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白娘子傳奇作者是誰啊??
請問,新白娘子傳奇作者<愛尬聊_創建詞條>是誰啊?
兵鍋828 2022-01-01 17:04 你是指編劇吧?分別是貢敏、趙文川、方桂闌、何麒、夏祖輝
小阿常的妹妹 2022-01-01 17:04
就是愛你131020 2022-01-01 17:05 新白有四位編劇貢敏---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編劇50集的新白,貢敏其實只寫了四分之一也就是前十幾集的戲,其中并未有太多的沖突高潮.但他卻卻給觀眾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在表現許仙夫妻恩愛的處理上四兩撥千斤,透過一些細小的情節給人展示了一幅幔妙的神仙美眷的圖畫.同時多段經典唱詞也巧妙地溶進了二人生活的點點面面.經歷了相逢,別離,喜悅,哀傷甚至是經歷過端陽節驚魂這樣的不幸時刻,卻依然使人感覺夫妻二人的生活甜甜蜜蜜令人艷羨.也為后面情節鋪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直到現在提起新白編劇,大家的第一反應往往還是這位貢敏.趙文川---最無奈的編劇在貢敏據說由于與劇組意見不和打道回臺之后,趙文川臨危受命接下了這份差事.從小青梁王府盜寶到白娘子水漫金山,趙老哥一直著力于在不斷的是非糾葛中體現白娘子與許仙的感情.可以說趙文川盡力了,但他的無奈在于這是一部神話片加之倉促趕工,所以很多環節上的漏洞太多而飽受非議.而且這一段里白娘子對丈夫的包容與許仙糊涂式的善良反差過于明顯,使許仙這位男主人公盡管在其間吃盡了苦頭卻難免使人在不經意間生出一絲厭惡.方桂闌---最能賺人眼淚的編劇她跟貢敏的才華有一拼.一支金釵續前緣的斷橋重逢,小青與張玉堂忘字心中繞的無果而終,白娘子自知大禍臨頭欲走還留的矛盾,許仙忍痛拋兒上金山的凄楚以及小青對白娘子的忠心不二……凡此種種不待盡言.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將親情,友情,愛情在這短短的十集之內體現得淋漓盡致,又輔之以感人的唱詞,不由得讓人為之扼腕流涕,縱使須眉亦沾巾.何麒----最可恨的編劇此人編劇時演唱部分明顯減少,是深感可惜處之一.方桂闌牽出了媚娘故事的頭兒,但這段白蛇后傳中經典佳話的主干是何麒一手締造出來的,可偏偏又被他親手毀掉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只在一陣裂人心肺的傷悼之后,男的便似乎在瞬間把女的忘了個一干二凈,轉眼就滿面春風地與那個他并不喜歡也并不討人喜歡的表妹拜堂成親.其后更未對許仕林的心理活動做任何一點描述---難道天下男兒多薄幸?說到許仙夫妻,二十年的痛苦分離二十年的漫長等待,青絲熬成白發后換來的便只有那一瞬間的無語凝噎,實在令我輩旁觀者亦為之不甘.更想不通的是這一段對倫理觀念的上轉變.不知道是否我理解有誤,總覺得團聚后娘子與小青的談話中似乎對當年情頗有悔意,而且在仕林與媚娘的愛情里似乎是以父母之命為正理.更難以容忍的是對法海的維護,在老何編的戲里提到法海似乎總在有意無意地說他有多無可奈何,多么為人著想多么心存善念,最后居然還得道成仙.想來如果不是老何做編劇在后,恐怕法海會被寫成個真善人.我不知道最后皆大歡喜是否是臺灣戲的通病,法海這么一個卑鄙無恥顛倒黑白的王八蛋居然可以善終如此,想說他不是老何的親戚都難---當然這只是一句牢騷話.應該說何麒的壓力算是最大的,他要負責把這個故事的恩怨是非做個清理做個了斷又要保證觀眾滿意是很不容易.但是以這種形式收尾,難免使人對他的是非觀念引起爭議,同時也對整部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有惑……在倉促之中各展才華而且彼此的故事銜接也比較完整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應該說他們四位都是才子級的人物才會使這么一部拼盤戲經久不衰家喻戶曉.---但還是覺得如果在劇本策劃成熟后再上,應該會更加經典.參考來自
