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森林2》終于開播,私心推薦一波張弛有度的追劇清單?
這個周末追了三部新劇,質感都不錯。三部劇風格不同,一起看能量正好。
在工作中打雞血,配合你慢慢治風,所以今天打包推薦。
《秘密森林2》
這部高分高能劇終于回歸了。第二季剛開播一集,口碑還算穩定。
很適合喜歡燒腦的觀眾,但同時也有很多細致入微的職場技巧,像我這樣只崇拜職場精英思維模式的觀眾,也樂在其中。
第一集引出兩條沖突線。
第一個是大學生溺水現場,故事分別從檢察官和刑警隊的角度展開。
三個男同學去海邊玩,其中兩個淹死了.
黃詩木在第一季結束就被降級了,但是他的業務能力一點也沒有被降級。
站在事發現場,他能立刻在腦海中看到自己的推演過程。這種有畫面感的準確思考能力,真的是職場上的“定海針”。
先不說練成黃詩木的難度,至少可以試著用畫面感去思考,這樣也可以繼續鞏固我們的想象力。
腦子里有一種畫面感,讓你能更立體地思考,輕松地打開思路,輕松地展現出發散的趨勢,這是領導希望你做的。
黃世木怒不可遏,他的“功在目”技能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級的水平,比如死者同伴的鞋子和驚慌失措的手指狀態,這些都在他的鎖定范圍之內。
看到黃世木的思考過程,就是在追尋一段自我鎮靜的旅程。他自己也因為身體原因變得“沒有感情”,所以可以屏蔽大部分干擾物品。
保持冷靜,你真的可以無限提高你的上限。
與此同時,躺在床上休息的韓如珍刷手機八卦,電視新聞播報海邊災難。
她的一位關注的網友突然上傳了一張海邊的照片(死亡現場的海邊),但對方立即刪除了。
海邊一直保持著警戒線。這位網友是怎么到海邊的?這件事和死亡有什么聯系嗎?
接下來,韓如真扮演了一個強大的吃瓜宇宙,根據網友ins上的各種線索猜測對方的身份。
因為大家都是外圍粉絲,她想先測試自己是否在線,然后先問一個外圍話題,這樣比較自然,不會突兀。畢竟對方臨時刪除了海邊拍的照片,可能是心虛,容易警惕。
第一步是探索另一面,從共同的興趣愛好開始。這個策略也可以用來在工作場所搭訕,比如去一家新公司,和一個新客戶建立聯系.
然后,就是把吃瓜的動力無縫轉化為“抓住真相”的毅力,就像明星出軌,瓜挖三尺時三郎太的絕望精神。
男網友是健身專家嗎?去網絡根據健身房照片識別圖片,找出是哪個健身房。
他喜歡瘋狂曬車,車牌號也不難找到。
還有女朋友信息,在評論區找一些亮眼的評論,不難深挖人際網絡。
而且,這個女朋友還挺虛榮的,喜歡“假裝住在富人區”。
所以,社交網絡小心翼翼地暴露了太多的個人信息,而這些碎片化的信息總能編織出你的個人秘密。(這個故事也適合各大券商好好學習,所以請讓你的藝人在社交媒體上保持克制。)
這是第一集留下的案件懸念,后續肯定有各種反轉。
另一條沖突線是刑事警察和檢察官爭奪偵查權。
這一季,她加入了派出所女領導(全惠珍),負責派出所的日常輿論監督。
有趣的是,全惠珍的丈夫李善均去年高調做了一件《檢察官內傳》的作品,這件作品也深挖了檢察官的內部系統。
這個女領導不是省油的燈,刑警隊和檢察院在輿論上互相抹黑。
這是輿論監督的剪報,但是
女領導先聽自己的負面報道,從標題到核心內容逐一分析。
下屬也要總結負面新聞的共性:每一條新聞都會崇高踩低,突出檢察官的能力。
src="/d/file/conpic/20200819/uclycvcllht.jpg" />女領導馬上發現對方稿件特點:這條竟然是采訪稿,導向太明顯了。
必須弄清楚這家媒體的想法,明明我們有很多官方素材,他可以來向我們求證,屯著舊瓜當成新料來爆,吃相難看。
這就是很常規的公關與媒體的對接流程,在傳統公關年代,公關們要根據媒體報道調性分為三個等級:正面、中性、以及負面。
中性報道尤其要注意,因為這類報道可能是媒體客觀中立的報道,難免要觸及企業不想提到的敏感話題,也可能是媒體添油加醋、夾帶私貨的主觀臆想。
這就需要公關去和媒體溝通,媒體寫這類報道基于什么緣由?
如果確實是企業本身的問題,那么公關就會積極和媒體建立更深度了解和溝通,確保信息互通有無,也能激勵企業更好地完善自己。
如果是媒體自己的問題,被競品收買了,又或者想寫點負面吸引甲方的注意,從而置換友好溝通,甚至是未來合作,背后的媒體動機必須搞清楚。
女領導看到這類采訪類負面新聞,自然先要求下屬去和媒體溝通,看看對方的目的是什么。
對手竟然絞盡腦汁對付我們,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
再看檢察官有啥負面新聞,女領導也要加把火力。
還要操作得看不出痕跡,讓大眾感覺是當地媒體自己挖出來的爆料,看似很客觀中性。
熱度吊起來了,馬上推波助瀾上熱搜首頁。(現實輿論場也是這種騷操作,假裝不經意,假裝客觀中立,實際上都是有背后操控的)
看到這里,我想到了《請輸入搜索詞:www》,全慧珍在那部戲里也是網絡傳播特長生。
韓汝珍覺得這樣的女領導有點走火入魔了,平息自家負面的基本方法,明明可以用自家的正面文章去稀釋負面,她不懂為何領導偏偏要做對家的負面呢?
領導只看結果,而且只看有熱度的結果,她眼中的那種正能量勵志故事無人問津。
這位女領導也是在映射一批生活中的領導:我對真相無感,我只要熱度。
而你們都是韓汝珍,面對這種領導,我該如何自救?
第一集給出的沖突點還是很飽滿的,每周一集的體量,也夠我們慢慢消化,畢竟這部劇沒有廢話,每一幀都是精華。
推薦完這部略微燒腦的懸疑劇,還有兩部很輕松的日劇非常值得一看。
上次我們推薦了《泡澡少女》,一集30分鐘看不過癮怎么辦呢?
還有這部新出爐的《大叔喜歡可愛小玩意》,日劇片名真的是玄學。
這部劇說的是一位鋼鐵直男大叔,工作賣力,不茍言笑,自帶酷風,可他偏偏對萌寵周邊情有獨鐘,從小到大必須收集各款周邊才善罷甘休。
他在辦公室真的是那種拯救大家于水深火熱的禁欲系男神,工作聚精會神,效率極高。
面對隔壁部門惡毒男的打壓,他也能瞬間拿出職場硬貨反壓。
但他又不愿意向外界暴露自己的屬性,在辦公室里看到大家分享可愛小玩意的時候,他只能裝得心如止水。
自己的可愛鑰匙扣弄丟了,他要喪好幾天,直到別人幫忙找到。
在他的字典里:可愛即正義。
每當有新品上市,他都要小心翼翼在現場潛伏,因為小孩特別多,他們是新品的狂熱愛好者。
而他作為中年大叔,和一群小娃娃去搶周邊,顯得難為情。
他甚至在家人面前都要保密,比如自己的侄子過來借住,他要第一時間把家里的所有萌寵周邊收起來,他家都可以開一個小專柜了。
收起來之前還要進行深情對話:寶寶不好意思,真的是特別情況,最近要先將你收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