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疆字開頭的成語接龍!?
睢依辰 2022-04-12 13:34 發(fā)揚光大、大言不慚、慚鳧企鶴、鶴知夜半、半上落下一、發(fā)揚光大白話釋義:使事業(yè)或優(yōu)良 作風、傳統(tǒng)等在原來基礎(chǔ)上發(fā)展、擴大或提高。朝代:周作者:姬昌出處:《周易·坤》:“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享翻譯:大地是厚重的可以承載萬物,與萬物共享德行,大地是沒有疆界的,大地無所不包,無所不有.蘊藏美好,自然光大,萬物皆是亨通的、順利的.二、大言不慚白話釋義:形容說大話不覺慚愧。朝代:春秋作者:孔子出處:《論語 憲問 》:“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翻譯:隨便開口又不覺得慚愧,那么作起來也是困難的三、慚鳧企鶴白話釋義:比喻慚愧自己的短處,羨慕別人的長處。朝代:南朝·梁作者:劉勰出處:《文心雕龍·養(yǎng)氣》:“智用無涯,或慚鳧企鶴。”翻譯:對于智慧的運用,慚愧自己的短處,羨慕別人的長處四、鶴知夜半白話釋義:鶴夜半而鳴。比喻各有專長。也比喻偏知一隅。朝代:西漢作者:王劉安出處:《淮南子·說山訓(xùn)》:“雞知將旦,鶴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翻譯:雞在天將明的時候報曉,鶴在夜半的時候尖叫,它們可謂先知,但還是免不了被人宰殺吃掉。五、半上落下白話釋義:猶半途而廢。朝代:宋作者:朱熹出處:《朱子全書》卷十五:“圣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翻譯:圣人不肯半途而廢,堅持到底
overo0o#p#40459 2022-04-12 13:40
1、拓土開疆[tuò tǔ kāi jiāng ]
開拓領(lǐng)土和疆界。
2、極壽無疆[jí shòu wú jiāng]
指永存。
3、開疆展土[kāi jiāng zhǎn tǔ]
開拓疆域,擴展領(lǐng)土。 同“開疆拓土”。
4、出疆載質(zhì)[chū jiāng zài zhì]
疆,邊界質(zhì):古代初次見面的禮物
5、展土開疆[zhǎn tǔ kāi jiāng]
開拓疆域,擴展領(lǐng)土
6、德合無疆[dé hé wú jiāng]
其德性與天相合而久長無極
7、福壽無疆[fú shòu wú jiāng]
疆:極限,止境。福分與年壽都無止境。是祝頌之辭。
8、鏖戰(zhàn)疆場[áo zhàn jiāng chǎng]
馳騁疆場。例:明《東江疏揭塘報節(jié)抄》:“除一而移會登萊巡撫外,既經(jīng)委臣查勘前來,合行覆請,伏乞皇上亟賜冊號封典敕于該部,速遣使臣航海前來,不致風高浪阻,誤敕封大典,并誤~大事也。
9、并疆兼巷[bìng jiāng jiān xiàng]
形容屋宅廣大。
10、畫野分疆[huà yě fēn jiāng]
指劃分疆域而治。
11、效死疆場[xiào sǐ jiāng chǎng]
到邊疆拼死報效國家。
12、封疆大員[fēng jiāng dà yuán]
見“ 封疆大吏 ”。
13、開疆拓土[kāi jiāng tuò tǔ]
開拓疆域,擴展領(lǐng)土。
14、萬世無疆[wàn shì wú jiāng]
形容年代久遠。
15、封疆大吏[fēng jiāng dà lì]