原下居士2011 2022-01-01 17:06 關于《新白娘子傳奇》發生時代“宋德宗”的簡單考證 相信在看《新白娘子傳奇》時知道當時的年代是大宋德宗時期。。 但很多人卻知道好象歷史上沒這個皇帝啊? 宋朝當權者時間列表如下: 960--976 太祖趙匡胤 976--997 太宗趙光義 997--1022 真宗趙恒 1022--1033 太后劉氏 1033--1063 仁宗趙禎 1063--1067 英宗趙曙 1067--1085 神宗趙頊 1085--1093 太皇太后高氏 1093--1100 哲宗趙煦 1100--1125 徽宗趙佶 1126--1127 欽宗趙桓 1127--1162 高宗趙構 (1140--1155 秦檜專權) 1162--1189 孝宗趙昚 1189--1194 皇后李氏 1194--1195 趙汝愚 1195--1207 韓侂胄 1207--1233 史彌遠 1233--1261 理宗趙昀 1261--1275 賈似道 1275--1276 太皇太后謝氏 真宗趙恒,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煦,徽宗趙佶,欽宗趙桓,高宗趙構,孝宗趙昚,光宗趙諄,寧宗趙擴,理宗趙昀和太祖趙匡胤 ,太宗趙光義幾位皇帝。 其中確實沒有宋德宗,難道電視劇和劇本中有BUG?為此我稍作查證了一下。 《新白娘子傳奇》故事發生的地點有錢塘,蘇州,江陰,鎮江,多在江淮一帶,還有“京城”,但是這個京城在哪里呢,在電視劇中許仕林的名字被梁太師在推薦冊中劃掉,其義兄戚寶山到京城找梁太師評理,曾提到過“已經去了七天了還沒有消息,看來是兇多吉少”,由此可見,從錢塘到京城只有三天時間左右,據此來看這個“京城”應該是南宋都城臨安,也就是杭州。其故事發生時期應該是在南宋,而在南宋時期政權不穩,國家不統,很可能有些皇帝的年號或廟號不太常用,或者那時已經用元朝的年號了。 另外在查證宋德宗時從南宋詞人劉辰翁處得到了確切證據: 永遇樂 ——劉 辰 翁 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璧月初晴, 黛云遠淡, 春事誰主? 禁苑嬌寒, 湖堤倦暖, 前度遽如許! 香塵暗陌, 華燈明晝, 長是懶攜手去。 誰知道, 斷煙禁夜, 滿城似愁風雨! 宣和舊日, 臨安南渡, 芳景猶自如故。 緗帙流離, 風鬟三五, 能賦詞最苦。 江南無路, 州今夜, 此苦又誰知否? 空相對, 殘釭無寐, 滿村社鼓。 此詞抒發了作者眷念故國故都的情懷。寫于宋德宗景炎三年,即帝昺祥興元年。此時臨安已淪陷,南宋政權也瀕臨滅亡,這首詞是作者在旅途中寫成。 “璧月初晴,黛云遠淡,春事誰主?”起首用景語渲染氣氛,并點明詞中景物所處的時日,著重之處在于“春事誰主”這個主題。“璧月”,有“滿月如璧”句(宋何偃《月賦》),月如玉璧之潔白、晶瑩、圓滿,以璧玉詠元宵之月,極為生動傳神;月明則云淡,天青云色一體難分,故曰“黛云”,煉字亦考究。這些都是元宵節時常見的景象,也是春夜里惹人愛憐的事物。但如今誰是這美好春天事物的主人呢?發此一問 ,字字千鈞直截了當地楔入詞的主題 ;緊接著“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從“禁苑”、“湖堤”二詞看,可知寫的是南宋都城臨安;從“前度”(源出劉禹錫“前度劉郎今又來”之典)一詞看,可判斷詞人在故都淪亡后還重來過。