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楚留香的作者是誰?。??

請問,<愛尬聊_知識大全>楚留香的作者是誰啊?
_CFT****85353 2022-01-19 05:17

這是古龍筆下第一個接近神話的傳奇人物


小娜N5 2022-01-19 05:17

--------------------------------------------------------------------------------   “踏花歸去馬蹄香”出自何處?   發(fā)表于天涯社區(qū)之[閑閑書話]論壇   浪子99 提交日期:2002-12-1 10:22:00   拂石坐來夜帶冷,踏花歸來馬蹄香。哪位老大知道出自何處?   擲墨如水 回復日期:2002-12-1 13:17:11   似乎出自宋宮廷畫院的一次循例試題,一畫家才思敏捷,不落俗套,以數(shù)只蝴蝶圍繞馬蹄表現(xiàn)虛無縹緲的“香”字……   不知道是也不是   天河漁民 回復日期:2002-12-1 14:06:18   宋 鄧椿 《畫繼》   南航 回復日期:2002-12-2 11:55:13   似乎不對,依稀記得是出自蘇東坡的。鄧椿的《畫繼》只是記載了以該詩為題考畫這件事。而且歸去來兮,是歸“去”,不是歸“來”,仄平平仄仄平平。   否則“拂石坐來夜帶冷,踏花歸來馬蹄香”重了兩個“來”字,不但嚴重犯規(guī),更是不對仗,是詩律的大忌。   無厘頭之閑閑書話 回復日期:2002-12-2 14:27:16   我記得以前看到過這首詩,是一首七律。但我只記得這一聯(lián)是“拂石坐來衫袖冷,踏花歸去馬蹄香”,全篇早已忘了。但印象中作者是五代(或晚唐)人,名字卻一點記不起來。所以我雖估計以前是在《全唐詩補編》中看到的,但卻無從查起。翻了幾本五代詩選本和一些索引,都查不到。很是懊惱。希望這兒的博雅君子有以教我。   須彌山主人 回復日期:2002-12-2 18:31:32   搞不靈清:   幾年鏖戰(zhàn)歷沙場,汗馬功高孰可量?四海狼煙今已熄,踏花歸去馬蹄香。宋.浙翁如琰   《古今詞話》:“蜀人《將進酒》,嘗以為少陵詩,作《瑞鷓鴣》唱之:‘昔時曾從漢梁王,濯錦江邊醉幾場。拂石坐來衫袖冷,踏花歸去馬蹄香。當初酒賤寧辭醉,今日愁來不易當。暗想舊游渾似夢,芙蓉城下水茫茫?!贝嗽娀蛑^杜甫,或謂鬼仙,或謂曲詞,未知孰是。然詳味其言,唐人語也。首先有曾從漢梁王之句,決非子美作也。況集中不載,灼可見矣。不知楊曼倩何所據(jù)云。   據(jù)《堅瓠集》載,一次蘇洵在家宴客,限以冷、香二字為聯(lián),并先出一聯(lián)為“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里過來香?!碧K軾當場吟出一聯(lián):“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南航 回復日期:2002-12-2 19:17:24   上貼沒細看就復制了,以訛傳訛,該詩上句應是“拂石坐來衣帶冷”,不是“夜帶冷”。(見清褚人獲的《堅瓠集》)   剛查了Google,才想起該句又見于宋楊湜的《古今詞話》,全文如下:   “蜀人《將進酒》,嘗以為少陵詩,作《瑞鷓鴣》唱之:‘昔時曾從漢梁王,濯錦江邊醉幾場。拂石坐來衫袖冷,踏花歸去馬蹄香。當初酒賤寧辭醉,今日愁來不易當。暗想舊游渾似夢,芙蓉城下水茫茫?!贝嗽娀蛑^杜甫,或謂鬼仙,或謂曲詞,未知孰是。然詳味其言,唐人語也。首先有曾從漢梁王之句,決非子美作也。況集中不載,灼可見矣。不知楊曼倩何所據(jù)云?!?  文中說它是“唐人語也”,但再接再厲,我遍查了《全唐詩》電子版卻沒有該句。   再考...   南航 回復日期:2002-12-2 19:24:21   呵呵,被須彌山主人搶先go to google...   南航 回復日期:2002-12-3 15:14:02   接上:從首句“昔時曾從漢梁王”看,不管說是詞(《瑞鷓鴣》是詞牌),還是七律,可能都不對,因為漢朝時律詩與詞都還沒有出現(xiàn)呢。再再考...   南航 回復日期:2002-12-4 12:09:45   從尾句“芙蓉城下水茫?!笨?,因為“芙蓉城”的名字起源于后蜀孟昶時,在成都城墻上遍植芙蓉樹。也就是說,唐朝時成都還沒稱“芙蓉城” ,所以該詩不會是唐詩。   按首句,這是一首漢詩;按尾句,這是一首五代十國以后的詩詞。兩漢、三國、南北朝、隋唐到五代十國,長達七百多年的歷史,誰能活這么長壽?“或謂鬼仙”,如此解釋,未免太無奈!   若說是浙翁如琰所作,首先,“汗馬功高孰可量”與“踏花歸去馬蹄香”,重了兩個“馬”字,犯了絕句的詩律,其次,剛才再上google查了查,他是名主持,即僧人,因為失題,若是自詠,似乎不怎么可能“幾年鏖戰(zhàn)歷沙場”,當兵打仗吧?