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電報是誰畫的呢??
你好請問<愛尬聊_讓生活聊出新高度>一下,最早的電報是誰畫的呢?
殘夢猶存 2022-01-06 00:00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53秒,河北唐山、豐潤一帶發生強烈地震,整個唐山市幾乎被夷為平地。北京軍區空軍所屬的唐山軍用機場,是當時唐山惟一的機場,地面設施損壞嚴重,但跑道卻奇跡般地基本完好,這給了瀕死中的唐山一條寶貴的生存之路。時任唐山附近某航空兵師政治部副主任的連云山回憶:地震前沒有一點征候,就是悶熱得不行。后半夜好不容易睡著了,幾十門“大炮”突然響起,山上的大石頭接二連三往下滾,平房里的家具包括床晃得厲害,四面墻都在冒白光。他想也沒想,立即從窗戶跳到院子里。很快院子里的人就多起來,有人說是不是戰爭販子扔了原子彈?此時,地面仍在不斷地跳動,因為下屬的唐山場站電話中斷,估計是唐山方面出了問題。師黨委在院子里召開臨時會議,決定立即派連云山和副師長李虎坡一起趕赴唐山市區。越接近唐山市,情況越嚴重。公路全部毀壞,路邊的房子基本上成了廢墟。災民越來越多,大都是血流滿面,口渴時只能像牲口一樣喝水洼的臟水。僅僅幾秒鐘,唐山就回到了原始社會。空軍某軍部死亡400多人,唐山最大的位于新華街頭的二五五軍醫院也全部震平了,1200多名工作人員中三分之一死亡,院領導全部遇難。參加過淮海戰役、上過朝鮮戰場的連云山,從來沒見過如此密集的傷亡!事后統計,唐山市的房屋破壞率高達96%,水電、通信線路全部中斷。李虎坡、連云山和唐山場站的站長李福禎、政委王思恭、副站長曲秀清、張科良等組成臨時指揮部,首先恢復通信聯絡。場站通信一連從廢墟中扒出發動機、電臺和聯絡資料。1976年7月28日凌晨5點50分,(即第一次地震后兩小時)報務員陳德興向北京發出緊急電報:唐山震情嚴重。這是北京收到的第一份關于唐山地震的電報。難道國家地震局就兩眼一抹黑嗎?據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回憶:唐山地震太大,超出了國家地震局的地震記錄儀標尺,失靈了。而且歷史上還沒有兩次大地震地域相連的情況,距1975年2月海城地震才一年多,所以誰也沒有想到與海城隔海相望的唐山又發生地震。更何況唐山震前沒有小震,國家地震局成功預報海城地震的經驗,也在唐山失靈。此時,黨中央雖然知道了震中,但唐山地震究竟慘烈到什么地步?還應該盡快派人到北京報告。好在“老天爺”手下留情,只破壞了地面的道路,保留了離唐山市區很近的唐山軍用機場的跑道。唐山機場的塔臺、指揮連、四站連迅速恢復起來,各就各位。氣象臺搶出儀器和資料,分析機場上空雖然有濃云和陣雨,但沒有雷暴,可以接收飛機起降。更巧的是,唐山機場雖然沒有運輸機,震前卻有武威的一架里-2和咸陽的一架運-5在唐山落腳。臨時指揮部決定:立即派飛行團副政委劉忽然和師部參謀張先仁飛赴北京。6點51分,地震剛剛過去兩小時零9分,里-2飛機從唐山機場起飛,7點40分到達北京。他們是唐山地震后最早到達北京的唐山地震親歷者。9點多鐘劉忽然、張先仁被接到中南海,和坐救護車直接開到中南海的開灤煤礦工會的李玉林等人一起,向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紀登奎、陳錫聯、陳永貴、吳桂賢、吳德匯報。黨中央當場決定:緊急支援唐山。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解放軍搶險救災的最大行動。河北省委、北京軍區、沈陽軍區組成唐山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緊急動員,除空軍出動外,北京軍區、沈陽軍區的部隊,以及海軍、鐵道兵、工程兵、基建工程兵共10萬人,急赴唐山。唐山機場,則成了唐山“迎來送往”的大門。徐進陽機組飛臨唐山,在復雜的氣象條件下完成偵察任務。8點零2分,北京來的第一架飛機平安降落在唐山機場。10點,第二架飛機載著北京軍區副參謀長李民和指揮機關的先頭人員到了。接著第三架飛機是空軍機關人員。11點,第四架飛機由石家莊機場飛來,載著河北省委和省軍區援助唐山的先頭人員。12點多,第五架飛機上,是河北省委第一書記劉子厚,省委書記、省軍區司令員馬輝,省委書記馬力和北京軍區副司令員蕭選進、副政委萬海峰、政治部副主任鄭希文等。14點多,第六、第七、第八架依爾-18大型運輸機,載來沈陽軍區指揮員和遼寧省醫療隊,這是最早來到唐山的醫療隊。7月29日早晨,黨中央給唐山人民的慰問電發表。很快中央慰問團來到唐山,中央領導保證:包括鍋碗、筷子,都給你們運去…
用戶微博94 2022-01-06 00:12