“嬌寒”、“倦暖”,詞人主觀感受的寫照;似乎“禁苑”、“湖堤”在詞人看來都只覺有嬌弱、倦乏之感。“遽如許”三字,好像從詞人心底噴涌而出,字字璣珠,表示了事態變化之速,詞人每想到此便心情異常沉重,從字里行間可見詞人自哀痛之情。 由此可見宋德宗即是宋朝的最后一個皇帝趙昊。南宋滅亡時他其實還只是一個小孩子。至于為什么電視劇中看到的是個老頭,這就可能只是藝術上的加工了。我們平常也很少看到宋德宗這個廟號也應該是因為其在位時間太短,當時國家即將滅亡,景炎一年(1276),元兵包圍徽州,守將李銓獻州城降元。元十五年即宋祥興元年,宋帝昺立改元祥興。 祥興元年,元水師與宋水師戰于崖門外海,宋軍全軍覆滅。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便要背著這位剛滿8歲的小皇帝趙昺跳海而死。趙昺大驚,哭泣不肯,陸秀夫于是對趙昺說:“事已至此,陛下當為國捐軀。德佑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于是,趙昺身穿龍袍,胸掛玉璽,隨陸秀夫跳海自盡。
初學者來了 2022-01-01 17:08 貢敏---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編劇 50集的新白,貢敏其實只寫了四分之一也就是前十幾集的戲,其中并未有太多的沖突高潮.但他卻卻給觀眾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在表現許仙夫妻恩愛的處理上四兩撥千斤,透過一些細小的情節給人展示了一幅幔妙的神仙美眷的圖畫.同時多段經典唱詞也巧妙地溶進了二人生活的點點面面.經歷了相逢,別離,喜悅,哀傷甚至是經歷過端陽節驚魂這樣的不幸時刻,卻依然使人感覺夫妻二人的生活甜甜蜜蜜令人艷羨.也為后面情節鋪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直到現在提起新白編劇,大家的第一反應往往還是這位貢敏. 趙文川---最無奈的編劇 在貢敏據說由于與劇組意見不和打道回臺之后,趙文川臨危受命接下了這份差事.從小青梁王府盜寶到白娘子水漫金山,趙老哥一直著力于在不斷的是非糾葛中體現白娘子與許仙的感情.可以說趙文川盡力了,但他的無奈在于這是一部神話片加之倉促趕工,所以很多環節上的漏洞太多而飽受非議.而且這一段里白娘子對丈夫的包容與許仙糊涂式的善良反差過于明顯,使許仙這位男主人公盡管在其間吃盡了苦頭卻難免使人在不經意間生出一絲厭惡. 方桂闌---最能賺人眼淚的編劇 她跟貢敏的才華有一拼.一支金釵續前緣的斷橋重逢,小青與張玉堂忘字心中繞的無果而終,白娘子自知大禍臨頭欲走還留的矛盾,許仙忍痛拋兒上金山的凄楚以及小青對白娘子的忠心不二……凡此種種不待盡言.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將親情,友情,愛情在這短短的十集之內體現得淋漓盡致,又輔之以感人的唱詞,不由得讓人為之扼腕流涕,縱使須眉亦沾巾. 何麒----最可恨的編劇 此人編劇時演唱部分明顯減少,是深感可惜處之一. 方桂闌牽出了媚娘故事的頭兒,但這段白蛇后傳中經典佳話的主干是何麒一手締造出來的,可偏偏又被他親手毀掉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只在一陣裂人心肺的傷悼之后,男的便似乎在瞬間把女的忘了個一干二凈,轉眼就滿面春風地與那個他并不喜歡也并不討人喜歡的表妹拜堂成親.其后更未對許仕林的心理活動做任何一點描述---難道天下男兒多薄幸?