況且真是他自夸為大宋“汗馬功高”,深不“可量”的話,史書怎都沒有記載呢?   小結(jié)一下:“踏花歸去馬蹄香”的出處有三,作者有三,但最可信的,應該是蘇軾老人家吧。呵呵,我愛蘇軾,從情感上投他一票先。再再再考...   南航 回復日期:2002-12-4 21:48:33   繼續(xù)論證——   若是按記載年代的先后而采信,無疑宋楊湜的《古今詞話》比清褚人獲的《堅瓠集》早,似乎應傾向前者。   但《瑞鷓鴣》除了上述的問題,從格律上講究,仍有毛?。?  一、“濯錦江邊醉幾場”與“當初酒賤寧辭醉”重了兩個“醉”字   二、“拂石坐來衫袖冷”與“今日愁來不易當”重了兩個“來”字   三、“當初酒賤寧辭醉,今日愁來不易當”,“酒賤”與“愁來”對仗不工。   當然,蘇軾的詩詞里,“重字”、“不對”也很多。此處饒過他不說。   考據(jù)到這里,我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了新問題:   “踏花歸去馬蹄香”這句詩到底是聯(lián)語(蘇軾)?絕句(浙翁如琰)?七律(佚名者)?還是詞(《瑞鷓鴣》)?呵呵,越來越復雜,煩死你!   南航 回復日期:2002-12-5 15:19:40   用了四貼,基本把浙翁如琰的絕句和佚名者的七律或詞挑完剔。   公平起見,現(xiàn)在把矛頭對準蘇軾的聯(lián)語——   “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先祭起聯(lián)語的四大金剛:字數(shù)相同、句法相似、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diào)。前三者估計只有杞人才會為蘇軾擔憂。   那么“平仄協(xié)調(diào)”,這里又有三大忌:一忌單聯(lián)失替,又叫“串聲”,石(仄)來(平)帶(仄),花(平)去(仄)蹄(平),交替的;二忌上下聯(lián)失對,又叫“串調(diào)”,拂石坐來衣帶冷,平仄仄平平仄仄,踏花歸去馬蹄香,仄平平仄仄平平,上平下仄,上仄下平,相反的;三忌上下聯(lián)聯(lián)腳失調(diào),冷是仄聲,香是平聲,仄起平收的。   再看其他戒律:“尾三平”、“尾三仄”、“孤平”、“孤仄”,都沒有,過關(guān)!   “南航網(wǎng)絡(luò)考據(jù)”連載貼至此結(jié)束,結(jié)案陳詞如下:   南航 回復日期:2002-12-5 22:18:56   2002年12月1日,網(wǎng)友浪子99在天涯社區(qū)的“閑閑書話”論壇發(fā)出求助貼:“踏花歸去馬蹄香”出自何處?   網(wǎng)友“擲墨如水”與“天河漁民”首先答辯了該詩為一般人熟知的出處,宋朝鄧椿的《畫繼》。但經(jīng)過我與“無厘頭之閑閑書話”、“須彌山主人”的跟進,發(fā)現(xiàn)另有其人,深挖細查之下,共逮捕了三位嫌疑人:蘇軾、佚名、宋僧浙翁如琰。   為防止“黃魚三吃”,本青天展開網(wǎng)絡(luò)考證,通過嚴密的推理,列舉詳明的事實,質(zhì)疑是佚名的晚唐五代七律或詞,一是全文首尾時間矛盾,無法自圓;二是詩詞本身存在格律上的毛病。隨后質(zhì)疑是宋僧浙翁如琰的絕句,一是句意跟他的經(jīng)歷身份不符,二是也存在格律上的毛病。最后反觀蘇軾的聯(lián)語,發(fā)現(xiàn)三者中,無論內(nèi)容上(文辭),形式上(格律),其藝術(shù)性都最高。   據(jù)此,本青天判決,該詩的著作權(quán)屬于蘇軾。   楊湜涉嫌混淆視聽,責令搜集謬行民間的《古今詞話》,全部投進芙蓉城下的濯錦江里喂魚。僧浙翁如琰涉嫌剽竊,剝奪其主持一職,責令面壁思過,拂石坐禪,直到衣帶變暖為止。鄧椿、褚人獲轉(zhuǎn)載有功,但需要支付稿酬給蘇門后人,具體金額,參照當年市場價,雙方自行協(xié)商。   在未有新的證據(jù)出現(xiàn)前,本席為終審判決:)   俠盜楚留香 回復日期:2002-12-6 12:05:53   查上述判決無落款及簽名章,為無效文件:)   南航 回復日期:2002-12-6 12:13:45   補遺:昨晚退堂回家翻了《平水韻》,“拂石坐來衣帶冷”,“拂”,現(xiàn)代漢語是第二聲,屬于平聲,但古讀是入聲,屬于仄聲。按后者與“踏”字沒有平仄相反,唉,白璧有瑕,這個不爭氣的蘇軾。   