殘夢猶存 2022-01-06 00:00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53秒,河北唐山、豐潤一帶發生強烈地震,整個唐山市幾乎被夷為平地。北京軍區空軍所屬的唐山軍用機場,是當時唐山惟一的機場,地面設施損壞嚴重,但跑道卻奇跡般地基本完好,這給了瀕死中的唐山一條寶貴的生存之路。時任唐山附近某航空兵師政治部副主任的連云山回憶:地震前沒有一點征候,就是悶熱得不行。后半夜好不容易睡著了,幾十門“大炮”突然響起,山上的大石頭接二連三往下滾,平房里的家具包括床晃得厲害,四面墻都在冒白光。他想也沒想,立即從窗戶跳到院子里。很快院子里的人就多起來,有人說是不是戰爭販子扔了原子彈?此時,地面仍在不斷地跳動,因為下屬的唐山場站電話中斷,估計是唐山方面出了問題。師黨委在院子里召開臨時會議,決定立即派連云山和副師長李虎坡一起趕赴唐山市區。越接近唐山市,情況越嚴重。公路全部毀壞,路邊的房子基本上成了廢墟。災民越來越多,大都是血流滿面,口渴時只能像牲口一樣喝水洼的臟水。僅僅幾秒鐘,唐山就回到了原始社會。空軍某軍部死亡400多人,唐山最大的位于新華街頭的二五五軍醫院也全部震平了,1200多名工作人員中三分之一死亡,院領導全部遇難。參加過淮海戰役、上過朝鮮戰場的連云山,從來沒見過如此密集的傷亡!事后統計,唐山市的房屋破壞率高達96%,水電、通信線路全部中斷。李虎坡、連云山和唐山場站的站長李福禎、政委王思恭、副站長曲秀清、張科良等組成臨時指揮部,首先恢復通信聯絡。場站通信一連從廢墟中扒出發動機、電臺和聯絡資料。1976年7月28日凌晨5點50分,(即第一次地震后兩小時)報務員陳德興向北京發出緊急電報:唐山震情嚴重。這是北京收到的第一份關于唐山地震的電報。難道國家地震局就兩眼一抹黑嗎?據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回憶:唐山地震太大,超出了國家地震局的地震記錄儀標尺,失靈了。而且歷史上還沒有兩次大地震地域相連的情況,距1975年2月海城地震才一年多,所以誰也沒有想到與海城隔海相望的唐山又發生地震。更何況唐山震前沒有小震,國家地震局成功預報海城地震的經驗,也在唐山失靈。此時,黨中央雖然知道了震中,但唐山地震究竟慘烈到什么地步?還應該盡快派人到北京報告。好在“老天爺”手下留情,只破壞了地面的道路,保留了離唐山市區很近的唐山軍用機場的跑道。唐山機場的塔臺、指揮連、四站連迅速恢復起來,各就各位。氣象臺搶出儀器和資料,分析機場上空雖然有濃云和陣雨,但沒有雷暴,可以接收飛機起降。更巧的是,唐山機場雖然沒有運輸機,震前卻有武威的一架里-2和咸陽的一架運-5在唐山落腳。臨時指揮部決定:立即派飛行團副政委劉忽然和師部參謀張先仁飛赴北京。6點51分,地震剛剛過去兩小時零9分,里-2飛機從唐山機場起飛,7點40分到達北京。他們是唐山地震后最早到達北京的唐山地震親歷者。9點多鐘劉忽然、張先仁被接到中南海,和坐救護車直接開到中南海的開灤煤礦工會的李玉林等人一起,向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紀登奎、陳錫聯、陳永貴、吳桂賢、吳德匯報。黨中央當場決定:緊急支援唐山。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解放軍搶險救災的最大行動。河北省委、北京軍區、沈陽軍區組成唐山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緊急動員,除空軍出動外,北京軍區、沈陽軍區的部隊,以及海軍、鐵道兵、工程兵、基建工程兵共10萬人,急赴唐山。唐山機場,則成了唐山“迎來送往”的大門。徐進陽機組飛臨唐山,在復雜的氣象條件下完成偵察任務。8點零2分,北京來的第一架飛機平安降落在唐山機場。10點,第二架飛機載著北京軍區副參謀長李民和指揮機關的先頭人員到了。接著第三架飛機是空軍機關人員。11點,第四架飛機由石家莊機場飛來,載著河北省委和省軍區援助唐山的先頭人員。12點多,第五架飛機上,是河北省委第一書記劉子厚,省委書記、省軍區司令員馬輝,省委書記馬力和北京軍區副司令員蕭選進、副政委萬海峰、政治部副主任鄭希文等。14點多,第六、第七、第八架依爾-18大型運輸機,載來沈陽軍區指揮員和遼寧省醫療隊,這是最早來到唐山的醫療隊。7月29日早晨,黨中央給唐山人民的慰問電發表。很快中央慰問團來到唐山,中央領導保證:包括鍋碗、筷子,都給你們運去…
用戶微博94 2022-01-06 00:12
1836年,約翰庫克制成電磁電報機。1837年,英國庫克和惠斯通設計制造了第一個有線電報,且不斷加以改進,發報速度不斷提高。這種電報很快在鐵路通信中獲得了應用。他們的電報系統的特點是電文直接指向字母。
莫爾斯在1835年研制出電磁電報機的樣機,后又根據電流通、斷掉時出現電火花和沒有電火花兩種信號,于1838年發明了由點、劃組成的“莫爾斯電碼”。
1858年7月《Scientific American》雜志報道:眾所周知,英國人一向宣稱,電磁式電報(magnetic telegraph)是由他們的同胞惠斯通教授發明的。而在大西洋彼岸,電報公司的成立,則讓更多的歐洲人開始討論,誰才是電報的真正發明者。法國巴黎的《通報》(Moniteur)認為,莫爾斯雖不是電報原理的創立者,卻是第一個將該原理用于實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