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佑孩子升學的菩薩 去五臺山為孩子求學攻略?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去五臺山為孩子求學攻略
- 保險是騙人的嗎
- 如何解決家長對孩子的升學焦慮
一、去五臺山為孩子求學攻略
1、建議去五臺山為孩子求學因為五臺山是佛教文化名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五臺山的教育氛圍濃厚,有很多學校,學校質量很高,而且在這里學習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還能夠感受佛教文化與宗教精神,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好的啟發
2、另外,去五臺山需要注意孩子的健康問題,因為山間氣溫較低,孩子需事先準備好衣物及一些常用藥品等,保障孩子的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二、保險是騙人的嗎
保險是騙人的嗎?
感謝官方邀請。
有則視頻很火,李先生母親買了某公司的養老保險,每年交費6115元,保障期終身,交費滿10年,累計已交保險61150元。
合同沒到期,李先生想退掉,被告知只能拿回58000元,于是他就找來了當地電視臺記者協調,與保險公司當面對質。
李先生拿出業務員提供的計劃書,上面手寫文字注明10年后含分紅的收益應為16萬,如今只能拿到5.8萬,這之間的差距離他很惱火。
保險公司負責人解釋說,最初約定的是10萬的計劃,才制作的10萬保額的演示表,后來客戶選擇了5萬,就按客戶的意向執行了。你們選擇了5萬的計劃,現在卻要10萬的收益,有點不合理。
李先生質問保險公司負責人:我要是存銀行里,光10年利息就得多少錢啊?花6萬多買保險,最后只領取5萬,這樣的保險你買嗎?
這個視頻被上傳到某短視頻平臺,甚至成了一個梗,只要有保險話題出現,就有人玩梗:買保險嗎?交6萬賠5萬的那種?
對于不了解保險的大眾來說,這則視頻為他們揭露了「保險騙人」的本質,也為他們拒絕保險找到了新的理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017年春晚有個保險相關的節目《天山情》,里面提到了「保額」這個詞,還歪解了一下:人壽保險就是保人和獸的,保額就是保鵝的。
讀懂這個梗的聽到這種解釋都笑了,但笑的人并不見得真明白「保額」是什么。把保險簡單的分為保障型和理財型,雖然都叫保額,卻有天差之別。
保障型產品保額往往比保費高,畢竟有杠桿作用嘛,以小搏大,比如意外險,交100元保費,撬動100萬的意外交通身故保額,這很常見。
但理財險的保額可不是這樣的,像是年金險,它起到的是參考作用,每年保險公司返還多少錢,是基于這個值來進行計算的。比如5年后到60歲,每年返還保額的120%,到底是多少錢呢,要用這個參考值來計算。
理財險的保額并不見得是越多越好,要看實際領取到的數額是多少。如果某產品保額10000,只返還20%,那還不如保額5000,返還100%的好。
其次是理財險的紅利和利率,沒辦法計算的很精確。像是年金險的固定返還好計算,白紙黑字寫得清楚,按保額的比例算一下就清楚了。但紅利和利率是上下浮動的就比較蛋疼,所以也只能作為參考。
視頻中的李先生,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那我存這錢干嘛啊,我要是存銀行里,光10年利息就得多少錢啊?可以說是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不僅李先生這樣理解保險,現實生活中的張王趙劉先生,也都曾這樣質疑過保險。照我說,按這樣的想法,存銀行多好,買保險干嘛呢?