Fans會狡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但為了偶們的偶像的“高大全”,茲追加判決,蘇軾涉嫌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不嚴謹,責令把“拂”字換成“偎”字,并登報鄭重更正,從今往后,通行天下為——“偎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幽風 回復日期:2002-12-6 18:32:44   那就是南航的聯(lián)句咯?。海?   無厘頭之閑閑書話 回復日期:2003-06-30 16:25:40   今日中翻書,忽然這首詩就自己跳到眼前來了——我以前抄錄過這首詩,這張紙做書簽夾在《知堂書話》里面,而且記了出處。我這該死的記性倒還留了點正確印象,果然是在中華書局的三冊《全唐詩補編》里——《全唐詩續(xù)拾卷五十二》,作者周□。小傳如下:   周□,名無考,郫人。孟蜀時為翰林學士,嘗隱居青城山。詩一首。(《全唐詩》無周□詩)   詩后注云:見宋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箋》附《杜工部草堂詩話》卷一引楊湜《古今詞話》引。《竹莊詩話》卷二十四引三、四兩句,題作《古詩》。   完了完了全完了 回復日期:2003-06-30 20:18:50   南航誤判,完了完了全完了:((   南航 回復日期:2003-07-06 17:47:23   又多了一名嫌疑人?哦,不對,應該是多了一無名嫌疑人。   看來本青天得實行錯案追究制,不過好久沒庭可開,非常技癢,先例行審問下周□,過過癮——  ?。喝朔?,你叫什么名字?  ?。盒∪诵罩埽瑂orry沒有名字。   :呸,干嗎匿名,是你的大作,為什么不署名,莫非心里有鬼?  ?。捍笕嗽┩靼。⌒∪瞬皇切睦镉泄?,本來就是鬼嘛。  ?。捍嗽捲踔v?  ?。骸拔魰r曾從漢梁王”,證明小人曾生活在漢朝,但據(jù)《全唐詩補編》說小人五代十國“孟蜀時為翰林學士”,中間隔了七百年,我不是鬼,難道是人?   :不許狡辯,有網(wǎng)友庭外發(fā)來電子郵件說,“漢梁王”可以解釋為五代十國里的南漢、北漢或后漢,梁為后梁。  ?。捍笕烁呙?!可是   NO.1 漢王與梁王可以并稱漢梁王嗎?這樣不會讓讀者誤讀嗎?后梁從907年開始,南漢從911年開始,后漢從947年開始,北漢從951年開始,按時間順序,后梁最早,若并稱,似乎應該是梁漢王,而不是漢梁王。   NO.2 我從了漢王、后梁王,又從了后蜀王(“孟蜀時為翰林學士”),一人從過三王?我有可能這么花心嗎?   NO.3 好象后梁在河南(開封),后漢在北京,南漢在兩廣地帶(廣州),北漢在山西(太原),而后蜀在成都,按“昔時曾從漢梁王,濯錦江邊醉幾場”來說,我一下子跟從后梁的帝王從河南到后蜀的成都來,一下子又跟從漢(后漢、南漢、或北漢)的帝王到后蜀的成都來,實際上自己就是后蜀人,在當?shù)厣习嗄霉べY,我到底是哪國人?還是練成了分身術(shù)?  ?。哼@個這個...責令無厘頭之閑閑書話予以答辯:)   后話:   今年5月10日夜,北京網(wǎng)友“狴犴”先生可能在網(wǎng)上看到南航的考證貼,發(fā)來電子郵件,認為“踏花句”是五代十國所佚。《瑞鷓鴣》里的“昔時曾從漢梁王”,漢梁王極可能是南漢或后漢,梁為后梁,是前、后蜀人所做,這詞明顯是當是蜀地風格的花間一派。   對此,南航回復了最后一貼里的質(zhì)疑觀點?!搬怼毕壬娦藕螅硎尽昂孟?,漢梁王可能是景帝時的梁王”,有道理,他再思量過?!拔魰r曾從漢梁王,濯錦江邊醉幾場”非常象司馬相如的事情,從漢梁王,成都人(濯錦江)。值得琢磨的是“當初酒賤寧辭醉”,如果找到出處,就知道是自比還是借古,他再想想,找找!   10月2日,他留言補充,認為“這詞肯定是后蜀以后(個人看法是宋花間,至于我提到的那兩句,我認為是詩人的借古(司馬相如),“酒賤”在詩詞里常出現(xiàn)在唐宋,巴陵酒興于唐宋”。


啵啵小奧特 2022-01-19 05:20

那得問作者古龍~~~~


YoungboyV 2022-01-19 05:25

不是夜帝,應該是鐵中棠。第一,胡鐵花說過,你猜的雖不對但也不遠了(不是原話,但是是這意思)所以不是夜帝。第二,鐵中棠其實師承夜帝,在山洞里得到了夜帝畢生所學,香帥人品習性神似夜帝,但武功完全可以是由鐵中棠所授。第三,蝙蝠島上眾人提起鐵大俠時,曾說與香帥所行一致,感覺有點像李尋歡之于葉開,是有傳承關(guān)系的。第四,忘了在哪兒了,香帥層回憶過小時候冰啊雪啊過得很苦,那應該是大旗門訓練弟子的特有方式。第五,楚留香,胡鐵花,姬冰雁是自小結(jié)識的好朋友,但胡鐵花說過,自己認識小姬要比老臭蟲晚,若是從小一起長大則必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所以小姬應該是楚胡二人游歷江湖后結(jié)識的朋友,看他行徑也非大旗中人,但香帥即使不是鐵中棠之后,至少也是其徒弟