說到許仙夫妻,二十年的痛苦分離二十年的漫長等待,青絲熬成白發后換來的便只有那一瞬間的無語凝噎,實在令我輩旁觀者亦為之不甘. 更想不通的是這一段對倫理觀念的上轉變.不知道是否我理解有誤,總覺得團聚后娘子與小青的談話中似乎對當年情頗有悔意,而且在仕林與媚娘的愛情里似乎是以父母之命為正理.更難以容忍的是對法海的維護,在老何編的戲里提到法海似乎總在有意無意地說他有多無可奈何,多么為人著想多么心存善念,最后居然還得道成仙.想來如果不是老何做編劇在后,恐怕法海會被寫成個真善人.我不知道最后皆大歡喜是否是臺灣戲的通病,法海這么一個卑鄙無恥顛倒黑白的王八蛋居然可以善終如此,想說他不是老何的親戚都難---當然這只是一句牢騷話.應該說何麒的壓力算是最大的,他要負責把這個故事的恩怨是非做個清理做個了斷又要保證觀眾滿意是很不容易.但是以這種形式收尾,難免使人對他的是非觀念引起爭議,同時也對整部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有所疑惑…… 在倉促之中各展才華而且彼此的故事銜接也比較完整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應該說他們四位都是才子級的人物才會使這么一部拼盤戲經久不衰家喻戶曉.---但還是覺得如果在劇本策劃成熟后再上,應該會更加經典.
趙得興 2022-01-01 17:10 一直以來堵不知道,剛看了一些網站的貼子,都是說這部片子,作者不詳!真不好意思!沒能回答你的本質問題!祝你好運!
兵鍋828 2022-01-01 17:04 你是指編劇吧?分別是貢敏、趙文川、方桂闌、何麒、夏祖輝
小阿常的妹妹 2022-01-01 17:04
是何冀平
何冀平,1951年出生于廣西,中國內地作家、編劇、制作人,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
何冀平1984年,擔任話劇《大廈的編劇 。1988年,創作話劇劇本《天下第一樓》 。1992年,擔任神話劇《新白娘子傳奇》的編劇 。1998年,擔任話劇《德齡與慈禧》的編劇,劇本被收錄香港中學中文課程。
2000年,擔任話劇《煙雨紅船》的編劇。2004年,擔任民國劇《天下第一樓》的編劇。2007年,擔任動作《投名狀》的編劇,她該片入圍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佳編劇獎,該片入圍第4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就是愛你131020 2022-01-01 17:05 新白有四位編劇貢敏---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編劇50集的新白,貢敏其實只寫了四分之一也就是前十幾集的戲,其中并未有太多的沖突高潮.但他卻卻給觀眾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在表現許仙夫妻恩愛的處理上四兩撥千斤,透過一些細小的情節給人展示了一幅幔妙的神仙美眷的圖畫.同時多段經典唱詞也巧妙地溶進了二人生活的點點面面.經歷了相逢,別離,喜悅,哀傷甚至是經歷過端陽節驚魂這樣的不幸時刻,卻依然使人感覺夫妻二人的生活甜甜蜜蜜令人艷羨.也為后面情節鋪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直到現在提起新白編劇,大家的第一反應往往還是這位貢敏.趙文川---最無奈的編劇在貢敏據說由于與劇組意見不和打道回臺之后,趙文川臨危受命接下了這份差事.從小青梁王府盜寶到白娘子水漫金山,趙老哥一直著力于在不斷的是非糾葛中體現白娘子與許仙的感情.