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善下一句是什么呢??
請問一下<愛尬聊_百科網>,與人為善下一句是什么呢??
topbesttop#p#12 2022-03-15 05:24
黑貓0727 2022-03-15 05:28 原文: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譯文: 和品行優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了擺滿芳香的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這是因為自己和香味融為一體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進入了放滿臭咸魚的倉庫,久而久之就聞不到咸魚的臭味了,這也是因為你與臭味融為一體了。藏丹的地方就有紅色,有黑色的地方就有油漆,因此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謹慎選擇相處的朋友和環境。補充: 原文: 孔子曰:“吾死之后,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也好與賢已者處,賜也好說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識其地,視其草木。故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譯文: 孔子說:我死之后,子夏會比以前更有進步,而子貢會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問:為什么呢?”孔子說:子夏喜愛同比自已賢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將日有提高);子貢喜歡同才質比不上自已的人相處,(因此他的道德修養將日見喪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親就知道(孩子將來的情況)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圍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況看本地的草木生長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里一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環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紅,藏漆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黑,也是環境影響使然啊!所以說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 注釋: 1、居:交往。 2、化:同化。 3:肆:店鋪。 4、丹:紅色。 概括本文成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robert612#p#風悠草 2022-03-15 05:35 與人為善的下一句是:與己方便。【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問喲,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__^*)
卡了重啟 2022-03-15 05:37 不是習慣了冷漠,是看破世上多少人被嫉妒毀了顏色!所以,與人為善。因為和善,忠恕,能使你的心走向光明,從而給你最耐看的面容。
missp2017 2022-03-15 05:46
北派七叔 2022-03-15 05:46 下面接如果發給朋友就接:與君同樂如果發給愛人就:與子偕老
topbesttop#p#12 2022-03-15 05:24
意思是:跟人有禮貌的說話,比較尊敬的講話,讓人感覺比布帛還要溫暖。跟別人講話尖酸刻薄,惡語傷人,會給對方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傷害,比用長矛利戟刺人還要嚴重。
這句話出自:荀子《荀子·榮辱》,原文:故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解釋:
言語可以給人帶來愉悅,也可以給人帶來痛苦。這幾句以善言暖于布帛,惡言深于矛戟作比,形象準確地說明了這種感覺意識。
這種以物質喻精神的方法可以學習;也可直接用"與人善言,暖于布帛"表達關心、愛護的語言給人們帶來的溫暖,用"傷人之言,深于矛戟"表達惡言惡語給人們帶來的巨大傷害,告誡人們切不可惡語傷人。
黑貓0727 2022-03-15 05:28 原文: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譯文: 和品行優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了擺滿芳香的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這是因為自己和香味融為一體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進入了放滿臭咸魚的倉庫,久而久之就聞不到咸魚的臭味了,這也是因為你與臭味融為一體了。藏丹的地方就有紅色,有黑色的地方就有油漆,因此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謹慎選擇相處的朋友和環境。補充: 原文: 孔子曰:“吾死之后,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也好與賢已者處,賜也好說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識其地,視其草木。故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譯文: 孔子說:我死之后,子夏會比以前更有進步,而子貢會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問:為什么呢?”孔子說:子夏喜愛同比自已賢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將日有提高);子貢喜歡同才質比不上自已的人相處,(因此他的道德修養將日見喪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親就知道(孩子將來的情況)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圍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況看本地的草木生長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里一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環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紅,藏漆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黑,也是環境影響使然啊!所以說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 注釋: 1、居:交往。 2、化:同化。 3:肆:店鋪。 4、丹:紅色。 概括本文成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robert612#p#風悠草 2022-03-15 05:35 與人為善的下一句是:與己方便。【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問喲,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__^*)
卡了重啟 2022-03-15 05:37 不是習慣了冷漠,是看破世上多少人被嫉妒毀了顏色!所以,與人為善。因為和善,忠恕,能使你的心走向光明,從而給你最耐看的面容。
missp2017 2022-03-15 05:46
這個沒有下一句的,是從作品中節選出來的,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原句: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與人為善的成語典故
【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舉例造句】: 想你們教士也是與人為善,斷不肯叫我為難的。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北派七叔 2022-03-15 05:46 下面接如果發給朋友就接:與君同樂如果發給愛人就: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