ty_128057896 2022-01-19 05:26

  1《多情劍客無情劍》   這是一部以“小李飛刀”李尋歡為主角的小說,但書名好象是寫阿飛,這未免令人有點遺憾。但這個題目太美,也許作者不得不用它。   《多情劍客無情劍》,我前后讀了三遍。讀一遍,多一分驚嘆、二分喜歡、三分佩服、四分回味。   《多情劍客無情劍》,全書三卷,七十余萬字,是古龍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后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   且不論這部小說結(jié)構(gòu)之嚴謹、描寫之細膩、人物之多采、情節(jié)之生動,單論李尋歡這個人物即可見作者獨具匠心的大手筆。   在古龍筆下的人物典型中,李尋歡是最具個性、最具人性的藝術(shù)形象。他既有楚留香、陸小鳳的灑脫機智,又有葉開、沈浪的善良心地,他的磨難與痛苦,更不亞于江魚,他的身上,不僅體現(xiàn)了中國武術(shù)大家的氣度,而且把人性與武學的最深沉的理解融為一體。由于他是一個悲劇人物,因此他的出場更引人注目,更令人同情,更值得人們?nèi)ビ^察他和贊美他。   他為了友誼,可以犧牲產(chǎn)業(yè)和愛情;   他為了朋友,可惜舍棄生命,視死如歸;   他為了主持正義,可以蒙受惡名,忍辱負重;   他為了成人之美,可以從容體現(xiàn)博大的胸襟;   他活得痛苦、孤獨、冷寂、凄涼;   他又活得灑脫、飄逸、曠達、自在;   他既是個平凡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他又是一個身懷絕技、見義勇為的俠士;   他甘于挑戰(zhàn),又隨時準備犧牲自己;   他重于義,為龍嘯云、為阿飛,為任何一個求助于他的人;   他重與俠,為世間不平、武林安寧、天下太平而搏殺;   他的無情,正是他的有情的生動體現(xiàn);   他的有義,正是他義無返顧的追求。   在某種意義上,《多情劍客無情劍》不僅僅是一部武俠小說,而且是一部對武學真諦的文學解釋,還是一部寫盡炎涼世態(tài)而又格調(diào)頗高的人情之作,更是一部探索人生真理、觸及社會現(xiàn)實的警世之卷。   《多情劍客無情劍》超出了武俠小說傳統(tǒng)的創(chuàng)作模式,在藝術(shù)上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古龍成功地運用了寫景、寫情、寫心態(tài)的新派寫法,又兼顧中國傳統(tǒng)小說環(huán)環(huán)相扣、撲朔迷離的情節(jié)安排;有實寫,有虛寫;有重筆描摹,有輕筆帶過;有警句格言,有精彩對話;有對內(nèi)心世界的挖掘,有對氛圍的巧妙渲染;有張有弛,有情有味;有峰回路轉(zhuǎn),有絕處逢生;有悲涼也有幽默,有扣人心弦也有馳騁想象;層出不窮卻敘而不亂,懸念迭起卻合乎想象;感人肺腑而催人淚下,欲罷不能而回味無窮。   《多情劍客無情劍》充分顯示了作者的聰明、機智、深沉、才氣和獨特的思維方式以及作者內(nèi)心世界的沖突與多姿多采的藝術(shù)匠心。   《多情劍客無情劍》不是古龍的擱筆之作,在此之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武俠小說,雖然古龍在不斷地“求新求變求突破”,但無論從作品思想深度還是藝術(shù)完美性來說,都沒有能超過這部作品。   因此,《多情劍客無情劍》代表了古龍小說的最高成就,名列首位,無可懷疑。   2《絕代雙驕》   如果說《武林外史》是古龍小說創(chuàng)作走向成熟的代表作,那么《絕代雙驕》則標志著古龍小說進入一個全新的藝術(shù)境界。   古龍把《絕代雙驕》歸納為他中期創(chuàng)作的最后一部?!督^代雙驕》的問世,使古龍的新派武俠小說不僅超過了與他齊名的臥龍生、司馬翎、諸葛青云、而且他的聲譽也不亞于梁羽生了。因此,《絕代雙驕》是古龍小說的一個里程碑。   《絕代雙驕》的成功,首先在于它結(jié)構(gòu)的嚴謹。如此驚心動魄的場面,如此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此復雜變幻的人情,如此撲朔迷離的情節(jié),在古龍的生花妙筆之下,竟能組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架式。除了金庸的幾部名著外,我?guī)缀跽也坏娇梢耘c之媲美的武俠小說。   