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完整產業鏈吸引外資?
11月18日,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課題組和國鑫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發布了“2022年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江蘇昆山連續18年排名第一。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昆山還位列2022年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22年投資潛力百強縣市、2022年科技創新百強縣市、2022年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2022年千強鎮排名第一的玉山鎮也位于昆山市。
如何做到連續18年榜首?昆山市委書記周偉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江蘇昆山的轉型源于從內向型經濟向外向型經濟的轉變。昆山之所以能吸引外資,最大的原因就是產業鏈優勢。
昆山開發區夏家河科技走廊。圖片來源/昆山融媒體中心
圍繞咖啡打造千億食品產業集群
昆山有一個關于咖啡的故事:1986年春節,為了迎接挪威工程師,昆山開發區一家公司的副總專程到上海買咖啡招待客人。那時候昆山人還不熟悉這種洋酒,服務員端著臉盆把咖啡送上桌。在場的中外人士都不知所措。
若干年后,咖啡將很快成為昆山服務業的支柱產業。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一家為肯德基、costa等知名餐飲連鎖店提供咖啡、茶等產品的中港公司在昆山成立了公司。之后,三井物產和路易達孚這兩家世界500強企業都在昆山設立了咖啡配送中心。2020年,昆山與東南亞知名咖啡企業越南中原集團簽約,在昆山設立全球咖啡銷售中心。
并且,2020年3月,美國咖啡巨頭星巴克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個產業項目————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簽約落戶昆山開發區。2020年11月,儀征食品投產,形成了9000噸生豆的倉儲能力和23000噸咖啡的烘焙能力,打造了中國最大的咖啡豆烘焙生產基地。2022年5月,Luckin coffee投資1.2億美元在昆山開發區建設烘焙工廠,集咖啡研發、烘焙生產、銷售中心于一體。預計每年烘焙生產加工咖啡豆3萬噸。
為盡快完成咖啡在昆山的配送和銷售,昆山還創新了進口咖啡檢驗檢疫監管模式,90%的進口咖啡貨物實現了“隨報隨檢”,出證時間縮減至1天。今年7月,位于昆山綜保區的5萬平方米恒溫倉儲倉庫即將投入使用,從上海自貿區搬遷至昆山的咖啡交易中心已開始展業。
在11月14日舉行的2022中國國際咖啡產業大會暨首屆昆山咖啡文化節開幕式上,昆山市委副書記、市長賈云馨表示,近年來,昆山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強大的產業優勢和優越的環境優勢,正全力打造以星巴克、儀征食品、西山麗食品、戴菲巧克力等企業為龍頭的千億級高端食品產業,圍繞一顆咖啡豆、一顆巧克力、一根冰淇淋的產業鏈進行轉型。
張坤山浦德國工業園。圖片/張坤山浦鎮政府
30年來,吸引了2000多家高科技企業落戶。
11月18日,在昆山張浦鎮舉行的2022金秋經貿招商活動暨安德宇加速區開園儀式上,10個歐美項目、10個人才科技項目簽約,8個新項目落戶安德宇加速區,10個開放項目獲得營業執照,3個德國項目亮相。這些項目的計劃總投資超過
為什么選擇昆山?托馬斯中國首席行政官周險峰告訴上游新聞記者,選擇張坤山浦主要是因為其地理優勢和與客戶的便捷聯系。此外,與其產業相匹配的人才、政策等優勢也很多,可以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我們生產的零部件占全球同類型配件份額的60%。昆山是我們集團的第一個海外工廠。2023年和2024年,我們計劃在中國設立亞太地區的R&D總部。”周峰說,中國市場占托馬斯集團銷售額的30%,昆山有很多本土和外資企業,可以很好地構建和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新工廠投資的4條生產線年產值約2億元,2024年部分零部件生產將實現國產化。
張浦中德產業園10個開業項目獲營業執照。圖片/張坤山浦鎮政府
像托馬斯一樣,選擇落戶昆山的企業還有很多。今年2月,全球前三大尺寸液晶面板制造商AUO光電增資18億美元,啟動昆山低溫多晶硅項目,成為外資在昆山投資的最大工業項目。
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前4個月,昆山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5.5億美元,同比增長645.5%,昆山新注冊外資18億美元,同比增長8.2%。注冊外資超過3000萬美元的項目16個,同比增長33.3%;五個超過一億美元的項目。30年來,昆山聚集了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的9400多個外資項目,48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昆明投資設立了108個項目,近2300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昆明落戶發展。2021年,昆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48.1億元;上海工業產值邁上1萬億元新臺階,進出口總額1066億美元,居全國縣級市之首。
吸引外資是昆山產業鏈的主要優勢。
