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類幾類是什么歌??
_CFT01****22126 2021-10-16 11:05
中國民歌按民歌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六類,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兒歌、生活歌。
1、勞動歌。勞動歌包括各種號子、夯歌、田歌、礦工歌、伐木歌、搬運歌、采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勞動生活或協調勞動節奏的民歌。
它是一種由體力勞動直接激發起來的民間歐謠。它伴隨著勞動節奏歌唱,與勞動行為相結合,具有協調動作、指揮勞動、鼓舞情緒等特殊功能。如:福建民歌《采茶撲蝶》、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
2、時政歌。時政歌是人民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狀況而創作的歌謠。它反映了勞動人民對某些政治事變、政治措施、政治人物,以及與此有關的政治局勢的認識和態度,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政治理想和為此理想而斗爭的精神;
3、儀式歌。是伴隨著民間禮俗和祀典等儀式而唱的歌。它產生于人們對自然力的威力尚不認識而對語言的力量又很崇拜的時候,即幻想用語言去打動神靈,用以祈福、免災。儀式歌就其儀式應用的情況來看,可以分為訣術歌,節令歌、禮俗歌和把典歌四種;
4、情歌。情歌是廣大人民愛情生活的反映。它主要抒發男女青年由于相愛而激發出來的悲歡離合的思想感情。它充分表現了勞動人民純樸健康的戀愛觀和審美情操。有的情歌也表現了對封建札教的蔑視和反抗。
有相當數量的表現青年男女互相愛慕之情的歌,如“妹是桂花香千里,哥是蜜蜂萬里來,蜜蜂見花團困轉,花逢蜜蜂朵朵開”。這優美抒情的描寫,充分表達了他們熱烈相求、親密相愛的情意;
5、兒歌。兒歌是以簡潔生動的韻語創作井流傳于兒童中間的一種口頭短歌。兒歌的內容豐富多彩。大體可分為三類:游戲兒歌、教誨兒歌和繞口令。游戲兒歌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觸到的歌謠。當嬰兒還在襁褓中,就聽過母親溫存的歌聲,如《催眠曲》、《搖籃曲》。
孩子們漸漸長大了,便學會一支支游戲兒歌。這種兒歌能豐富孩子們游戲的內容,增添孩子們的興趣,如《拉大鋸》。兒童踢毽子、跳皮筋、捉迷藏等,都有與之相配合的游戲兒歌。這種歌,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唱起來倍感親切、有趣,大大增加了游戲時的趣味;
6、生活歌。生活歌的范圍相當廣泛。我們所說的生活歌只取它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反映人民社會生活及家庭生活的歌。如反映社會生活不公平,不合理的歌:“編涼席的睡光床,抬棺材的死路旁。”字里行間,透露了勞動人民對這種生活的不平。
舊社會的封建禮教及宗法觀念給廣大勞動婦女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使她們從生到死都得不到與男子一樣平等的待遇。“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反映的就是這種情況。
泣爾煙 2021-10-16 11:13 音樂分通俗,民族,美聲三種唱法, 通俗也就是我們愛唱的流行歌 曲,民族就是<<茉莉花>>,<<祝福祖國>>等都是民族的 美聲作品有<<我愛你,中國>>,<<一抹夕陽>>等
ka→☆楓★ 2021-10-16 11:14 不同的點歌系統有不同的操作界面,但分類是大至相同的,就拿常見的“雷石”和“歐凱”來說吧。首頁是:1按歌手分類、2按語種分類、3按曲型分類、4按拼音分類、5按字數分類,選擇某一分類后進入二級分類,分別是:1、內地男歌手、內地女歌手、港臺男歌手、港臺女歌手、華人樂隊、日韓歌手、歐美歌手。2、國語歌、粵語歌、閩南語歌、英文歌、其他,展開后可以選擇字數。3、流行歌曲、革命歌曲、戲曲、舞曲、喜慶經典、兒歌、對唱。4、顯示從A----Z 26個字母,按歌名每個字的拼音第一個字母逐一輸入,例如《千里之外》輸入QLZW,在重碼中選擇。5、一字歌、二字歌……八字歌、多字歌。如果你喜歡唱某個歌手的歌,在歌手分類中找。如果你想唱某首歌,用拼音查找。如果你想瘋狂醉跳,按曲型后選舞曲。
liubin1975#p#Sh 2021-10-16 11:16
音樂分為古典音樂、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三大類。
1.古典音樂以超時代的普遍性、永恒性的藝術價值和音樂藝術最高業績為標準,一般指那些能作為同時代,后代典范的,具有永久藝術價值的音樂。
2.流行音樂準確的概念應為商品音樂,是指以贏利為主要目的而創作的音樂。它是商業性的音樂消遣娛樂以及與此相關的一切工業現象。
3.民族音樂就是從古到今在悠久歷史文化傳統上創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體現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樂。
博客徐娘半老 2021-10-16 11:24
按形式和作用分
1、高原山歌
山歌是中國民間歌曲的代表性體裁之一,是人們在山間野外放牧、砍柴、挑擔、鋤草、行路等個體勞動生活中隨意詠唱的一種短小民歌。
中國的山歌流傳很廣,但主要集中于西南、西北及北部高原、山區廣大地帶。另有豫、鄂、皖交界的大別山,粵東北、贛南、閩西武夷、羅霄、南嶺三山交匯處等山歌流傳區。
2、勞動號子
勞動號子俗稱?“號子”或?“哨子”,是中國民歌的重要體裁之一,普遍流傳于全國各省區。其主要功能,就是統一大伙的勞動節奏,協調勞動動作,調節人們的勞動情緒。多種多樣的生產勞動,產生了多種多樣的勞動號子。
3、稻區?“田歌”
自古以來,稻農們都習慣于在栽秧、薅草、車水、挖地時唱歌助興。這些民歌名目繁多,總稱為田歌。田歌的傳唱方式,基本上保留了勞動號子的特點,一般采用?“領”、?“合”形式、?“領”與輪流接唱形式和分組對歌形式。
