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981個景區已經實施免費或降價措施?
12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2018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負責人詳細介紹了今年第四季度加強旅游供給的情況。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改革開放力度加大,居民消費升級,出行意愿持續上升。旅游日益成為新時期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教育、養老、醫療、文化、旅游等服務業。中國旅游業正處于新的黃金機遇期。文化和旅游部認真貫徹落實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新發展理念“以文促旅、以旅彰顯文化”的要求,大力推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滿足人民群眾旅游消費需求,不斷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不斷豐富旅游產品供給。
總的來說,我國旅游產品體系日趨完善,供給能力顯著提升。目前,全國共有景區3萬多個(其中A級景區1.03萬多個,其中5A級景區259個,4A級景區3034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300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26個,旅游休閑示范城市10個,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110個,在建自駕游房車營地900多個,國家航空旅游示范基地16個。還有大量“旅游”開發的新產品,如文化旅游、科技旅游、研究旅游、健康旅游、工業旅游、體育旅游等。初步形成了觀光旅游與休閑度假旅游并重的新格局,傳統和新的旅游業態同時興起。今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緊扣市場需求,堅持從旅游供給側入手,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品牌建設,不斷完善旅游精品景區體系
景區不僅是旅游業的核心吸引力,也是旅游業發展的引領者。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了山西洪洞大槐樹尋根祖園、內蒙古赤峰克什克騰石陣等9個5A級旅游景區。以5A級旅游精品景區為代表的優質旅游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已達259個。同時,文化和旅游部進一步加強景區動態管理,迫使景區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升科技、生態、綠色內容,嚴肅處理忽視管理、降低服務質量、破壞生態環境的A級景區。今年10月,公布了11個被取消的4A級旅游景區,全國200多個A級旅游景區被取消、下調、嚴厲警告、警告。
文化和旅游部還堅持景區惠民導向,會同國家發改委積極推動國有重點景區門票降價,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旅游發展成果。截至10月,已免費開放或降價景區981個(免費開放74個,降價907個),其中5A級景區159個,4A級景區534個。907個降價景區中,491個降幅超過20%,214個降幅超過30%。
二、深化區域合作,重點打造精品旅游帶
為深入貫徹落實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文化和旅游部召開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發展推進會。羅部長強調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部署了旅游生態保護、旅游資源開發升級、旅游新線路目的地建設、旅游營銷創新和旅游公共服務升級五大行動。文化和旅游部深入挖掘長江流域歷史文化、生態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加強長江流域區域合作與協調發展,通過串聯融合,推出了文化旅游、生態旅游、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民俗旅游、研學旅游、自駕游等一批優秀旅游線路。比如長江旅游聯盟推出了長江三峽黃山、長江三峽九寨溝、長江三峽華東城市游等精品線路。江浙滬三地文化旅游部門先后推出長三角城市群“茶文化”“江南水鄉”體驗游和十大上路出行線路等特色產品;武漢、長沙、南昌、合肥聯合推出長江中游四城旅游卡,已游覽四城40余處優質景區,推動長江旅游整合營銷、協同發展。
三、創新發展理念,推進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堅持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通過實施“旅游”戰略,引導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今年11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在浙江湖州召開全國農村民宿發展暨全域旅游推進工作現場會,將農村民宿建設作為推動鄉村旅游轉型升級、豐富旅游民宿供給的重要領域。浙江現有民宿1.6萬家,已超過省內星級酒店規模,直接就業9.8萬人,成為鄉村產業蓬勃發展、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北京大力培育鄉村旅游和休閑度假旅游特色業態。天津推出紅色革命遺址、博物館、<愛尬聊_創建詞條>名人故居主題游線路。上海深入挖掘建筑和街區文化,打造了一批“建筑可讀,街區可逛”的精品城市微旅游產品。湖南創新舉辦“錦繡瀟湘”文旅制作人大賽,為文旅制作人開展創新創意活動搭建新平臺。青海推出10條特色公路出行環線,建成覆蓋重要旅游節點的46個自駕游營地。西藏實施“打造全區重點旅游產品專項規劃”,啟動林芝楊康旅游那曲研究。
旅游、阿里暗夜星空旅游等新產品。廣東實施“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勞作變體驗和農房變客房”的四變工程,著力開發了一系列“海陸空”旅游新業態新產品。四、加強智慧旅游供給,提升旅游服務管理水平
智慧旅游是全面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提高旅游滿意度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游部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指導各地不斷推進旅游信息化發展。云南以“游客體驗自由自在、政府服務無處不在”為目標,推出集游客綜合服務、旅游綜合管理和旅游大數據統計為一體的“一部手機游云南”平臺,提供“一鍵訂單”“一碼通行”“一鍵投訴”等覆蓋游前、游中、游后的全過程服務。廣西、重慶建設旅游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實施景區景點客流實時監測與分析。海南推動全省重點旅游區域免費WIFI覆蓋,覆蓋率已達到95.3%。
五、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升級
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鄉村旅游市場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發展潛力巨大。根據監測中心數據測算,2018年上半年全國鄉村旅游收入7700億元,占國內旅游總收入的31.4%;鄉村旅游接待人次13.7億人次,占國內旅游總人次的48.6%。
今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會同1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從總體要求、規劃引導、公共服務、文化內涵等方面指導鄉村旅游發展。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印發了《促進鄉村旅游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2020年)》,著力解決鄉村旅游發展的瓶頸制約問題。同時加大專業培訓力度,下半年舉辦了四期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旅游帶頭人、村干部培訓班、五期以鄉村旅游和鄉村民宿為主題的培訓班,總培訓人數達2000多人。
六、加強基礎建設,促進紅色旅游規范健康發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旅游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進落實《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文化和旅游部著力增強紅色旅游優質供給,全面推進紅色旅游規范健康發展。通過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著力培育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體系、做大紅色旅游市場主體、開發紅色旅游特色商品、促進紅色旅游融合發展,使紅色旅游成為廣大群眾培養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陣地。同時堅持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國夢”宣傳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相結合,許多景區成為青少年學習革命傳統、陶冶道德情操的實踐課堂。
今年11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辦了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通過以賽促訓的方式,提升了講解員講好紅色經典故事的能力,推出了一大批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紅色故事,并確定在江西、湖南、上海、遵義、延安五省市開展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建設行動試點,形成可復制可借鑒經驗,在全國逐步推廣,以提升紅色旅游講解員整體素質,推進紅色旅游優質發展。
七、增加有效供給,豐富旅游新業態產品
根據市場需要,文化和旅游部著力培育度假旅游、體驗旅游等新業態發展,增加有效供給,以滿足多樣化旅游需求。一是推出一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按照《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國家標準和《旅游度假區等級管理辦法》要求,以“質量優先、示范引領”為原則,推出海南省三亞市亞龍灣旅游度假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靈峰旅游度假區9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截至目前,全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數量達26家。二是推出一批體育旅游精品線路。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國家體育總局,在2017年推出33項國家體育旅游精品賽事和15條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的基礎上,于2018年春節黃金周繼續推出了海南三亞中國體育廟會、吉林冰雪自駕游等18條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吸引了海內外游客的廣泛參與。2019年春節前,文化和旅游部還將會同體育部門繼續推出新一批體育旅游精品線路,推動體育旅游新業態的發展。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將認真貫徹習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繼續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現優質供給、有效供給、彈性供給為目標,深入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引導和促進各類資源與旅游業對接,不斷豐富新產品供給,實現旅游供給更平衡、更充分、更優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