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病人首次用意念驅動自己的手,可信嗎?原理是否說的通?
科技日報訊 美國俄<愛尬聊_百科知識>亥俄州立大學威克什納醫療中心和巴特爾研究所合作,取得了一項創新性成果,讓癱瘓病人第一次用大腦直接驅動自己的手和手指!23歲的伊恩·伯克哈特成為第一個使用“神經橋”(Neurobridge)的四肢癱瘓病人。神經橋是一種用于脊髓損傷病人的電子神經支路,就像一種高清晰的肌肉刺激“管套”,將病人的腦和肌肉直接相連,讓他們能按自己的意愿實現對自身肢體功能性控制。
zchnny 2021-11-22 00:11
理論上是可行的。
其原理能說的通,原理如下:
“神經橋”結合了學習算法和腦活動解碼,能轉譯腦部發出的神經脈沖,并把新信號傳給癱瘓肢體。
最終使得癱瘓病人的腦信號繞過受傷脊髓驅動他的手。就好比是心臟搭橋,但不是血管支路,而是腦電信號支路。讓腦部信號繞過受傷部位,直接到達肌肉。
“神經橋”這項技術已經醞釀了很久,研究人員花了近10年來開發算法、軟件和刺激管套。
巴特爾研究所開發了非入侵式神經刺激技術——可穿戴管套,能精確刺激手臂上的小肌肉,驅動單個手指運動,與軟件相結合成為一種“虛擬脊髓”,允許使用者協調手部和腕部運動。俄亥俄州立大學和巴特爾研究所合作設計了合適的電極序列,電極刺激讓伯克哈特能運動他的手指和手。當伯克哈特用腦發出不同的信號指示肌肉,就能轉動手部、握拳、收攏手指握住物體等。
今年4月22日,阿里·雷澤醫生用3小時手術在伯克哈特腦中運動皮層植入了一片比豌豆還小的芯片,芯片能翻譯腦信號并將其輸入計算機,計算機將信號重新編碼后傳給高清晰電極刺激管套,管套能刺激恰當的肌肉來執行所希望的運動。在0.1秒內,就能將伯克哈特的思想轉化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