無論是服務業還是制造業,很多外資企業在說為什么選擇昆山時都提到了產業鏈,這也是昆山吸引外資的主要優勢。他們的做法是圍繞一個企業,招納所有上下游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從而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繼續發揮規模優勢。
昆山市負責招商的相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昆山市有關部門曾組織技術人員拆解一臺電腦,桌面上擺滿了600多個零部件,看看哪些昆山還生產不出來,然后把生產不出來的零部件企業作為重點進口項目。經過幾年的攻關,幾乎所有的零部件廠商都被吸引到了昆山,形成了筆記本電腦從基礎材料、覆銅基板、印刷電路板、電子元器件、電子顯示器到整機生產的完整產業鏈。
隨后,電子信息產業帶動了精密機械制造和裝備制造的發展,從而促進了汽車、工程機械裝備、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的同步發展。這種產業鏈招商模式也被復制到其他行業。像咖啡豆撬動千億咖啡集群一樣,數字經濟、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產業集群也在昆山初具規模。截至目前,昆山已擁有制造業30個行業,涵蓋全部8大類戰略性新興產業,建成電子信息及裝備制造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和6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最近在昆山發布的《昆山市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也提出,到2025年,昆山袁宇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
對此,昆山市委書記周偉曾表示,“昆山吸引外資最大的信心是什么?我們覺得產業鏈的優勢就是我們的gr
另外,正如周險峰提到的,很多外資企業選擇昆山,也是看中了它天然的區位優勢。昆山,城市面積931平方公里,東鄰上海,西鄰蘇州。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鐵路等3條鐵路穿城而過,滬寧高速、長嘉高速等5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有3個高鐵站、1個火車站、11個高速出入口。它還擁有全國第一個縣級中心,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的第一條延長線的跨省地鐵3354,以及目前正在建設的蘇州軌道交通線S1將連接昆山和上海。
近2300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昆山落戶發展。圖片來源/昆山融媒體中心
今年地區生產總值有望達到5000億。
利用產業優勢,昆山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48億元,連續18年位居全國百強縣之首。上游新聞記者獲得的官方信息顯示,昆山地區生產總值十年來跨越2000億臺階,今年有望再上5000億元新臺階。
目前,昆山正加快構建“26x”現代產業格局,做大做強新一代電子信息和高端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重點布局新型顯示、新智造、新醫療、新能源、新材料、新數字等六大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先進計算、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一批主導產業,全力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的產業創新集群。力爭到2025年,新一代電子信息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規模分別達到8000億元和4000億元,打造千億元、300億元和1500億元三大企業矩陣。抓住元宇宙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機遇,加快培育千億元宇宙產業創新集群,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愛尬聊_生活百科>
昆山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五年來,昆山著力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主導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業產值分別突破5600億元和2800億元,共有人力資源48.5萬人,高新技術企業2264家,五年翻了一番,境內外上市企業共計40家。
近日,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昆山成功進入大城市行列。
至于未來的規劃,周偉提到,昆山力爭到2025年,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500家以上,構建千億企業3家、百億企業30家、十億企業150家的矩陣。到2026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左右,高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53%,人才總量超過60萬人,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60億美元。同時推進產業的數字化和產業化,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的產業創新集群。
上游新聞記者石婷婷
編輯柏楊
編輯范
審計阮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