可以說趙文川盡力了,但他的無奈在于這是一部神話片加之倉促趕工,所以很多環節上的漏洞太多而飽受非議.而且這一段里白娘子對丈夫的包容與許仙糊涂式的善良反差過于明顯,使許仙這位男主人公盡管在其間吃盡了苦頭卻難免使人在不經意間生出一絲厭惡.方桂闌---最能賺人眼淚的編劇她跟貢敏的才華有一拼.一支金釵續前緣的斷橋重逢,小青與張玉堂忘字心中繞的無果而終,白娘子自知大禍臨頭欲走還留的矛盾,許仙忍痛拋兒上金山的凄楚以及小青對白娘子的忠心不二……凡此種種不待盡言.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將親情,友情,愛情在這短短的十集之內體現得淋漓盡致,又輔之以感人的唱詞,不由得讓人為之扼腕流涕,縱使須眉亦沾巾.何麒----最可恨的編劇此人編劇時演唱部分明顯減少,是深感可惜處之一.方桂闌牽出了媚娘故事的頭兒,但這段白蛇后傳中經典佳話的主干是何麒一手締造出來的,可偏偏又被他親手毀掉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只在一陣裂人心肺的傷悼之后,男的便似乎在瞬間把女的忘了個一干二凈,轉眼就滿面春風地與那個他并不喜歡也并不討人喜歡的表妹拜堂成親.其后更未對許仕林的心理活動做任何一點描述---難道天下男兒多薄幸?說到許仙夫妻,二十年的痛苦分離二十年的漫長等待,青絲熬成白發后換來的便只有那一瞬間的無語凝噎,實在令我輩旁觀者亦為之不甘.更想不通的是這一段對倫理觀念的上轉變.不知道是否我理解有誤,總覺得團聚后娘子與小青的談話中似乎對當年情頗有悔意,而且在仕林與媚娘的愛情里似乎是以父母之命為正理.更難以容忍的是對法海的維護,在老何編的戲里提到法海似乎總在有意無意地說他有多無可奈何,多么為人著想多么心存善念,最后居然還得道成仙.想來如果不是老何做編劇在后,恐怕法海會被寫成個真善人.我不知道最后皆大歡喜是否是臺灣戲的通病,法海這么一個卑鄙無恥顛倒黑白的王八蛋居然可以善終如此,想說他不是老何的親戚都難---當然這只是一句牢騷話.應該說何麒的壓力算是最大的,他要負責把這個故事的恩怨是非做個清理做個了斷又要保證觀眾滿意是很不容易.但是以這種形式收尾,難免使人對他的是非觀念引起爭議,同時也對整部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有惑……在倉促之中各展才華而且彼此的故事銜接也比較完整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應該說他們四位都是才子級的人物才會使這么一部拼盤戲經久不衰家喻戶曉.---但還是覺得如果在劇本策劃成熟后再上,應該會更加經典.參考來自
原下居士2011 2022-01-01 17:06 關于《新白娘子傳奇》發生時代“宋德宗”的簡單考證 相信在看《新白娘子傳奇》時知道當時的年代是大宋德宗時期。。 但很多人卻知道好象歷史上沒這個皇帝啊? 宋朝當權者時間列表如下: 960--976 太祖趙匡胤 976--997 太宗趙光義 997--1022 真宗趙恒 1022--1033 太后劉氏 1033--1063 仁宗趙禎 1063--1067 英宗趙曙 1067--1085 神宗趙頊 1085--1093 太皇太后高氏 1093--1100 哲宗趙煦 1100--1125 徽宗趙佶 1126--1127 欽宗趙桓 1127--1162 高宗趙構 (1140--1155 秦檜專權) 1162--1189 孝宗趙昚 1189--1194 皇后李氏 1194--1195 趙汝愚 1195--1207 韓侂胄 1207--1233 史彌遠 1233--1261 理宗趙昀 1261--1275 賈似道 1275--1276 太皇太后謝氏 真宗趙恒,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煦,徽宗趙佶,欽宗趙桓,高宗趙構,孝宗趙昚,光宗趙諄,寧宗趙擴,理宗趙昀和太祖趙匡胤 ,太宗趙光義幾位皇帝。 