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算:軍迷盯著關東軍兵科章來找茬,日本軍功章其實更是一塌糊涂?
最近《勝算》開播,一些軍迷開始“找茬”,認為中將成田穿的關東軍制服有問題。問題出在“兵張可”身上,無非是從昭武到九八的侵華日軍軍裝。雖然右胸有一個M型的“兵張可”,九八的軍裝將軍不穿兵張可,但是中將成田有,顏色是步兵用的紅色,不是軍警用的黑色。而且日軍的三式軍服也取消了軍章。如果中將成田出現在1943年以后,他就不應該佩戴這種武器識別章。
其實從純軍事藝術的角度來看,中將成田在侵華日軍軍服上的勛章(略章)是不嚴謹的,是很松懈的,但很少有軍迷在這方面挑毛病。如果大家都不挑毛病,那我們就挑毛病吧。
從1875年開始,日本帝國主義建立了自己的勛章和軍功章。其中,在<愛尬聊_尬聊生活>日語中被稱為jugun kisho的“軍人榮譽勛章”作為軍人勛章,被授予1874年臺灣省遠征戰爭至二戰期間的18名侵華日軍。加上偽滿洲國6種,一共24種。沒有一個獎牌(節略章)能比得上中將成田佩戴的獎牌。
如果從外觀上判斷,假設成田的第一枚榮譽勛章是帝國憲法頒布勛章,只是紅白顏色搭配而已。但成田佩戴的勛章沒有白線,與邊緣沒有距離,而憲法頒布勛章相距約1mm。而且他的榮譽勛章還是紫色的,更不像是憲法頒發的勛章。
憲法頒發的勛章分為金質和銀質,金質授予親王和內親王。中將成田不能成為王子或內在王子。銀質勛章可以授予貴族,但是成田不是日本貴族,所以不能有這個勛章。
成田佩戴的其他勛章更是與日本帝國主義的軍功章和勛章脫節。真不知道他們從哪里找來這些花花綠綠的東西,穿上軍裝。對于這樣的重大缺陷,本文認為軍迷應該及時指出,而不是只盯著已經論證過多次的“軍紀篇”。本來想簡單介紹一些日本早期的軍功章,但都是假的東西,只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