《絕代雙驕》的成功,還在于古龍精心刻畫了形形色色的藝術(shù)典型:燕南天、江小魚、花無缺、江別鶴、江玉郎、“十大惡人”、“十二生肖”、鐵心蘭、慕容九、黑蜘蛛、南宮柳、蘇櫻、顧人玉…一個個神態(tài)逼真、呼之欲出。這些藝術(shù)典型各具面目、各具個性,通過他們可以去體味人生的經(jīng)驗,去領(lǐng)略世界的不平。   你要領(lǐng)悟俠義的含義,去拜訪燕南天;   你要知道愛情的嫉妒,去看邀月宮主;   你要明白世間的奸詐,去結(jié)交江別鶴;   你要懂得可怕的忍耐,去認識江玉郎;   你要驚嘆人類的殘忍,不妨進惡人谷;   你要體味女人的深情,不妨追求蘇櫻;   你要辨出人生的乏味,不妨找花無缺;   你要了解少女的心態(tài),不妨尋鐵心蘭;   你要一睹豪賭的風采,看好軒轅三光;   你要悟出經(jīng)歷的磨難,去神交小魚兒。   第三,《絕代雙驕》不僅總體上氣魄宏大,而且有些章節(jié)尤其寫得精彩。   我忘不了江楓與花月奴的悲慘下場;   我忘不了江魚在惡人谷中上人生的第一課;   我忘不了江玉郎在糞坑下面挖出一條生路;   我忘不了戴上面具的“江南大俠”的陋舍;   我忘不了黑蜘蛛的來去無影;   我忘不了蘇櫻為愛情跳崖求愛;   我忘不了人前露笑、背后下手的惡人;   我忘不了江魚和花無缺的最后一戰(zhàn)。   這些場面,這些情節(jié),讀者讀得驚心動魄,牽腸掛肚,心馳神往,欲罷不能。讀了之后又是浮想聯(lián)翩驚嘆倍加,思緒萬千,大徹大悟。   《絕代雙驕》不是沒有缺點,不是沒有漏洞。但《絕代雙驕》畢竟是中國武俠小說史上的一部巨著,一部兼有可讀性與文學性的好作品。它以悲劇落筆,以喜劇收尾,是一幕人生的悲喜劇。它在藝術(shù)上完全可以和金庸《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媲美,但其格調(diào)又低于《笑傲江湖》,各章標題也太平庸。   《絕代雙驕》名列古龍代表作第二。   3《俠盜楚留香》   楚留香排名在陸小鳳之前,我至少可以找到三個理由。   第一,楚留香的風流倜儻更討人喜歡一點。   第二,《俠盜楚留香》的寫景抒情,也更動人一點。   第三,《俠盜楚留香》在各卷的人物與情節(jié)連貫上,也似乎比《陸小鳳》結(jié)合得稍好一點。   當然,《陸小鳳》中的其他人物群體,并不在《俠盜楚留香》之下;《陸小鳳》中的花滿樓、西門吹雪,也完全可以和《俠盜楚留香》中的胡鐵花、一點紅相媲美。   楚留香與陸小鳳很相似,都是有俠有義,都是富有急智。但楚留香絕不是陸小鳳。從外形上說,楚留香更富有男性粗獷的美。他有烏黑的頭發(fā)、寬寬的肩頭、古銅色的背以及堅實的手臂和有力的手指。從氣度上而言,楚留香比陸小鳳瀟灑、懶散、悠閑、風流。關(guān)于楚留香的故事,也比陸小鳳離奇、驚險而富有情趣。在女讀者的心目中,楚留香這個人更值得愛慕,他比陸小鳳在漂亮的女人面前更自尊;而在男讀者的心目中,楚留香對朋友更講義氣,更能舍身求義,因此男讀者更喜歡與他交朋友。   讀《俠盜楚留香》,有些場面至今令人難忘。   楚留香與一點紅交手,看得人目不暇接;   無花暗中出手殺女尼一幕,看得人毛骨悚然;黑珍珠與冷秋魂的色子直戲,看得人拍案叫絕;   秋靈素自絕前的內(nèi)心獨白,看得人對往事不堪回首;   高亞男一廂情愿追求胡鐵花,看得人捧腹大笑;   李玉函夫妻假仁假義、巧言惑眾,看得人怒目圓睜;   胡鐵花談?wù)撆说拿钐?,叫人忍俊不禁?  張簡齋話說“假尸還魂”,叫人如入霧中;   五十歲的金弓夫人打扮得花枝招展,令人作嘔;   薛衣人與薛寶寶合演“七步干戈”,令人神傷;   寫小麻子與小禿子的罵人本事,其實是寫楚留香的義氣;   寫張三對吃魚的迷戀,其實是反襯胡鐵花的好色;   “白蠟燭”挑四箱黃金走長索如履平地,看得人眼睛發(fā)直;   原隨云雙眼雖瞎以手當目技藝驚人,看得人驚嘆倍加;   美如天仙的東三娘居然是個盲女人,看得人有惜花之意;   因情入魔的枯梅大師難逃情劫,看得人百感交集。   《俠盜楚留香》的欠缺,與《陸小鳳》很相似,每一部傳奇都是一個小長篇,這是古龍小說結(jié)構(gòu)上的致命傷。也因為如此,《俠盜楚留香》只能排名第三。 .   4《陸小鳳》   要在《陸小鳳》與《俠盜楚留香》之間排名先后,實在很難。這兩部作品都是古龍成熟的代表作,又都擁有大量讀者。也可以說,沒有陸小鳳與楚留香,也就沒有古龍。   《陸小鳳》的情節(jié)波瀾起伏、奇幻莫測,固然顯示了古龍的才華不凡,但若論《陸小鳳》的藝術(shù)魅力,還是因為古龍寫活了書中的蕓蕓眾生。   