其中確實沒有宋德宗,難道電視劇和劇本中有BUG?為此我稍作查證了一下。 《新白娘子傳奇》故事發生的地點有錢塘,蘇州,江陰,鎮江,多在江淮一帶,還有“京城”,但是這個京城在哪里呢,在電視劇中許仕林的名字被梁太師在推薦冊中劃掉,其義兄戚寶山到京城找梁太師評理,曾提到過“已經去了七天了還沒有消息,看來是兇多吉少”,由此可見,從錢塘到京城只有三天時間左右,據此來看這個“京城”應該是南宋都城臨安,也就是杭州。其故事發生時期應該是在南宋,而在南宋時期政權不穩,國家不統,很可能有些皇帝的年號或廟號不太常用,或者那時已經用元朝的年號了。 另外在查證宋德宗時從南宋詞人劉辰翁處得到了確切證據: 永遇樂 ——劉 辰 翁 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璧月初晴, 黛云遠淡, 春事誰主? 禁苑嬌寒, 湖堤倦暖, 前度遽如許! 香塵暗陌, 華燈明晝, 長是懶攜手去。 誰知道, 斷煙禁夜, 滿城似愁風雨! 宣和舊日, 臨安南渡, 芳景猶自如故。 緗帙流離, 風鬟三五, 能賦詞最苦。 江南無路, 州今夜, 此苦又誰知否? 空相對, 殘釭無寐, 滿村社鼓。 此詞抒發了作者眷念故國故都的情懷。寫于宋德宗景炎三年,即帝昺祥興元年。此時臨安已淪陷,南宋政權也瀕臨滅亡,這首詞是作者在旅途中寫成。 “璧月初晴,黛云遠淡,春事誰主?”起首用景語渲染氣氛,并點明詞中景物所處的時日,著重之處在于“春事誰主”這個主題。“璧月”,有“滿月如璧”句(宋何偃《月賦》),月如玉璧之潔白、晶瑩、圓滿,以璧玉詠元宵之月,極為生動傳神;月明則云淡,天青云色一體難分,故曰“黛云”,煉字亦考究。這些都是元宵節時常見的景象,也是春夜里惹人愛憐的事物。但如今誰是這美好春天事物的主人呢?發此一問 ,字字千鈞直截了當地楔入詞的主題 ;緊接著“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從“禁苑”、“湖堤”二詞看,可知寫的是南宋都城臨安;從“前度”(源出劉禹錫“前度劉郎今又來”之典)一詞看,可判斷詞人在故都淪亡后還重來過。“嬌寒”、“倦暖”,詞人主觀感受的寫照;似乎“禁苑”、“湖堤”在詞人看來都只覺有嬌弱、倦乏之感。“遽如許”三字,好像從詞人心底噴涌而出,字字璣珠,表示了事態變化之速,詞人每想到此便心情異常沉重,從字里行間可見詞人自哀痛之情。 由此可見宋德宗即是宋朝的最后一個皇帝趙昊。南宋滅亡時他其實還只是一個小孩子。至于為什么電視劇中看到的是個老頭,這就可能只是藝術上的加工了。我們平常也很少看到宋德宗這個廟號也應該是因為其在位時間太短,當時國家即將滅亡,景炎一年(1276),元兵包圍徽州,守將李銓獻州城降元。元十五年即宋祥興元年,宋帝昺立改元祥興。 祥興元年,元水師與宋水師戰于崖門外海,宋軍全軍覆滅。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便要背著這位剛滿8歲的小皇帝趙昺跳海而死。趙昺大驚,哭泣不肯,陸秀夫于是對趙昺說:“事已至此,陛下當為國捐軀。德佑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于是,趙昺身穿龍袍,胸掛玉璽,隨陸秀夫跳海自盡。