亦作“ 封疆大臣 ”。亦作“ 封疆大員 ”。 明 代都指揮使、布政使、按察使和 清 代的總督、巡撫總攬一省或數(shù)省的軍政大權(quán),類似古代分封疆土的諸侯,故稱。《明史·兵志二》:“當是時,都指揮使與布、按并稱三司,為封疆大吏。”《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二回:“連升帶保,不到二十年工夫,居然做到封疆大吏,在 湖北 巡撫任上,也足足有了三個年頭。” 馬其昶 《<濂亭集>序》:“朝廷置封疆大臣,率取材 曾 門。” 吳晗 《況鐘和周忱》:“ 周忱 從公元一四三○年任 江南 巡撫,一直到一四五一年,前后共二十一年,是 明朝 任期最長的封疆大員。”
16、封疆大臣[fēng jiāng dà chén]
見“ 封疆大吏 ”。
17、此疆彼界[cǐ jiāng bǐ jiè ]
此:這個。疆:疆界,邊界。這個和那個之間的界限。
18、塞外邊疆[sài wài biān jiāng]
塞外邊疆塞外指長城以北的地區(qū),也稱塞北。
19、畫土分疆[huà tǔ fēn jiāng]
指劃分疆域而治。
20、馳騁疆場[chí chěng jiāng chǎng]
馳騁:奔馳。 疆場:戰(zhàn)場。騎著馬奔馳在戰(zhàn)場上,形容英勇作戰(zhàn),無可阻擋。
疆[ jiāng ]
1.地域,領(lǐng)域,邊界:疆土;疆域;疆界;疆場;疆陲(邊境);邊疆;海疆
2.極限:萬壽無疆
3.劃分界限:“楚子疆之。
[ qiáng ]
古同“彊(強)”,強大。
疆 [jiāng]
〈名〉
(指事。從土,從弓,從畺( jiāng,田界)。從“弓”,表示以弓記步,即以弓來丈量土地。本義:田界)
同本義
〈動〉
劃定界限
〈形〉
通“強”。強大;強盛
mirrodin#p#ppgs 2022-04-12 13:47 地久天長 長治久安 安常守分 分文不名 名落孫山 山高水長 長繩系日 日月麗天 天下第一 一步登天 天末涼風 風趣橫生 生財有道 道盡途窮 窮山惡水 水漲船高 高傲自大 大得人心 心口如一 一飛沖天 天保九如 如日中天 天無二日 日久天長 長夜難明 明月清風 風虎云龍 龍血玄黃 黃道吉日 日暮途窮 窮形盡相 相驚伯有 有一得一 一手托天 天荒地老 老羆當?shù)?道路以目 目中無人 人定勝天 天下為家 家貧親老 老大無成 成敗論人 人命關(guān)天 天下一家 家道中落 落花無言 言行不一 一手遮天
sss水sss 2022-04-12 13:49 極本窮源 極惡不赦 極惡窮兇 極而言之極古窮今 極口項斯 極樂世界 極目迥望極目四望 極目遠眺 極目遠望 極情盡致極情縱欲 極深研幾 極壽無疆 極天際地極天爬地 極天蟠地 極天罔地 極往知來極武窮兵 極深研幾 極則必反 極致高深極智窮思 極重不反 極重難返
胡37#p#psusghgss 2022-04-12 13:49 1、萬里同風 → 風行水上 → 上下一心 → 心地正直 → 直捷了當 → 當前決意 → 意到筆隨 → 隨珠荊玉 → 玉卮無當 → 當耳旁風 → 風俗人情 → 情竇漸開 → 開懷暢飲 → 飲犢上流 → 流水桃花 → 花月之身 → 身分不明 → 明月清風 → 風馳云走 → 走筆成文 → 文治武力 → 力蹙勢窮 → 窮里空舍 → 舍身為國 → 國無寧日 → 日引月長 → 長繩系日 → 日久歲深 → 深切著白 → 白首北面 → 面從背言 → 言不詭隨 → 隨世沉浮 → 浮詞曲說 → 說雨談云 → 云涌飆發(fā) → 發(fā)榮滋長 → 長久之計 → 計斗負才 → 才高氣清 → 清耳悅心 → 心閑體正 → 正點背畫 → 畫意詩情 → 情天孽海 → 海岳高深 → 深情厚意 → 意略縱橫 → 橫見側(cè)出 → 出位僭言 → 言事若神 → 神志不清 → 清湯寡水 → 水寬魚大 → 大方之家 → 家傳之學(xué) → 學(xué)行修明 → 明公正道 → 道聽涂說 → 說來話長 → 長春不老 → 老熊當?shù)?