《陸小鳳》中最神秘莫測的人物老實和尚;   《陸小鳳》中最有趣好玩的人物是司空摘星;   《陸小鳳》中最寂寞傲慢的人物是西門吹雪;   《陸小鳳》中最毒辣可怕的人物是熊姥姥;   《陸小鳳》中最大度的男人是朱停;   《陸小鳳》中最小氣的女人是上官飛燕;   《陸小鳳》中最會說謊的是雪兒;   《陸小鳳》中最善于偽裝的是霍休;   《陸小鳳》中最癡情的女人是二娘;   《陸小鳳》中最薄情的男人是金九齡;   《陸小鳳》中最奸詐無恥的人是宮九;   《陸小鳳》中最有心計的人是老刀把子;   《陸小鳳》中最適合做奸細的是孫不變;   《陸小鳳》中最最多嘴滑舌的是犬郎君;   《陸小鳳》中最有風度的人是葉孤城;   《陸小鳳》中最懂禪機的人是玉羅剎。   這張人物譜當然不能全部包括《陸小鳳》中精彩的藝術(shù)典型,但以上所列的男男女女,卻各有其鮮明的個性,都能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   不過《陸小鳳》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藝術(shù)典型,只能是陸小鳳本人。因為陸小鳳的餓性格是立體的,他的性格特征絕不是幾個定語可以概括出來的。   他有時機智,任何詭計都無法在他面前奏效;他有時厚道;明明上過當還會第二次受騙。   他有時心細如發(fā),從一個細節(jié)偵破出武林的疑案;他有時善良,總是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   他有時剛強不屈,在刀光劍影中是錚錚男子漢;他有時溫柔多情,在女人的進攻前不能自抑。   他疾惡如仇,急公好義,見義勇為,抱打不平,不愧為武林中的真義士。   他風流瀟灑,倜儻不凡,詼諧幽默,妙語如珠,不愧為女人愛慕的奇男子。   他富有急智,臨危不懼,洞察奸猾,料事如神,可謂是人杰中的智者。   他品格高尚,內(nèi)心純潔,光明磊落,樂于助人,又稱得上是江湖中的大俠。   總而言之,陸小鳳既是一個大英雄,又是一個平凡的、可以令人親近的朋友。   《陸小鳳》除了寫人的高明,在其藝術(shù)風格上也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特點:構(gòu)思很新,線條很細,伏筆很巧,場面很大,造句很妙。   《陸小鳳》能一讀不放,再讀而有回味,這與作品在挖掘主題上富有新意有關(guān)。它寫出善與惡的分界線,寫出貪欲與追求的不同思想境界。他寫正面人物的缺點,也寫反面人物的內(nèi)心苦悶,并通過陸小鳳寫出一個真正俠客的風范。陸小鳳是俠與義的化身。   如若論《陸小鳳》的欠缺,我認為有兩個:一是顯示了作者擅長寫中篇而缺乏寫長篇的才氣;二是后兩卷比前四卷遜色。這兩個弱點,至少證明古龍駕馭文筆的功底還未進入精嫻的地步。他對海上與沙漠的環(huán)境描寫,都未能令人如臨其境,說明古龍的知識不及金庸廣博。他是善于從小初著眼寫大沖突的高手。他的聰明超過了金庸,而功力也博學都在金庸之下。   讓《陸小鳳》排名第四,不知妥否?因為從總體上說,它只是比《俠盜楚留香》稍弱一點。   5《白玉老虎》   這是一部帶有懸念的新派武俠小說。讀它,如讀歐美偵探小說,一直讀到完卷,才讓你恍然大悟。   我總覺得,《白玉老虎》的動人之處,不在于它的情節(jié)巧妙,也不在于它的構(gòu)思獨特,而在于古龍能夠把情節(jié)小說寫成人情小說,寫上官刃的忍辱負重,寫趙簡的舍身求義,寫司空曉風的獨撐大局,都在展示一種人性凈化的境界。   這部小說沒有結(jié)局,也不必有結(jié)局。因為感情波瀾的起伏已寫盡了,留下的讓讀者去馳騁想像。我佩服古龍,因為他把思索與回味留給讀者。   把《白玉老虎》列為古龍代表作前五部之內(nèi),恐怕它當之無愧。d   6《七種武器》   《七種武器》是由六個小中篇組成的。我喜歡《七種武器》,也是喜歡其中的六個人物。   我喜歡藝高膽大的白玉京;   我喜歡很珍惜情感的高立;   我喜歡風流正少年的段玉;   我喜歡忍辱負重的蕭少英;   我還喜歡問心無愧的楊錚;   我更先后沉著冷靜的丁喜。   要領(lǐng)略古龍小說的哲理,《七種武器》不可不讀;要欣賞古龍語言的獨特,《七種武器》更不可不讀。   《七種武器》排名第六,頗為恰當。   7《歡樂英雄》   古龍追求文體歐化,有好幾部小說,寫得最成功的是《歡樂英雄》。   《歡樂英雄》第一個創(chuàng)新是文體。簡潔、干脆、利落,令人想到海名威的電報文體式的對話。但古龍又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洋為中用。古龍的對話藝術(shù),在《歡樂英雄》中有絕妙的體現(xiàn)。許多精彩的情節(jié)與有情有味的故事,幾乎不用旁白,全部由對話組成,而人物的性格與神態(tài),也在對話中能揣摩出來。   《歡樂英雄》第二個成功所在,是塑造了四個歡樂的俠客。