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對出下一句是什么呢??
topbesttop#p#wj 2022-05-10 05:28
釋義:泉水干了,魚吐沫互相潤濕,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有時不妨放棄執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出處:《莊子·內篇·大宗師》
作者:莊子
創作年代:先秦
原文: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翻譯:泉水干涸了,魚就共同困處在陸地上,用濕氣相互滋潤,用唾沫相互沾濕,就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
qkoufu968 2022-05-10 05:31 愛情一旦發生,就永遠不會消失, 相愛的人不一定就要在一起的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望著你并不是忘記你。我會用我的余生望著你,祝福你!你要好好的!
M25****2773 2022-05-10 05:34
意思是:泉水干了,魚吐沫互相潤濕,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有時不妨放棄執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莊子在這里以魚例比,精辟表述了“道”通其變的觀點。
對此句的理解,可以聯系“家貧出孝子”和“亂世顯忠臣”。我們在表揚孝子和贊頌忠臣的同時,我們忽視了“家貧”和“亂世”。同樣的,兩條魚之所以需要“相濡以沫”,因為泉水干涸了。
“相忘于江湖”的意思,不是說曾經相識的彼此因為感情或其它因素而斷絕聯系。而是指兩個不包含愛或恨等感情色彩的陌生人。這句話里的“忘”,是中國古人表達關于陰陽、矛盾時的一種慣用手法。
原文節選: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譯文:
泉水干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氣來取得一點濕氣,以唾沫相互潤濕,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與其贊譽唐堯的圣明而非議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們都忘掉而融化混同于“道”。大地把我的形體托載,并且用生存來勞苦我,用衰老來閑適我,用死亡來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好事的,也就因此而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
出處:【朝代】春秋 【作者】 莊子 《莊子·內篇·大宗師》及《莊子·外篇·天運》。
360U3221501575 2022-05-10 05:36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了,魚吐沫互相潤濕,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有時不妨放棄執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出自《莊子·內篇·大宗師》及《莊子·外篇·天運》。
【拼音】xiāng rú yǐ mò
【釋義】泉水干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360U100360606 2022-05-10 05:36
全文:
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瞇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囋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
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樸,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杰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
黑白之樸,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白話譯文:
孔子拜見老聃討論仁義。老聃說:“播揚的糠屑進入眼睛,也會顛倒天地四方,蚊虻之類的小蟲叮咬皮膚,也會通宵不能入睡。仁義給人的毒害就更為慘痛乃至令人昏憒糊涂,對人的禍亂沒有什么比仁義更為厲害。
你要想讓天下不至于喪失淳厚質樸,你就該縱任風起風落似地自然而然地行動,一切順于自然規律行事,又何必那么賣力地去宣揚仁義,好像是敲著鼓去追趕逃亡的人似的呢?
白色的天鵝不需要天天沐浴而毛色自然潔白,黑色的烏鴉不需要每天用黑色漬染而毛色自然烏黑,烏鴉的黑和天鵝的白都是出于本然,不足以分辨誰優誰劣;名聲和榮譽那樣的外在東西,更不足以播散張揚。
泉水干涸了,魚兒相互依偎在陸地上,大口出氣來取得一點兒濕氣,靠唾沫來相互得到一點兒潤濕,不如在江河湖海中暢游而彼此相互忘卻。”
出處:出自春秋時代莊子的《莊子·外篇·天運》。
落落煙雨 2022-05-10 05:39 舉案齊眉 難比血刃之婢女咫尺之間 仿若相隔于天涯你自己選吧,我在別處看來的
