求學生畫自己家的家譜,內化語言知識,發(fā)展思維的想象力,強化家庭意識。
記得我留下這份課堂作業(yè)時,有一個學生向我反饋,“老師,張鵬沒有父母,他是個孤兒。”而后我對張鵬這個學生又多了一份了解,我走過去,摸摸孩子的頭,告訴他,“孩子,沒關系,不要傷心,你不是還有爺爺奶奶嗎,還有這么多關心你的同學嗎。”張鵬默默地點了點頭,孩子似乎不再那么悲傷。
教學就是這樣,你不知道課堂上會有什么樣的情況出現(xiàn),而這正是考驗教師教育機智的機會,同時更重要的是教師利用課堂生成進行教育或教學的良好契機。教師利用“familytree”將“家庭”的意識和集體的意識,潤物細無聲地浸到學生骨子里。
4.“T-chart”表格為抓手,發(fā)展思維的批判性,增強祖國意識
筆者在新授《外研版英語(三起)》四上Module10“Festivals”的第二單元后,利用“T-chart”表格(圖2)對“TheChineseNewYear”和“TheChristmas”兩個不同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進行了對比。通過表格對比,學生更清晰地知曉了不同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教師進而通過表格引導學生對兩種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進行復述,從而有效地達成了語言知識目標與語言技能目標。而英語教學目標不光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目標,還有文化意識目標和情感態(tài)度目標。所以在雙基目標達成的基礎下,還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文化意識的教育。
5.以”活動任務“為抓手,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筆者在課上和課下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比如有做手抄報,英語演講,話劇表演等。比如,快到中秋節(jié)了,我讓學生搜集資料,制作有關中秋節(jié)的英文手抄報,學生繪制的過程中,不僅增強了繪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對中國傳統(tǒng)的習俗---中秋節(ji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增強了對祖國的認同感。
教師不要放過每個能鍛煉學生成長的機會,六一兒童節(jié)前,教師幫助學生策劃了著名的世界童話白雪公主”TheSnowWhite",美妙的音樂,絢麗的服裝,再加上適切的道具,演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紛紛稱贊。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心理素質,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教學看似是枯燥的,實則是有趣的,因為我們不僅僅是在傳道授業(yè)解惑,還在育人。在平時的教學中,您有什么樣的心得體會和建議,不妨也說來聽聽。
三、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建議
家庭學校社會互相協(xié)調共同教育的建議。
四、對學校德育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1、一、加強學習,提升德育工作理念,要引領全體教師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共同架構起“全員、全程、全生”的大德育工作體系,共同擔負起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和建設文明和諧校園的重任。
2、二、學校層面也要相應制定各種德育工作制度和評價辦法,明確目標職責,理順機制制度,使德育工作有序規(guī)范。如果每個崗位的職責很明確,求細、求精、求全的德育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學校如何營造育人文化
學校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學校文化建設重在營造良好的育人文化。營造良好的學校育人文化,是樹立學校品牌形象、提升現(xiàn)代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所在。
一、以先進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引領。
2、要充分體現(xiàn)對主體生命的尊重和關愛。
3、要有鮮明個性特征的育人文化。
二、以和諧的學校育人文化熏陶。
我們所說的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huán)境育人是指學校文化育人環(huán)境的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