自古以來的俠客形象,以悲壯、勇猛構(gòu)成其性格的居多,但《歡樂英雄》有意反其道而行之,郭大路憨厚地可笑,王動機智得發(fā)噱,燕七女扮男裝大可引人一樂,林太平的深情有趣得叫人不得不笑。盡管書里的情節(jié)也有時緊張有時沉悶,但整部作品的基調(diào)是充滿了樂觀主義的,能把悲劇演成喜劇,能讓有殺氣的俠客走向風趣幽默的境界,這是古龍的一大發(fā)明。   《歡樂英雄》的弱點,是故事敘述上有點散亂,容量也嫌單薄了一點。但它畢竟為武俠小說提供了一個新的品種,而新的創(chuàng)造總有它的價值。   我以為《歡樂英雄》可排名第七位。   8《九月鷹飛》   寫得別開生面,開卷即有惡戰(zhàn)拉開序幕的氣氛,把上官小仙這個人物來陪襯葉開,寫得甚妙。葉開的個性雖然比不上李尋歡,但他畢竟比沈浪更可愛。葉開的內(nèi)心世界沒有李尋歡深沉,但他的善良使其光彩四溢。上官小仙也寫得入木三分,她初次出場,是個令人惋惜的白癡;戲的深入展開,才知她是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但在尾聲中又讓她靈魂中另一面展示在讀者面前。這種寫法,層層剝開一個女人的神秘面紗,從行動到內(nèi)心世界,當然頗為高明。書中多禪語機鋒,叫人難以忘懷。在對話上,已具古龍后期作品的藝術(shù)風格。這是《武林外史》《名劍風流》所未達到的。   這部小說的結(jié)尾,是敗筆,與《多情劍客無情劍》雷同。   《九月鷹飛》在古龍代表作中宜排名第八位。   9《名劍風流》   我讀古龍第一部小說,即《名劍風流》。后來重讀一遍,仍然叫人興味不減。   《名劍風流》好在三個地方。   一是結(jié)構(gòu)相對嚴謹,長達百萬字的篇幅,能首尾呼應,人物情節(jié)縱向發(fā)展,放的開,收得攏,足以現(xiàn)實作者的大手筆。   二是寫眾多人物,多而不亂,并各具個性。古龍寫小說注意渲染典型環(huán)境的氛圍,如“殺人莊”,如“李家棧”,都是重頭戲。以情節(jié)的變幻來揭示人物個性,有相當多的細節(jié)寫得出神入化。比如姬靈風的殺人與葬尸,又如鳳三先生洞察一切的目光,再如朱淚兒、銀花娘、郭翩仙的個性演變,都是通過一系列的細節(jié)來展示的,并用對話回述,寫出他們各自的身世與性格形成,實屬不易。   三是小說自始至終帶有懸念,俞放鶴突然被殺,紅蓮花暗中相助,李家棧一場惡戰(zhàn),無不驚心動魄,引人入勝。但這一個個不解之迷,又交代得清楚明了,讓人在驚嘆中佩服作者構(gòu)思之精巧。欲罷不能不容易,回味無窮更加難。   1989年4月,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曾在“小說連播”節(jié)目中播送過這部書的前半部分,原因可能也在于此。   《名劍風流》也有個別破綻,因為作者過分追求離奇,有些情節(jié)的組合難以自圓其說。對于有些人物的出現(xiàn),有呼之即來的敗筆。   有人認為《名劍風流》應名列《武林外史》之后,但我以為“李家棧”這一場戲,明顯勝過《武林外史》,應該排名第九位。   10《武林外史》   《武林外史》近一百萬字,在氣魄上,可以和《絕代雙驕》相比,但在情節(jié)安排與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略覺遜色。   小說的主角是沈狼,沈浪是古龍筆下的主要藝術(shù)典型。沈浪是一個時代的代表,李尋歡又是一個時代的代表,葉開是第三個時代的代表。三個藝術(shù)典型,李尋歡寫得最好,沈浪寫得最差。   但沈浪畢竟有其個性,他的懦弱、善良,可以反襯出朱七七的敢作敢為?!段淞滞馐贰酚星燮鸱那楣?jié),有驚心動魄的場面,卻缺少特別感人肺腑的細節(jié)。寫法上也比較平直,沒有新的突破,行文總沒有耐人尋味的警句。但與前期作品相比,古龍的筆調(diào)正在趨向老練,它和《武林外史》一樣,反映了古龍中期作品的突變風格。它排名于古龍代表作的第十位,不知是否恰當?   11《流星.蝴蝶.劍》   這部小說的主角是職業(yè)殺手孟星魂。但孟星魂與人交手的場面幾乎沒有細表,作者刻意描摹他內(nèi)心世界的沖突,揭示他冷酷性格后面的熱血沸騰和人性復蘇。這樣寫法,新穎而成功。   讀《流星.蝴蝶.劍》,忘不了孫玉伯與律香川,前者威嚴、沉著、老謀深算;后者奸猾、陰險、笑里藏刀。這種性格的表層特征,寫好也不難,難的是也吃出了導致這兩個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特征。聰明的古龍不僅寫武林高手的武功高超,更擅長寫他們之間的斗智斗詐。其他人物如高老大、鳳鳳、孫蝶,也都有入木三分的刻畫。還有那個忠心耿耿的孫巨的下場,著墨不對,但令人讀而哭之,感而嘆之。   相對來說,《流星.