4、城鎮?“小調”
小調(或稱小曲)是廣泛流傳在各城鎮、集市的一種民歌體裁。長期以來,經過城鎮職業、半職業民間藝人的加工、磨練,形成了結構較均勻、節奏規整、曲調細膩、主題內容多樣等一系列題材特征。
5、云嶺?“雙聲”
長期以來,人們都以為中國的民歌一律是單聲形態的。直到20世紀40年代后期,音樂學家才開始在中國西南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陸續觀察到了一組歌手同時唱兩個聲部的現象。從而,改變了以往中國無?“復音”民歌的陳見。
按地域分
1、客家民歌
客家民歌主要包括客家山歌和客家童謠。流行于廣東東部的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紫金縣,福建西部的上杭、寧化、清流、永定,江西南部的興國、瑞金、永新等地,以及臺灣北部的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使用客家方言演唱。
2、陜北民歌
陜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陜北民歌種類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調、攬工調、酒歌、秧歌、勞動號子、歌舞曲、榆林小曲、渭北民歌、陜北套曲、二人臺、風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調等,以小調和信天游為主。
3、云南民歌
云南是中國擁有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有彝、白、傣、哈尼、壯、苗、僳僳、佤、回、納西、拉祜、景頗、瑤、藏、布朗、阿昌、蒙古、崩龍、獨龍、普米等族。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間歌唱活動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幾乎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按體裁分
按照它的體裁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三大類:號子(勞動號子)、山歌、小調(小曲)。
按人群分
1、情歌
(1)傾訴互相愛戀之情和表明選擇愛人標準的,如《絲線牽橋妹敢過》、《金銀不是如意郎》。
(2)抒發離別、想念之情的,如《把你畫在眼睛上》、《和來捏作一個人》。
(3)表達誓不分離的堅貞愛情的,如《情愿挨打不丟郎》、《出了衙門手牽手》。
(4)告誡和批評的怨情歌,如:“要學莧菜紅到老,莫學花椒黑了心”、《小妹郎多亂了心》。
(5)為數甚多的“家花不如野花香”之類的偷情歌,雖含某些不健康的思想情感,但往往也表現了被剝奪正常愛情生活的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2、兒歌
一詞,中國“五四”以后才普遍使用。古代稱為“孺子歌”、“小兒謠”等。
ty_從新開始562 2021-10-16 11:31
山歌可分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類。
代表曲目有:《世上哪有樹纏藤》、《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月兒彎彎照九州》、《走西口》、《五哥放羊》、《蘭花花》
1、《世上哪有樹纏藤》
出自電影《劉三姐》,歌曲后有遠征、蔡國慶、楊鈺瑩等歌手翻唱。
歌中以藤和樹的纏繞,非常巧妙地道出了在愛情的表達上,誰應該是主動的一方。劉三姐深愛著善良、樸實、非常有正義感的青年阿牛,歌詞很有哲理而又不失通俗,充滿了含蓄而又不失明了,很容易引發人們的思緒,展開美好的聯想。
電影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2、《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由李若冰、關鶴巖、徐鎖、馮福寬作詞,劉烽作曲,獨唱原唱者為贠恩鳳,后被眾多藝術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傳甚廣,此曲是2003年中央電視臺拍攝的大型電視連續劇《延安頌》片尾主題歌。
該歌曲是一首以陜甘民歌作為表現形式頌揚紅色政權的歌曲,全曲用西北人民的語言(包括音樂語言)生動地、恰如其分地描繪了中央紅軍到達陜北的革命歷史史實。
自此中國革命重心從南方移到北方,延安成為革命的圣地2009年11月11日,榮獲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月兒彎彎照九州》歌唱祖國”合唱比賽一等獎。
3、《月兒彎彎照九州》
是自南宋以來流行于江蘇省一帶的地方民歌。該民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述民間離亂之苦。明末馮夢龍所編《山歌》中也有記錄。
4、《走西口》
是一首山西地方民歌。據說它已經流傳了一兩百年。這首歌不但山西人會唱,山西鄰近的內蒙、陜西,甚至更遠一點的寧夏、青海、甘肅也有許多人會唱。中國有句老話叫“十里不同音”,說的是民歌有很強的地域性。
5、《五哥放羊》
《五哥放羊》是一首著名的山西民歌小調,廣泛流傳于晉西北、陜北、寧夏東北、隴東及內蒙古西部一帶。這些地區社會文化歷史有許多共性特征,其具體地域就是我國傳統語境中所說的“塞上”(即長城內外),多屬于方言劃分中的晉語區。
6、《蘭花花》
是劉燕平演唱的陜北民歌 ,由周家洛采集和再創造而成,并由黨音之改編,后由朱逢博、郭蘭英、王昆、李波、阿寶等多人傳唱,該曲是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插曲和電視劇《愛在戰火中》的主題曲。
《蘭花花》是中國陜北地區的地方民歌,以純樸生動、犀利有力的語言,熱情歌頌了一位封建時代的叛逆女性──蘭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