這份保險是買給母親的養老險,商業養老險一般會有一個領取日,以及一個領取年限,用這種方式來實現養老補充的目的和需求。
這種方式也是有要求的,首先是專款專用,既然是約定了領取日,就到這個時間點才能領,其他時間領不劃算。剛交清就要退保,肯定會有損失的。
其次是長期兌付,如果你不通過買保險的方式,攢著錢給母親養老用,這錢攢不攢得下來是一回事,夠不夠養那么多年又是一回事。而保險有給予年限,到了領取之日,在約定的年限內,每年都是可以領取,比較穩定。
很多人還質疑保險的收益,有些人交費期滿了算了算,說不如存銀行劃算。存銀行是存一大筆錢,定個活期或死期,然后總體結。保險是一年一年的交,保障周期甚至可以鎖定終身,肯定不一樣。
存銀行一年身故了,銀行能給多少?買保險交一年身故了,保險能給多少?存銀行10年取完錢,和銀行還有關系嗎?交10年保險,甚至可以領錢一輩子啊。
算短期收益的話,保險比不上銀行,不如銀行靈活。要算長期收益,銀行還真比不過保險,而且保險的本質是保障,保障的杠桿作(Https://Www.KeNgnIAO.cOM)用也是保險的優勢。
視頻中還提到一個點,業務員承諾交10年能領16萬,客戶就抱著投入5.8萬,10年后達到16萬的想法買了保險,這不是養老,這是求暴富的收益。在P2P、民間高息借貸、養生投資項目的眼中,這些都是優質的韭菜。
質疑保險的每年都有,騙保的也與俱增。堅持抵觸保險的和希望用保險快速致富的人,就是這么極端。
這幾年網上有很多騙保案,不知道大家了解過沒有?偽裝意外現場,想騙保100萬,結果妻子帶孩子跳河的新聞,現在還能搜到。
干保險的和做醫生的兩口子,短期內為自己買了數百萬的重疾保額,差點理賠成功。還有給妻子買千萬保額,然后殺妻騙保的魔鬼渣男。
有沒有想過這么一個問題,如果保險是騙人的,這些人為什么會鋌而走險?因為他們知道保險不騙人,反而希望能找到保險的漏洞,通過保險致富。
每個人的觀念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先潮一些,有些人就落后一些。就像5G時代短視頻時代來了,有的人麻木不覺刷視頻娛樂,有的人短視頻創業賺了個盆滿缽滿。
別人都想法通過保險賺錢或者彌補自己的收入損失了,有些人居然還驕傲的叫囂著保險是騙人的。貧窮果然不是原罪,無知才是。
這個6萬保險賠5萬的事件,最后的處理結果也是耐人尋味。保險公司向客戶退還承諾的16萬,然后找事發的第三方代理公司追責。
這個保險最后還是賠了,真是和產品名字一樣,一諾千金。但是因為這件事而引發的客戶對保險的反感,和買6萬賠5萬的梗,看來是丟不掉了。
保險行業每年為社會理賠的數額可以用天文數字來形容,卻很少有人會主動向別人說自己得到了多少多少理賠,去主動宣導保險的好。
但只要保險出了負面,無論買不買保險的人都可以對保險指手劃腳,說三道四。正應了那句老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保險到底騙人不騙人?這個話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即使它再好,在有些人眼中什么都不是,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看了這么多保險糾紛的案例,也有必要給大家提個醒:保險注重的是保障,別追求什么收益。買保險之前,先弄清楚自己買了什么,是為自己的負責。
最后用一個順口溜結束本文:蘿卜青菜,各種所愛,保險這種事,懂了才看得明白,喜歡有喜歡的道理,不愛也有不愛的由來。希望在保險規劃這件事上,大家多學知識,少做仲裁。
三、如何解決家長對孩子的升學焦慮
1、六神無主型:期望高,壓力大,情緒不穩定
2、隱語強迫型:口頭上不給學生任何壓力,但行為上讓學生時刻感覺到壓力
3、嚴厲無情型:規矩多,對孩子簡單粗暴
4、放任自流型:對學生很溺愛,無規矩方圓,無條件認同孩子的所有
既然這些都是焦慮的源頭,那么我們就盡可能規避這些,不做一個極限的父母。
盡量做到以下幾點,慢慢消除焦慮:
1、焦慮有害:每個人都會經歷升學,以后還會更多。父母焦慮只是會額外增加孩子的負擔,讓這件事情往更壞的方向走。
2、找到焦慮的原因:深切挖掘一下自己焦慮的原因。如果是無故的,請參照第一點。如果確實是因為一些原因焦慮。對癥下藥。是孩子學習的態度問題,需求幫助做思想工作。是能力問題,孩子自己解決。去學習好的同學和好的老師的學習方法,事半功倍。
3、轉移注意力:孩子一生要自己經歷很多,父母的一生也要經歷很多。做到了自己該做的,該工作工作,該做家務做家務。孩子不要一直盯著,只會反彈,相信好的父母不會教出壞的孩子。除非是在各種壓迫下,孩子才會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