蝴蝶.劍》的結(jié)構(gòu)也較嚴謹,四十萬字一氣呵成,情節(jié)也有起有伏,環(huán)環(huán)緊扣,尤其寫律香川這個角色的真相逐漸暴露,一波三折、層層挖掘,可見作家寫人的功力不弱。   《流星.蝴蝶.劍》的欠缺,是行文中有一點血腥味,讀了叫人感到壓抑,整部小說的基調(diào)也太沉悶。我想,這部作品可排名在第十一位。   12《圓月彎刀》   古龍寫過兩部如神魔小說般的武俠小說,如《血鸚鵡》、《圓月彎刀》,寫預示兇兆的鸚鵡,還有善良的狐貍精。這自然都是作者虛晃一槍,結(jié)果是人在起作用。兩部小說中,寫得最成功的是《圓月彎刀》。   《圓月彎刀》寫青年俠客丁鵬初入江湖,為柳若松所騙,后來被魔教所救,練成絕技,震驚武林。這故事寫得跌宕起伏、有情有味。尤其刻畫人物個性,頗見功力。   讀秦可卿設(shè)下美人計,便知漂亮的女人很可能是溫柔的陷阱。   讀柳若松卑躬屈膝,翻臉無情,便知卑鄙小人的用心之險惡。   讀丁鵬九死一生,重出江湖,便知人生的成功不可不經(jīng)磨練。   讀郭云龍初入江湖,即栽跟頭,便知世家子弟成名之不易。   讀謝小玉巧言惑眾,笑里藏刀,便知和聰明的女孩子打交道要退避三舍。   讀謝曉峰功成名就,退隱江湖,便知成名者內(nèi)心的苦悶與徘徊。   讀青青溫柔多情,寬容大度,便知一個好女人應具備哪些品行。   更難得《圓月彎刀》的語言已趨爐火純青。它創(chuàng)作時間應在古龍后期,書中出現(xiàn)了龍嘯云后代龍?zhí)煜阋约袄顚g的影子。這部小說的排名本來還應該在《武林外史》之前,可惜的是,《圓月彎刀》寫**太露骨了些,文字不夠潔凈,這個毛病在金庸小說中是絕對沒有的。   因此,《圓月彎刀》只能排名與古龍代表作的第十二位。   13《大旗英雄傳》   《大旗英雄傳》是《鐵血大旗》的修訂本,是古龍中期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也可以說是古龍自成風格、走向成熟的成名作。   《大旗英雄傳》氣勢宏偉,情節(jié)緊湊,非古龍前期作品可比,內(nèi)容也比他后期的某些作品豐富、耐讀。該小說的不足之處,在于描寫環(huán)境與武俠小說有異,寫馬背上的廝殺多了一些,而寫得又不夠玲瓏,氣氛也嫌太悲涼。鐵中棠這個人物頗具個性,但總覺得比不上古龍寫楚留香、陸小鳳駕輕就熟,運用自如。小說的尾聲有點模仿金庸的《飛狐外傳》,作品有力度但缺少特別精彩的篇章。   因此,《大旗英雄傳》只能排名第十三位。   14《英雄無淚》   這部小說塑造了一批剛猛冷峻的藝術(shù)典型。卓東來是一個,高漸飛是一個,朱猛又是一個。但三個典型并不雷同。小說的氣氛激烈緊張得叫人透不過氣來,且又帶點神秘色彩,結(jié)尾處悲壯深沉,如一曲英雄悲歌。   這部小說的妙處,還在于作者別出心裁地寫了一口神秘的箱子,但作者的旨意仍在于寫人。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這個道理通過形象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出來。這部小說寫內(nèi)奸,寫英雄的失意與豪爽,都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英雄無淚》的結(jié)構(gòu)有缺陷,那口神秘的箱子也太玄妙了一點。從總體上說,它盡管超過了《大人物》,但語言上卻不及《大人物》俏皮。它的排名,我認為可列第十四位。   15《大人物》   《大人物》無疑是古龍的后期作品,我對它有點偏愛,專門為它寫過一節(jié)。這部小說的主題標新立異,歌頌一個平凡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大人物,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書中的人物性格極為鮮明,楊凡、田思思躍然紙上。一個平凡而幽默俏皮,一個任性而熱情奔放。其他人物,如柳風骨、秦歌、田心、張好兒、王大娘,都是有血有肉的角色。小說中雖然少有武打場面,但有不少精彩的對話作為彌補,大為增色。我尤其佩服作者用筆之含蓄,如那個大俠岳環(huán)山并未出場,虛寫一筆,無中生有,可見古龍是個聰明的作家。   可惜,《大人物》畢竟只有三十萬字,小說的容量不夠大,結(jié)構(gòu)上也有點小毛病。作為古龍的代表作,它只能排名第十五位。


360U3142954717 2022-01-19 05:30

作者是臺灣作家古龍,原名熊耀華


編輯 舉報 2023-03-09 17:49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