→ 道路指目 → 目交心通 ……2、萬籟無聲 → 聲色狗馬 → 馬角烏白 → 白面書生 → 生不如死 → 死中求生 → 生事擾民 → 民貴君輕 → 輕動遠舉 → 舉措必當 → 當機貴斷 → 斷蛟刺虎 → 虎嘯風生 → 生知安行 → 行不勝衣 → 衣食住行 → 行伍出身 → 身無寸鐵 → 鐵打江山 → 山陰乘興 → 興邦立事 → 事急計生 → 生龍活虎 → 虎狼之國 →國富民強 → 強奸民意 → 意存筆先 → 先意承指 → 指顧間事 → 事不過三 → 三鄰四舍 → 舍短用長 → 長嬌美人 → 人似秋鴻 → 鴻鵠與雞 → 雞犬不安 → 安土息民 → 民心不一 → 一貧似水 → 水潑不進 → 進退裕如 → 如履春冰 → 冰壺秋月 → 月明如水 → 水乳不分 → 分釵劈鳳 → 鳳鳥不至 → 至人無為 → 為官擇人 → 人才難得 → 得勝回頭 → 頭暈眼花 → 花貎蓬心 → 心碎腸斷 → 斷手續(xù)玉 → 玉石不分 → 分陜之重 → 重氣輕身 → 身體力行 → 行樂及時 → 時移事改 → 改弦易張 → 張狂妄行 → 行滿功成 → 成敗論人 → 人亡家破 → 破家亡國 → 國富民強 → 強奸民意 → 意略縱橫 → 橫眉冷眼 → 眼穿腸斷 → 斷章取意 → 意得志滿 → 滿紙空言 → 言發(fā)禍隨 → 隨遇而安 → 安身為樂 → 樂極悲生 → 生不如死 → 死到臨頭 → 頭上末下 → 下筆成文 → 文治武力 → 力窮勢孤 → 孤立寡與 → 與世沈浮 → 浮詞曲說 → 說千道萬 → 萬世之名 → 名重天下 → 下筆如神3、萬水千山,山長水闊,闊步高談,談天說地,地久天長,長煙一空,空前絕后,后來居上
ycgq1982#p#5370 2022-04-12 13:51
沒有“界”字開頭的成語,所以無法進行成語接龍,包含界的常用成語有:大開眼界、世界大同、大千世界、此界彼疆、放眼世界。
1、大開眼界
【拼音】: dà kāi yǎn jiè
【解釋】: 開闊視野,增回見識。
【出處】: 唐·李濬《松窗雜錄·楚兒》:“光業(yè)馬上取筆答之曰:‘大開眼界莫言冤’。”
2、世界大同
【拼音】: shì jiè dà tóng
【解釋】: 大同:我國古代一些思想家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指沒有壓迫、剝削的平等、自由的社會景象。
【出處】: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故謀團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大千世界
【拼音】: dà qiān shì jiè
【解釋】: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廣大無邊的人世。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九:“長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師云:‘雖然如此大千世界總在里許。’”
4、此疆彼界
【拼音】: cǐ jiāng bǐ jiè
【解釋】: 此:這個;疆:疆界,邊界。這個和那個之間的界限。
【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中庸》:“致廣大,謂心胸開闊,無此疆彼界之殊。”
5、放眼世界
【拼音】: fàng yǎn shì jiè
【解釋】: 放眼:放開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狹小范圍內(nèi)。放開眼界,縱觀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出處】: 鄧小平《組成一個實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領(lǐng)導(dǎo)集體》:“要從大局看問題,放眼世界,放眼未來,也放眼當前,放眼一切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