初學者來了 2022-01-01 17:08 貢敏---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編劇 50集的新白,貢敏其實只寫了四分之一也就是前十幾集的戲,其中并未有太多的沖突高潮.但他卻卻給觀眾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在表現許仙夫妻恩愛的處理上四兩撥千斤,透過一些細小的情節給人展示了一幅幔妙的神仙美眷的圖畫.同時多段經典唱詞也巧妙地溶進了二人生活的點點面面.經歷了相逢,別離,喜悅,哀傷甚至是經歷過端陽節驚魂這樣的不幸時刻,卻依然使人感覺夫妻二人的生活甜甜蜜蜜令人艷羨.也為后面情節鋪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直到現在提起新白編劇,大家的第一反應往往還是這位貢敏. 趙文川---最無奈的編劇 在貢敏據說由于與劇組意見不和打道回臺之后,趙文川臨危受命接下了這份差事.從小青梁王府盜寶到白娘子水漫金山,趙老哥一直著力于在不斷的是非糾葛中體現白娘子與許仙的感情.可以說趙文川盡力了,但他的無奈在于這是一部神話片加之倉促趕工,所以很多環節上的漏洞太多而飽受非議.而且這一段里白娘子對丈夫的包容與許仙糊涂式的善良反差過于明顯,使許仙這位男主人公盡管在其間吃盡了苦頭卻難免使人在不經意間生出一絲厭惡. 方桂闌---最能賺人眼淚的編劇 她跟貢敏的才華有一拼.一支金釵續前緣的斷橋重逢,小青與張玉堂忘字心中繞的無果而終,白娘子自知大禍臨頭欲走還留的矛盾,許仙忍痛拋兒上金山的凄楚以及小青對白娘子的忠心不二……凡此種種不待盡言.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將親情,友情,愛情在這短短的十集之內體現得淋漓盡致,又輔之以感人的唱詞,不由得讓人為之扼腕流涕,縱使須眉亦沾巾. 何麒----最可恨的編劇 此人編劇時演唱部分明顯減少,是深感可惜處之一. 方桂闌牽出了媚娘故事的頭兒,但這段白蛇后傳中經典佳話的主干是何麒一手締造出來的,可偏偏又被他親手毀掉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只在一陣裂人心肺的傷悼之后,男的便似乎在瞬間把女的忘了個一干二凈,轉眼就滿面春風地與那個他并不喜歡也并不討人喜歡的表妹拜堂成親.其后更未對許仕林的心理活動做任何一點描述---難道天下男兒多薄幸?說到許仙夫妻,二十年的痛苦分離二十年的漫長等待,青絲熬成白發后換來的便只有那一瞬間的無語凝噎,實在令我輩旁觀者亦為之不甘. 更想不通的是這一段對倫理觀念的上轉變.不知道是否我理解有誤,總覺得團聚后娘子與小青的談話中似乎對當年情頗有悔意,而且在仕林與媚娘的愛情里似乎是以父母之命為正理.更難以容忍的是對法海的維護,在老何編的戲里提到法海似乎總在有意無意地說他有多無可奈何,多么為人著想多么心存善念,最后居然還得道成仙.想來如果不是老何做編劇在后,恐怕法海會被寫成個真善人.我不知道最后皆大歡喜是否是臺灣戲的通病,法海這么一個卑鄙無恥顛倒黑白的王八蛋居然可以善終如此,想說他不是老何的親戚都難---當然這只是一句牢騷話.應該說何麒的壓力算是最大的,他要負責把這個故事的恩怨是非做個清理做個了斷又要保證觀眾滿意是很不容易.但是以這種形式收尾,難免使人對他的是非觀念引起爭議,同時也對整部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有所疑惑…… 在倉促之中各展才華而且彼此的故事銜接也比較完整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應該說他們四位都是才子級的人物才會使這么一部拼盤戲經久不衰家喻戶曉.---但還是覺得如果在劇本策劃成熟后再上,應該會更加經典.
趙得興 2022-01-01 17:10 一直以來堵不知道,剛看了一些網站的貼子,都是說這部片子,作者不詳!真不好意思!沒能回答你的本質問題!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